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交通事故每年死亡率有多少,家长失误,儿童死亡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0-05 22:06:06

文/熊妈


Hi!今儿咱们聊聊交通安全。


随着成长,小朋友们开始好奇地探索着世界。探索的同时也伴随着危险,这些危险会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和身体受到伤害。以前我们总一笑置之“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来”。


没有孩子时我们无牵无挂,可有了孩子后这句话真的再也听不得了。都说当了妈后,女人的眼窝子就变浅了,见不得自己的孩子受伤,也见不得别人的孩子受伤。每每看到孩子们因交通意外伤亡的消息时都会落泪,并一次次警醒自己保护好孩子。


其实,万般危险都有避免和降低到最小伤害的方法。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让“交通安全”不再是一句空话。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据数据显示,中国每1分钟有1人因交通事故致残,每5分钟有1人因交通事故而死亡。在我国每天至少有19名15岁以下的孩子因道路交通意外而死亡。我国少年儿童交通事故死亡率居全球首位!每年有超过1.85万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这些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一条条转瞬即逝的鲜活生命。


(以下动图会产生不适,请酌情观看)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我是揪着心的找到这些图,说实话一眼都不想看。但不贴出来,大家也许意识不到“交通意外”这个杀手究竟有多残忍。这些创伤和疼痛不仅烙在孩子的身上,更是烙在了万千妈妈的心上。连熊仔都会说的“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不闯行”。为什么一到关键时刻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呢?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看到那些真实案例我就在想,为什么儿童交通事故易频发?而且一旦触发就是毁灭性的?这里面原因有三:


(1)儿童缺乏交通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以及部分家长监管不力等因素,使他们成为最易受到交通伤害的人群。


(2)小学生和学龄前孩子的身材都比较矮小,他们的视野不能越过小轿车、长凳或灌木,而他们也较难被司机观察到。


(3)安全意识淡薄,应变能力差,遇到紧急情况时往往不能正确处置,极易导致交通事故。


所以加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就我国目前儿童出行的交通工具来看,我大致分为3种:


(1)私家车

(2)公共交通工具

(3)步行


这三种出行工具都存在不同的隐患,我们一个个说。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NO.1 私家车篇


现如今家家都有私家车,其主要便于出行。但就是这小小铁皮车也会带来致命的危险。你可能会说了,我又没让孩子在外面乱跑,在自家车里还能发生意外?是的,而且危险还不小呢。


(1)安全座椅被忽视


据中国汽车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儿童乘车时,45%的家长采用自己看护或怀抱这一不正确的保护措施。很多家长主观地认为,把孩子尤其是婴儿抱在怀里最安全。但当意外撞击发生时,人的本能意识是自我保护。


就算你有强大的母爱支撑你首先保护孩子,但由于惯性,孩子会从你怀里滑落,撞击到前方的物体上。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这时你面前弹开的安全气囊不再起到安全作用,反而成为杀死孩子的凶器,而你间接的成为了杀手。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这时你会说了,那我把孩子放到后排座椅上,并绑上安全带就可以了吧?这一点确实没错,但安全带并不是每个小朋友都适合。一般来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孩子有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安全带是根据身高140厘米,体重36公斤的体型设计的。按照国内儿童身体的发育的平均水平估算的话,这个标准大概就是12周岁左右的孩子。所以,建议12岁以下的小朋友不要使用成人的安全带。


抱也不对,系安全带也不对,那应该怎样做呢?请让儿童安全座椅来帮忙。


按照儿童年龄和体重共分为四类:


0+组:婴儿型(出生到13公斤,出生到18个月);

I组:婴、幼儿型(0-18公斤,新生儿到4周岁);

Ⅱ组:婴幼儿、儿童型(9-36公斤,大约9个月到12周岁);

Ⅲ组:儿童型(15-36公斤,大约4-12周岁)。


尤其注意:9公斤以下的孩子一定要购买可反向安装的座椅,可保护好小宝宝的头颈,避免刹车时对小宝宝的强大冲力。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2)伸出窗外太危险


我们在坐车时总能听到“不要把身体伸向窗外”这句话。但有的家长就是心大,觉得天窗总可以吧,孩子站在车里还能看风景。就这个天窗问题大了去了,如果孩子误到天窗按钮很有可能被卡住导致窒息死亡。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这哪儿是让孩子看风景啊,这简直是亲手把孩子推向地狱。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一根烟的功夫,孩子就没了,你还敢让孩子把身体伸出天窗外么?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把这些试想成孩子的身体,你还觉得天窗的风景好看吗?退一万步讲,你的天窗灵敏度高,但你能保证开车时不会出现急刹车吗?一旦一个急刹车,孩子依旧会撞上天窗的边缘,导致受伤。所以,老老实实坐车,风景再好看也不要拿命去欣赏。


