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婚姻常识

诗经开头为什么全是写婚姻家庭,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婚姻常识 时间:2022-11-21 07:39:06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诗经开头为什么全是写婚姻家庭,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以下3个关于【诗经开头为什么全是写婚姻家庭,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的信用卡逾期知识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信用卡逾期知识。

  • 被儒家赋予政治深意的《诗经》,为何以一首爱情诗开篇?
  • 论《诗经》“经”的意义
  • 风中的声音 文明的初心
  • 被儒家赋予政治深意的《诗经》,为何以一首爱情诗开篇?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名为《诗》,又称为《诗三百》、《三百篇》,至汉武帝时被奉为儒家经学典籍,始称《诗经》,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另外有六篇只有题目没有诗歌内容的笙诗),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内容极其广泛,包括农业耕作、君臣燕饮、宗庙祭祀、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等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诗大序》将《诗经》的作用定性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由此可见,《诗经》更大程度上被统治者赋予了某种“教化民众、引导社会”的政治深意。不过,非常耐人寻味的是,被统治者赋予政治深意的《诗经》,居然是以《关雎》这首爱情诗作为开篇,这又该如何理解呢?

    文/乔鞅 图/网络

    一、《关雎》的表层含义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河边的沙洲之上,雌、雄雎鸠鸟发出‘关关’的乐音相和而鸣。”诗歌以此起兴,接着就强调:“那幽闭深居、德行高尚的美女啊,正是君子的好配偶。”继而又以“参差不齐的荇菜”起兴,描述君子如何追求让他魂牵梦绕、夜不能寐的美丽女子:那就是借助琴瑟和钟鼓的美妙乐音,通过音乐的强烈感染力,去感动那位让他朝思暮想的美人。

    《诗经》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写的是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当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当他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作品中人物的身份也表述得十分清楚:一个是“君子”,一个是淑女。“君子”是那个时代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里居然备有琴瑟钟鼓之乐,正是所谓“钟鸣鼎食”之家,可见他出身高贵,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

    这首诗所描绘的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场景。更具体来说,它应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用来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二、《关雎》的深层含义

    这首诗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式来表达的:一个出身高贵的小伙子看上了同样出身高贵的姑娘,小伙子主动追求姑娘,可见从古至今的婚恋关系中都应该是男方主动追求女方;终于追求到了,把这美丽的姑娘娶回家了,就要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向新娘表白自己没有追求到时的种种的相思之苦,新娘听了内心必定十分欢喜;最后在男方家里的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两颗火热的心相互靠近,一段美满的婚姻就此开始。这段简单的爱情故事,描述了这个小伙子从看上这个美丽的姑娘开始,到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中间也是经历了一番相思之苦的,可见爱情和婚姻也是如此,只有来之不易的,才尤其宝贵,特别让人高兴。这段简单的爱情故事,至少包含了三层深意:

    1、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

    这首诗描写的不是一段艳遇,而是一段以追求美好婚姻为目的的恋爱。一开始就强调了这个美丽的姑娘正是君子梦寐以求的好配偶。这个小伙子很明确是抱着追求美好婚姻为目的的,而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艳遇或者激情。以此寓意作为出身高贵的“君子”,就必须像这个小伙子这样的态度对待恋爱,只有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正负责任的爱情,才能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和赞同。

    孔子讲学

    2、美好的恋爱应该如同“带着镣铐跳舞”

    这首诗描写恋爱中的男女双方都是极为有道德感的人,恋爱中的行为极有分寸和节制,就如同“带着镣铐跳舞”一般,而绝不是随心所欲,突破人们的道德底线。从诗中细节的描述可以看到,男女双方虽然处于热恋之中,但双方丝毫没有身体的直接接触。不仅“淑女”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即便是“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而已,爱得十分有节制,十分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浓烈的感情,又爱得绵长而有节制,才是值得提倡的爱情,也能为社会所接受和赞同。

    3、美好的婚姻就是“门当户对下的德行双馨”

    这首诗描写的是出身高贵的“君子”和“淑女”之间的恋爱、婚姻。诗中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出身高贵的“君子”和“淑女”,“君子”既指男方地位高贵,又指德行优良;而“窈窕淑女”,既指女方体貌端庄美丽,又指德行优良。可见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美好的婚姻就是男女双方“门当户对下的德行双馨”。

