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给大伙科普下山东菏泽比较专业的刑事律师费用,菏泽检察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李狗蛋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3-05-31 12:14:39

为适应司法责任制改革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进全省检察机关“公诉能力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公诉队伍“六大能力”,更好地实现“指控犯罪有力、诉讼监督有效、社会治理有为”的总要求,菏泽市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在菏泽市人民检察院举行。

经过层层资格审查,来自菏泽市院和10个基层院共24名选手参加了本次竞赛。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项目包括公诉业务笔试,笔试成绩前10名进入决赛。决赛项目包括公诉业务论辩和公诉业务答辩二个部分,三项成绩分别占总成绩的40%、30%、30%。

笔试环节

近11个小时,300多页的试题,共计近30笔事实,2个案件,2份汇报提纲,试题材料贴合办案实务,紧扣时事热点,涉及贪污罪、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盗窃罪等30多个罪名,重点考察参赛选手对案件事实归纳、证据材料提炼、法律适用分析、突发情况处置、舆情民意应对等各项能力。参赛选手独立电脑答题,禁止相互交流讨论,不能单独离开考场,答题中可翻阅法律条文及司法判例。

安静的考场仅有键盘敲击声与翻书声,选手们查微析疑,与线索死磕,与时间赛跑,精力高度集中,大脑飞速运转,一字偏差可能导致案件定性错误,一秒闪念可能决定比赛去留。可谓是“饭菜阵阵扑鼻香,奈何心系比赛场,两耳不闻场外事,一心只读手中案,未曾提笔钟过半,三头六臂空嗟叹,埋头疾书展功底,落笔生花喜开颜。”

辩论环节

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他们谈笑风生,雄辩滔滔

他们妙语连珠,舌灿莲花

辩,黑白曲折之理

论,利国利民之法

市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任孔全现场观看比赛

5位评委打分点评

辩论赛邀请,菏泽市监察局副局长梁衍锋,山东信法律师事务所主任侯永宾,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李昌安及菏泽市人民检察院专职检委会委员燕玉杰,研究室主任贺劲松共5位评委现场打分点评。

10位公诉人巅峰对决,他们是:

市院:宁洁、孙琳

牡丹区院:吴金波

定陶区院:李娟

曹县院:李天峰、朱素梅、孔令壮

巨野县院:陈诗

郓城县院:王庆旭

东明县院:杜坤

辩论赛现场陈词激昂

现场计分严谨细致

10名公诉精英齐聚菏泽市检,睿智雄辩尽显公诉风采。这是一场金字塔尖的残酷比赛,一场辩论场上“速度与激情”的较量。论辩赛环节采取单人对抗形式,由开篇陈词、自由辩论及总结陈词三个环节组成,参赛顺序及分组提前抽签决定。控辩双方你来我往,攻防转换有序,观点鲜明,言之有据,有针对性,逻辑性强,说理充分,提问紧扣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反驳有力,反应灵活,应对冷静,善于应变。选手们以口才和智慧征服对手,以激情与气场震慑对方,他们自由、热烈、平等、激昂的表达;他们娴熟、自信、沉着、专业的展示,法律条文信手拈来,司法判例如数家珍,法律原理深入浅出。展示了公诉人扎实的法律功底,独到的法律见解,快速的应变能力、缜密的逻辑论证和娴熟的辩论技巧。

整个辩论过程可谓是开篇表述立意新颖,开门见山;自由辩论妙语连珠,唇枪舌剑;总结陈词层析分明,简练精辟。

业务答辩

业务答辩要求参赛选手在15分钟内分析三个案例,涉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定性分析、案件管辖权等刑事诉讼程序及“毒树之果”等经典刑法、刑事诉讼法理论论述。选手答题完毕后评委根据选手作答情况提问相关问题,重点考察选手的临场应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及法律适用分析能力,这是一场综合素质的巅峰较量。

五位评委均是长期从事检察、审判、辩护的专家,都是司法实务界的“重量级大咖”。答辩环节, 评委们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按照套路出牌”,步步紧逼发问,台上选手“四两拨千斤”应答;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无缝衔接”,选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实务案例法学理论“自由切换”,选手“抽丝剥茧,活学活用,应对自如”。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你来我往互不让,幽默风趣缓气氛,铁面无情把关严,公诉行家授经验,思维碰撞案件明,火花四射激情扬,博得众人满堂赞”。

小编采访选手感悟,同台竞技的竟然有一对公诉夫妻,来一起看看

选手感悟

宁洁:七年公诉磨一剑。从赛场上下来,我始终明白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砥砺前行的起点,成为一名优秀公诉人始终是我的梦想,这种力量不仅来自菏泽不断涌现优秀公诉人的历史沉淀,更源自我对公诉事业的无限热爱。一切荣誉都将归于沉寂,在这条满载着责任与使命的路上,痛并快乐着。

王庆旭:很幸运,我和妻子宁洁没有成为辩论场上的对手。作为全市优秀公诉人,我依旧选择再次参加比赛,是因为每个公诉人心中都有一个公诉梦,都有一种优秀公诉人的情节。公诉人比赛不仅是对业务精益求精,更是对司法为民能力的一次检验。

朱素梅:能有机会和全市优秀的公诉人同台竞技,最大的收获的是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作为一名公诉人,除了过硬的法律功底、良好的口才,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实现司法公平正义的赤诚之心,有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

孙琳:作为一名第一次参加竞赛的选手,我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正视差距,发现不足是我参赛的主要目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成为一名优秀公诉人,我时刻准备着。

评委点评

参赛选手法律知识储备充足,司法实务经验丰富,能够准确把握法律法规,尤其是最新的司法解释。在短时间内总结案件事实,发现矛盾争议,精确适用法律,是对选手综合能力的锻炼和考量。比赛中也暴露了选手的短板和不足,这对公诉人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也对公诉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束语

自从当日入检门,灯火阑珊卷如山,

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何足理,

淬火百炼铸利刃,奸假丑恶勇亮剑,

纵然双鬓已染霜,百战归来再起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