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律师刑事奖励,会不会被律师骗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律师刑事奖励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2-11-24 11:52:49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律师刑事奖励,会不会被律师骗】,以下3个关于【律师刑事奖励,会不会被律师骗】的法律知识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法律知识。

  • 律师上当受骗,稀奇吗?
  • 行贿罪——无罪裁判要旨及辩点梳理
  • 尚权推荐丨赵常成:刑事证明标准的经济分析?
  • 律师上当受骗,稀奇吗?


    今天上午,在某些微信群里流传着某市律师协会发出的一个文件——《律师为承揽案件反被诈骗的风险警示》。

    我看了一下,原来是某地一律师,受诈骗分子欺骗而分多次共出借了一百多万元钱给诈骗分子。该诈骗分子因此事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八万元。

    也许是这些年来诈骗案件多发,大家见怪不怪了,故在微信群里很少见到有谴责诈骗分子的,基本上都是笑话该律师不谨慎,社会经验缺失,或者另有所图,等等。

    其实,诈骗与盗窃一样,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诈骗,只要有人类聚集的地方就有诈骗。

    盗窃的对象一般是物(当然有一种盗窃的对象是情或心,但不构成盗窃罪),而诈骗的对象是人。

    可以说,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会欺骗,只看你愿不愿意去骗别人,以及骗的动机和程度。比如一个男人骗一个女人,如果能够骗她一辈子,也许她倒是很乐意被骗的。

    同理,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会被骗,只看别人愿不愿意付出代价(时间、精力、耐心等)。凡事有个成本问题,如果不计代价去做,大多数都能做成。

    所以骗与被骗,本身并不稀奇,哪怕被骗的人是律师。

    我想大多数律师都被客户蹭过免费咨询。其实,客户在咨询之前就没打算委托律师的,只不过想通过免费咨询向律师学点什么或者印证什么。如果你提出咨询收费,那么客户就会知趣地走掉。这种免费咨询,算不算律师被骗呢?如果算的话,律师被骗还稀奇吗?

    如果文章到此结束,显然没有什么价值。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被骗者为什么会被骗?

    1.有所求

    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会有所欲求。完全无欲无求的人,那不是人,是仙或者是佛。

    既然有所求,那么其所求的东西就是其弱点所在。基本上只要正确把握其弱点,做到投其所好,没有攻不下的防线,没有骗不了的人。

    这其实也是营销的精髓。当然,营销与诈骗具有本质的区别,营销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而诈骗的本质是损人利己。


    2.有价值

    被骗者身上一定具有某种价值,值得诈骗分子处心积虑地去行骗。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对事物价值的看法不一样。

    如古代社会,人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解决温饱问题,所以粮食和布帛就是很有价值的东西。古代君主在赏赐功臣时,总是奖励多少粮食和多少布帛,甚至官员的俸禄都是按粮食的数量来计算的,如二千石。后面商品经济发达了,官员的俸禄才按多少铜钱或者银子。因为有了钱可以买到等量的粮食和布帛。

    在现代社会,人、财、物都是有价值的。据说在缅北,诈骗分子把人骗过去以后,先是勒索赎金,然后强迫劳动,最后割卖器官,把被骗者的价值压榨到极限。


    3.有侥幸心理

    被骗者在受骗上当时,总是选择相信诈骗分子,希望自己是幸运儿,不会被骗。甚至在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骗后,还有选择相信的人。

    当然,选择相信的理由可能五花八门。有些人是因为贪婪,有些人是碍于情面,有些人是特殊的性格,等等。

    比如熟人之间的诈骗,大多数是碍于情面而选择相信,觉得按彼此之间的情义,别人不至于骗自己。

    又如高利贷等非法集资方面的诈骗,大多数是出于贪婪而选择相信。你想得他的利息,而他想占你的本金。


    以上三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欲求,则没有诈骗的机会。如果没有价值,想要人骗也没有人会理睬。如果不心存侥幸,诈骗行为就难以得逞。


    那么,如何防止被骗呢?