    儒家文化

    三、《诗经》以《关雎》开篇的深意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据《史记》记载,孔子曾经对《诗》做过删减,而恰恰他在《论语·八佾》中说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三百》到了西汉被升格为“经”后,被统治者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深意,而《关雎》则恰到好处地迎合了这种深意。

    1、《诗经》被赋予了规范伦理道德的深意

    在那个礼教重于一切的时代,处理好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各种人伦关系十分重要。而家庭又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组织,家庭的和谐稳定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意义尤为重大,由此决定了夫妇之德是一切伦理道德的基础。《关雎》一诗中的“雎鸠”相传是一种贞鸟,一生忠于自己的配偶;“君子”与“淑女”这种美好又有节制的恋爱,正是整个社会所有规范的伦理道德的一种缩影和代表。所以,《诗经》以《关雎》开篇,体现了这种规范伦理道德的深意。

    汉武帝

    2、《诗经》被赋予了规范外交活动的深意

    通过赋诗来进行外交上的来往,在春秋时期十分广泛,这使得《诗经》在当时成了外交活动中十分重要的工具。比如《左传》关于这方面情况的记载就较多:有的通过赋诗来挖苦对方,有的因为听不懂对方赋诗之意而遭耻笑,有的是小国有难要请大国援助,等等,不一而足。《诗经》在这里被他们拿来或劝谏、或评论、或辨析、或抒慨,各有其作用,这在春秋时期“蔚成风气”。也就是说,其时《诗经》的功用,更多在于用以规范外交活动。

    3、《诗经》被赋予了规范治国经邦的深意

    《诗经》除了用来规范社会伦理道德和外交活动,还被士大夫和朝廷统治者拿来规范修身养性、治国经邦,而这也正是《诗经》编集最重要的宗旨,这同时也是《诗经》产生后被历代统治者大力宣扬的主要原因。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由此,到了汉武帝时期,《诗经》则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成为历代统治者用来规范治国经邦的工具。

    论《诗经》“经”的意义

    作者:乔清举(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们把“五四”以来形成、目前仍十分流行的《诗经》研究范式称为现代诗经学或现代诗学。它的特点是把《诗经》只做诗讲,对于其中篇章和其他的爱情、婚姻、家庭、劳作、军事题材的诗有什么区别,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普遍说明不够不透甚或阙如。《诗经》既然叫“经”,则我们对它有更多的文化期待,亦属顺理成章,可现代诗学并不能满足我们这个愿望。事实上,《诗》在历史上是以“经”的形式而非以“诗”的形式发挥作用的,《诗》首先是“经”其次才是诗。今天应当给它一个“经”的定位,这其实也是恢复它原有的地位。

    作为“经”和作为诗区别甚大。“经”是维系中华文明的精神世界及其发展脉络的基本文献。《诗经》作为经在历史上起的作用是教化、培养人的温柔敦厚的中正性情,这叫“诗教”。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可谓是对《诗》作为经的作用的最早最精练的说明。《礼记》记载:“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经》通过比喻、联想等文学手段感发人的心志情意,使人从美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善的理性认知,在性情、人格与精神境界方面得到塑造。把《诗》作为经就是把它作为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文明传统的典籍对待。

    《诗经》是中华文化重德传统的一个重要源头。《论语》讲“为政以德”。《大学》三纲领第一条就是“明明德”,首个“明”是动词,义为彰显;次“明”是形容词,义为光明。在儒家文化中,道德具有照耀和温暖天下的作用。那么,“明德”“明明德”的概念来自何处?《大雅·皇矣》有“帝迁明德”“予怀明德”,当是“明德”的来源(“明德惟馨”出于古文《尚书》,此处不用)。此篇又有“其德克明”一句,《尚书·尧典》也有“克明俊德”一句,这两个“明”都是动词。“明明德”当为“克明”与“明德”的结合。从历史线索来看,从上古先秦到汉唐宋明,“明明德”的思想一以贯之。从《诗经》《尚书》到《论语》《大学》,再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元代科举以《集注》为准,“明明德”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明明德”就属于根与魂的范畴,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命脉所系。《诗经》是中华民族重德传统的源头。不仅如此,诗教还一直扩展至朝鲜半岛、越南、日本,成为东亚共同的精神财富。