另外,我好言好语提醒那些个心大的家长,您家孩子只有一条命,不能退出再重来!!!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2)车内窒息会丧命


私家车另一个潜在风险就是车内窒息。有些家长认为我就把孩子放车里一会儿马上回来。可就这一会儿的功夫就很有可能要了孩子的命。随着天气变热,气温逐渐升高,车内的温度也会升高。开着空调还好说,可如果一旦关了空调,那车内就会变成一个蒸笼。甭说小朋友了,就是一名成年人长时间被关在高温密闭的环境中也好受不到哪儿去。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所以,无论你离开车子多久,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也要带上孩子。千万别再自以为把孩子放在车里最安全了。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NO.2 公共交通篇


说完私家车,再来说说公共交通工具。现在大家都提倡绿色出行,所以有许多家长都会带孩子乘坐公交车外出。这点熊妈我给大家点个赞!但你知道吗,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也是会存在安全隐患的。


(1)车内扶好坐稳


公交车上没有像小轿车那样配备安全带,所以小朋友们更要扶好坐稳。不要在车内打闹,以免在遇突发状况,司机急刹车时造成意外伤害。另外也不要在车内吃东西,一是破坏卫生,二是如遇急刹车可能会导致异物卡喉或者扎伤烫伤等。


(2)下车不要着急跑


有些意外是下车后发生的,而且一旦触发都直接威胁生命。


(以下动图会产生不适,请酌情观看)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又是揪着心找到的这些图,看完后真的......哎......孩子们都是下车后在车前后方猛跑导致意外发生的。


其实这些完全可以避免:


(1)下车后停住脚步,注意来往车辆;

(2)等车辆走后再走;

(3)不要在车前后方突然加速或改变行走路线;

(4)结伴同行的小朋友们千万不要追跑打闹。


所以,无论是车上还是车下,小朋友们都应遵守交通规则。而且要时刻观察路面情况,让自己有一颗警惕的心。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No.3 步行篇


有些小朋友因学校或者幼儿园离家近,所以选择步行。家长们也是因为近,总觉得就两步路能发生什么意外?虽然距离近,但是安全隐患一点也不少。尤其上下学高峰时段,特别容易出现意外事故。


(1)结伴同行手拉手


有些小朋友,特别是幼儿园的小娃娃们,特别喜欢下了幼儿园一起走。就拿我家熊仔这个幼儿园来说,它在一个胡同里。每次接孩子本就不宽的路被堵的水泄不通,再有骑电动车的,那真是没法走。孩子们一下课就愿意手拉手一起走,四五个孩子并排走。这时无论前后左右哪方来车,都会造成连锁反应。孩子们无法及时松手就会被撞倒,或者连带摔倒。所以,小朋友们上下学时一定要紧紧的拉住家长的手,这样才安全。


(2)过马路要看红绿灯


这一点我觉得应该写给家长们看。我不止一次看到家长带孩子闯红绿灯的。就那么十几秒都不愿意等,危险不找你找谁?抢红绿灯的人都是存在侥幸心理,你觉得这次我闯了没出事儿是幸运。可你保证这幸运会跟随你和孩子一辈子吗?即便有,运气也是有用光的那一天的。


所以,请停下脚步看好红绿灯。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谁都不想让这些意外发生在自己或孩子身上。我们能做到的是遵守交通规则,减少或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永远不要让脑袋里出现“侥幸”这个词。因为它会害了你。更多时候,作为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不要让孩子们染上这些“恶习”。家长们要怎么做呢?


(1)开车时正确佩戴安全带;

(2)开车时不接打电话;

(3)开车时不强行并线,或与其他车辆斗气;

(4)提醒孩子正确使用安全带或安全座椅;

(5)提醒孩子不要将身体伸向窗外;

(6)步行时不要低头玩手机;

(7)耐心等待信号灯;


至于小朋友们怎么做,他只要看你的行为就学会了。毕竟,最好的交通安全教育,是家长以身作则!


愿,每一个小可爱都能:开开心心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每年超过1.8万儿童死于车祸: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终会被反噬


-END-


欢迎关注@攸攸熊,这里有最有爱的育儿故事,还有超多靠谱实用的亲子教育干货和服务。如果你在育儿/教育上有什么小困扰,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