    1.走正道

    有些人总是相信:“富贵险中求”,“马无夜草不肥”。

    如果思想上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行为上又总是走歪门邪道,那么被诈骗的可能性就比较高。

    记得2006年的一天,我在办公室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建筑民工,干活时在工地上挖到了什么古董,想咨询我怎么办。

    我当即就告诉他,地下埋藏物是属于国家的,建议他打110或者报告当地文物局。

    如果我想贪图什么古董,基本上会被诈骗。

    我做律师今年是第十八年了,也曾亲眼见过某些当事人亲属被人诈骗过。

    故事大致是这样。当事人进去后,有人主动联系当事人亲属,或者当事人亲属托人找有关系的能人,然后别人就说可以帮忙找关系,不过需要费用。后来当然什么作用也没有,然而钱却花了。有些当事人亲属回过头来找律师时,连律师费也付不起了。

    所以说,走歪门邪道,被骗的风险很高,而且有时候即使被骗了,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2.守本分

    一是不贪。

    不贪的表现之一是不占人便宜。不占人便宜,就是该要的才要,不该要的一律不要。只有这样,才能抵制住诱惑,才不至于像鱼一样被人钓去。

    不贪的表现之二是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不做,才不会被人所骗。

    不贪的表现之三是只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不涉足那些自己看不懂的行业。如那些因投资入股而被骗的人,往往都是投资那些自己不懂的行业而被诈骗的。

    二是低调。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过要低调,做到不露富、不炫耀、不显摆,平平淡淡过好自己的生活即可。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一旦有什么被别人盯住,也许就很难保得住了。

    三是有底线。

    哪怕是亲戚朋友,帮一个人帮到什么程度,心里要有数(底线)。

    2018年有一位客户前来咨询,他虽然年纪较轻,不过自己做生意赚了一千多万元。

    可是,他把钱全部借给了一个搞建筑的朋友,朋友承诺给他利息。最后,官司也打了,还是没有拿到一毛钱。

    因为对方早就转移了资产,没有财产可供执行了。有一次他去找对方要钱,结果双方还打了架,打得他头破血流。

    对于债务,越是欠得少,还款的可能性越大。反之,越是欠得多,有钱也不想还的可能性越大。个别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甚至故意杀害债权人(实践中有这种案例)。


    3.不欺人

    谚语说:“平生不作亏心事,世上应无切齿人。”意思是指一生不做伤害人的坏事,就不会有痛恨自己的人。

    某些人吃相太难看,有些事做得很过分,结果得罪了不少人。

    被得罪的人中,说不定就有高人兼狠人,故意设骗局报复,结果害得那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

    所以一定要相信因果,要有所敬畏,凡事适可而止,别欺人太甚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背后有什么背景,你永远不知道别人有多大的能量。

    只要遇到一个自己惹不起的人,也许退财还算是较好的结局,弄不好,命都会丢掉。


    能够出来混的人,谁也不比谁更聪明,谁也不比谁更愚蠢。遇到一个肯相信你、肯帮助你、肯为你付出的人,一定要懂得珍惜,更不要做那些把朋友变成敌人的蠢事。

    ——————————————————————

    律师,湖南省邵阳县人,1997年7月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其后分配到国家检察机关工作8年,2005年至今从事律师工作,主要从事刑事辩护、刑事合规和企业危机管理工作,尤其擅长职务犯罪、经济犯罪案件辩护。

    其每年亲自承办的案件一般不超过10件。不过,凡是其亲自承办的案件,必亲力亲为,全力以赴,把辩护工作落到实处,力争把每一件案子办成经典案例。

    从业以来,办理过厅级、处级、科级等领导干部、公务员职务犯罪案件数十件,办理过企业老板、高管经济犯罪案件数十件,绝大多数都实现了预期的辩护目标,深受客户好评。

    现任北京盈科(长沙)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监事会监事,长沙市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员,湖南省和长沙市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

    律师刑事奖励,会不会被律师骗

    行贿罪——无罪裁判要旨及辩点梳理

    【概念】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量刑标准】

    量刑标准

    认定

    法定刑

    法律依据

    立案标准

    ①三万元以上;

    ②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1)向三人以上行贿的;(2)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3)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4)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5)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6)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

    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04.18)

    情节严重

    (1)行贿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的;(2)行贿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3)其他严重的情节。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造成经济损失数额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

    情节特别严重

    (1)行贿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2)行贿数额在二百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五百万元,并具有本解释第七条第二款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的;(3)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造成经济损失数额五百万元以上

    【构罪要件】

    1.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行贿犯罪中的“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行贿人谋取的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或者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

    违背公平、公正原则,在经济、组织人事管理等活动中,谋取竞争优势的,应当认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2.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

    “财物”,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性利益。财产性利益包括可以折算为货币的物质利益如房屋装修、债务免除等,以及需要支付货币的其他利益如会员服务、旅游等。后者的犯罪数额,以实际支付或者应当支付的数额计算。