    “子曰诗云”也具有重要的经学意义。“子曰诗云”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其实也是一种文体、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教化方式。《大学》《中庸》《孟子》中常见这种行文方式。通常是先说“子曰”,接着说“《诗》云”;“子曰”是观点,“诗云”是用《诗》作为论据。从诠释学的观点来看,引用、解释和使用本质上是统一的。孔曾思孟对《诗经》的运用表达了他们对《诗》的理解,他们的理解开拓了《诗》涵养性情、教化民风的意义边界,由此构成的意义世界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从“经”的角度看,通常被视为修辞手法的赋、比、兴,其实是反映人的存在方式的手法。《行苇》开头“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四句,若只作修辞上的兴看,便索然无味;若作“经”看,则韵味浓郁。兴类似电影中由远渐近、渐近,然后出现人的镜头的表现方式。通过自然场景引出人,透露出人存在于自然,与自然具有关联的内涵。《毛诗》即认为,此段表达了“周家忠厚,仁及草木”的道德。郑玄提出:“仁,爱人以及物。”贾公彦解释道:“云‘仁,爱人以及物’者,仁者内善于心,外及于物,谓若《行苇》诗美成王云‘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是爱人及于苇,苇即物也。”孔颖达说:“作《行苇》诗者,言忠诚而笃厚也。言周家积世能为忠诚笃厚之行,其仁恩及于草木。以草木之微,尚加爱惜,况在于人,爱之必甚。”古人把《诗》作为经,引申出“仁,爱人以及物”的哲学命题,把仁者“爱人”推进到了爱自然,这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是巨大的。可是,这些丰富内涵在现代诗学中是看不到的。

    现代诗学问题出在何处?出在“文学”概念和世界观上。“文学”这个词很有意思,中文中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论语》。孔门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子夏列在文学科。子夏是以传经著称的,所以这里的“文学”其实就是文献、文化,再具体说是经学之义。在欧洲文化中,文学(literature)也有文化的含义,如《共产党宣言》中有“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的说法,其中“文学”的含义也是广义的文化。现代学科分化以后,“文学”概念得到重新整合,演化为文学专业意义的文学。这种新“文学”概念只剩下《论语》“文学”概念的一部分内涵,“五四”以来的诗学从现代“文学”概念出发,把《诗经》当作文学作品,并定义为“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自然反映不出《诗经》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它的解释史。比如上引《行苇》一段,就因为只把它作为没有实质意义的修辞,不得不割去其中凝结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维,也就了无余韵了。

    “五四”以反封建著称,但由于时代局限,也存在对于封建伦理和传统道德中的永恒内容缺乏辨别的弊端。现代诗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剔除《诗经》解释中的封建伦理,认为《诗经》自从成为儒家经典,被打上“思无邪”“温柔敦厚”的标记后,成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金科玉律,这些都不是《诗经》的本来面目。这种认识不可不谓犀利,但也难说就不偏激。“思无邪”乃孔子所说,“温柔敦厚”系《礼记》记载,“经夫妇”一段则出自毛诗序,上述说法意味着《诗经》从孔子开始就讲错了,历史上《诗经》解释全无价值。照这么下来,中华文化还有什么可讲的?况且,把《诗经》仅视作文学作品,甚至把其中的一些篇目视为爱情诗也不符合历史。古代帝王都是要学《诗经》的。不给他们讲“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思无邪”“发乎情,止乎礼”的中正情感,而是讲爱情,那不是把他往亡国的道路上引?直到北宋,程颐还强调“《关雎》《麟趾》之意”,强调的是夫妇家庭之道。不懂这些就很难理解《诗》,当然也难以深入地理解理学。《诗经》是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世界与文化传统、文明传统的第一部诗歌形式的经典,现代诗学之所以体现不出“经”的韵味,问题就出在它只把《诗经》作文学看,抽空了其积淀的精神底蕴和负载的文化价值。

    这么说,是否意味着现代《诗经》学全无价值,应该放弃呢?倒也不必。客观、公允地说,一代有一代的《诗经》学,每一代《诗经》学都有其价值与地位。现代《诗经》学截断众流,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无任何文化价值观负载的清爽的《诗经》面目,是它的特点和成就;但其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诗经》解释,则不免僭越。古人不可轻易否定。同样,我们也不轻易否定现代诗学。

    在《诗》产生及流传过程中,有两种真实,一是“源的真实”,一是“流的真实”。前者指诗篇产生的背景、主题原本是什么,后者指《诗经》在历史上的实际影响是什么。研究《诗经》,不能以“源”的真实否定“流”的真实,反之亦然。比如,现代《诗经》学认为《关雎》的主题反映的是青年贵族的爱情,倘果真如此,那就是源的真实。但是,经学史上古人从未把它作为爱情诗。从孔子开始即如此,新出土的《孔子诗论》强化了这一点。《毛诗》认为是颂“后妃之德”,今文经学认为是“刺康王晏起”。看来古人的认识也不尽同,一篇兼备美刺两说。可是,无论美、刺,皆非爱情。这则是流的真实。从流的真实看,作为经的《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教化,是诗教。以教化为导向的《诗经》诠释史既是诗义不断被“发现”的过程,实质上又是诗义不断被“建构”的历史;既是《诗》作为“经”发挥作用的历史,实质上又是其上升为“经”的历史。《诗经》实在地参与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形态,所以,《诗经》诠释史与其说是解释诗的本来意义的历史,倒不如说是塑造诗教传统、建构中华文化文明的历史。

    现代分科学术推进了研究的深入,但也造成了“道术为天下裂”的学科分隔。研究哲学不从文学中找材料,往往遗漏了“仁,爱人以及物”一类的重要史料;研究文学不做哲学提升,淡化了诗的韵味;总之都没有把传统文化的优秀处展示出来。看来,今后研究《诗经》,不树立国学、中华文化学、中华文明学的学科概念,不采用辩证地统一古今诗学、打通文史哲界限的新经学方式,而欲觅得《诗》作为“经”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底蕴,未必不是缘木求鱼。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24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风中的声音 文明的初心

    《诗经》里的诗人,观察复杂而有趣的生活,发现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这便是中国人的古老诗情,现实,却又真挚。

    《诗经》离我们远吗?

    很多人会说“远”,毕竟时隔几千年,那么多不认识的字,那么多读不懂的句子。

    然而,李山教授的这本《大邦之风》会说:不远。

    不仅不远,甚至,《诗经》离我们还很近。因为它记录的是文明记忆里最根源的信息,是中国人的“文化家底”。当代人与《诗经》的隔阂,不在时间,也不在文字,在于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的分离。因而我们读《诗经》,实则是在重拾中华文明的“初心”。捧起《诗经》,我们会发现,中国人,抑或中国诗人,原来是一群天然的现实主义者,他们重视家庭,重视婚姻,不怎么崇拜强者,却总是同情弱者……凡此种种,是每一个中国人最习以为常,却又是最古老独特的价值观念。《诗经》,就是它们的源头所在。

    《大邦之风:李山讲〈诗经〉》,李山著,中华书局2019年8月第一版,60.00元

    骨子里的现实精神

    《诗经》三百篇,反映地域风情的国风诗占一半有多,其中有多少篇是向鬼神祈祷的呢?李山教授的回答是:“几乎一篇也没有。”这便是《诗经》为中国古典诗歌所奠定的基调——“人间关怀”。风诗关心更多的是日常生活,走进它们,我们会发现,虽然被置之庙堂许久,但《诗经》原本的面貌,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活片段,它们既不高贵,也不低俗,就是我们一直置身其中却无暇观察的生活本身。诗人发现了它们的可爱之处,将其记录了下来。

    举个例子,相信许多人都经历过冬日爬出被窝的不情愿,但很少有人为这写诗,《诗经》的诗人就会。且看《郑风·鸡鸣》,它的前两句是“女曰鸡鸣,士曰昧旦”,李山教授解释这是夫妻俩清早的对话,妻子听到公鸡打鸣报晓,劝说丈夫起身,丈夫却还想再赖一会儿床,跟妻子说天还没有亮。“有点家庭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李山教授如是说,“叫早,往往都是妻子叫丈夫”,而“论及勤奋”,女性往往也是“要胜过男人一筹”。

    一个小小的生活片段,体现了妻子对于丈夫的敦促。但《诗经》的笔墨又不止于此,因为一个小家庭的日子想要过得红火,往往就离不开这样的敦促。我们从小就知道人需勤劳,但《鸡鸣》以十分现实的笔墨表明,人人都有犯懒的时候。一个勤劳上进的家庭,妻子往往才是关键人物。这样的道理,真实、亲切,还凸显了对女性的爱重,但这样的道理儒家不会讲,其他的思想家也不讲。谁来讲呢?《诗经》里的诗人,正如李山教授所言,“诗人观察复杂而有趣的生活,发现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这便是中国人的古老诗情,现实,却又真挚。

    作为头等大事的婚姻

    《诗经》三百篇,《国风》居其半。《国风》一百六十篇,婚恋诗居其半。《大邦之风》二十讲,关于婚恋诗的讨论也有十多篇。婚姻,是《诗经》最重要的主题,也是《大邦之风》着重阐释的内容。风诗篇章里几乎呈现了先秦婚恋全部的面貌,透过风诗,我们看到春光中的新娘艳若桃李、美目含笑,看到迎亲的车马浩浩荡荡,看到婚礼上新娘偷瞄新郎,看到新嫁的妇人把厨房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诗经》的第一首诗《关雎》,也是一首婚礼上的乐歌。据李山教授的解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是在祝福新人永结同好。

    那么,《诗经》为什么这么喜欢写婚姻呢?或者,《诗经》时代的诗人为什么如此看重婚姻呢?可能有读者会说,婚姻是人生大事,自然很重要。然而,我们之所以会认为婚姻是人生大事,或许正来自《诗经》的歌唱。李山教授在书中援引《礼记》《周易》中的说法,指出婚姻是“人伦”的开始,先有夫妇人伦,才有兄弟、祖孙的“天伦之乐”。同时,婚姻也是维系族群团结的重要纽带。在《诗经》之前,殷商甲骨文所记录的族群互动几乎都是战争,征伐、击杀、献祭,触目惊心;而自《诗经》之后,不同族群的人们开始一起歌唱“琴瑟钟鼓”声中的婚礼,称赞品貌兼备的主妇,祝福新人婚姻美满和乐。这样的转变,深深影响了后来的中国人。王国维说,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精神意识在殷周之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婚姻,便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如今,历史的来路早已烟尘弥漫,只有“婚姻乃人生大事”的意识还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幸好,我们有《诗经》里灿烂热闹的婚恋诗可以追寻,透过他们,历史性的转折时刻得以重现。《诗经》虽不是史书,却拥有堪比史书的开阔视野与人文关怀。这便是中国人的古老诗情,世俗,却又深刻。

    同情弱者的悲悯情怀

    国风诗歌里,赞美强者的诗篇寥寥无几,同情弱者的讴歌倒有不少。许多版本的高中课本都选入的《卫风·氓》便是其一。此诗全篇讲述一位身居下层的蚕娘的遭遇,控诉她丈夫的始乱终弃,结尾时,诗人借蚕娘之口,发出了“信誓旦旦,不思其反”的慨叹。蚕娘的遭遇令人扼腕,而诗人的眼光也值得钦佩。李山教授讲先秦时有“王官采诗”,将诗篇的触觉伸展到天子百官目所不及的广大社会,所集结成的《诗经》,其实是一部先秦社会的“百科全书”。与所谓“丛林法则”不同,这部书里,强者少而弱者多,矜夸胜者之语少,悲悯弱者之句多。

    《诗经》同情弱者,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描写战争的诗歌中。与《荷马史诗》凸显英雄形象不同,在风诗里,我们很少看到器宇轩昂的将军,也极少听到威风凛凛的胜利号角,却经常遇到思念家乡的战士、担心丈夫的妇人。比如《魏风·陟岵》中写战争在即,一家人依依惜别,出征的士兵一步三回头,父母兄弟站在家门口呼唤,“夙夜必偕”“犹来无死”,希望他别掉队、活着回来。这是战争之前,最普通的士兵一家发出的最卑微的祈求。在战争的裹挟中,他们无疑是弱者,但“体察人情,也善于表现人情”的诗人通过一个离别的场景,把弱者对战争所持有的态度出色地表达了出来。如李山教授所言,这一有声的画面,凸显的是小民的苦难和诗人无声的抗议。

    此外,还有在田地里捡拾稻穗的孤儿寡母、失去了家园的流民、为政敌谗害的臣子等等,诗人一一记录下来,传唱他们的挣扎困苦。或许有读者会问,为什么要写这些弱者?看着不难受吗?李山教授回答,诗人通过诗歌,为弱者发声,让他们的苦难为当政者所见。这便是中国人的古老诗情,善良,却有力量。

    回到最初的问题,《诗经》离我们远吗?

    也许文字上还有距离,但是中华先民于现实中体会的真挚、于世俗中提炼的深刻、于善良中迸发的力量却一直存在中国人的心底。它们由《诗经》所塑造,是中国人的“心灵底色”,是中华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本《大邦之风》,会将那些风中的声音一一讲给我们,在它的带领下,我们去触碰自己的心灵,去触碰中华文明最初的真心。(吴娇)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儿了,关于本篇【诗经开头为什么全是写婚姻家庭,诗经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否是您想找的信用卡逾期呢?想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敬请关注本网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