    注:

    1.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被追诉前”,是指检察机关对行贿人的行贿行为刑事立案前。

    “犯罪较轻”,是指根据行贿犯罪的事实、情节,可能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主动交待办案机关未掌握的重大案件线索的;(2)主动交待的犯罪线索不属于重大案件的线索,但该线索对于重大案件侦破有重要作用的;(3)主动交待行贿事实,对于重大案件的证据收集有重要作用的;(4)主动交待行贿事实,对于重大案件的追逃、追赃有重要作用的。

    2.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无罪裁判要旨及辩点】

    无罪裁判要旨一:涉案公司系依法注册成立或变更的有限责任公司,符合单位犯罪的主体要件;被告人系上述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实际决策人,其行贿行为能代表单位意志;本案行贿所得不正当利益归属于上述公司,应认定为不正当利益归属于单位,故被告人的行为构成单位行贿罪,并非行贿罪

    案件名称:卢某华行贿案

    审理法院:福建省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号:(2017)闽08刑终258号

    案件来源:《人民司法·案例》2019年第29期

    裁判理由:

    一、主体要件方面

    本案中,华厦建筑公司、土圆楼建设公司以及华泰房地产公司均为合法注册成立或变更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后,公司根据章程、宗旨运转,具有固定的办公场所,设有财务、会计和劳动用工制度,并聘用相关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工程建设方面的经营活动,经营活动均是以上述公司作为主体进行签约和履约,履约款是以公司名义支取,公司财产可以与股东个人财产进行区分,具备独立的财产和经费,能够以自己的名义承担刑事责任。因此,上述公司虽然系“夫妻公司”或者为卢某华个人实际控制的公司,但不能据此否认其独立的法人人格,而认定为自然人犯罪。

    二、意志要件方面

    本案中,卢某华的行贿行为未经公司集体研究决定,其在侦查阶段供称行贿行为是其个人决定,未与公司其他股东商议。但卢某华是华厦建筑公司和土圆楼建设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华泰房地产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且从上述公司运行情况看,卢某华为公司的实际决策权人,其行贿是为了公司在工程承揽、验收等方面追求经济利益,其行为不违背公司的根本宗旨,应认定为代表单位意志。

    三、利益归属方面

    本案中卢某华于2001年至2011年春节,多次以拜年为名给付林、吴乃宏、范甲荣等人财物共计12万元,虽然当时没有具体请托事项,但行贿对象均与卢某华所经营的公司具有行政管理关系,且涉案财物金额较大,前后存在为涉案公司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故上述卢某华以拜年拜节方式所送的财物亦应认定为为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构成单位行贿罪。

    综上所述,土圆楼建设公司、华泰房地产公司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向相关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情节严重,构成单位行贿罪。

    无罪裁判要旨二:检察机关承担取证合法性的证明责任并承担举证不力的不利后果,检察机关未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取证合法性的被告人庭前供述应当依法排除,检察机关不能提供证据排除被告人庭前受胁迫的可能,从而证明被告人供述自愿性的庭审供述,亦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案件名称:向某芝行贿案

    审理法院: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案号:(2014)渝二中法刑终字第00012号

    案件来源:《人民司法·案例》2016年第5期

    裁判理由:

    原判决认定上诉人向某芝向杨友均行贿115万元事实的证据在二审中发生变化,向某芝关于向杨友均行贿115万元的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认定该事实的直接证据欠缺,亦无其他客观证据予以印证,原判认定向某芝犯行贿罪的证据不足,依法应予以改判。关于上诉人向某芝及其辩护人在二审中提出向某芝在侦查阶段的供述系非法证据,应予以排除的辩解、辩护意见。经查,检察机关在二审期间仅提供了对向某芝讯问结束后的录像资料,不能反映侦查机关讯问向某芝的过程,侦查人员未到庭说明情况,又不能举示其他证据证实侦查机关取证行为的合法性,故向某芝在侦查阶段的供述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关于检察人员提出向某芝在一审开庭及杨友均受贿案庭审出庭作证时,均供认向杨友均行贿的事实,庭审中的有罪供述应当作为定案依据,从而确认向某芝向杨友均行贿事实的意见。经查,虽然向某芝在两个案件的庭审中均未否认向杨友均行贿的事实,但仅系笼统供述,并未对行贿的具体事实作出详细供述。且向某芝在二审中辩称,在出庭作证及开庭审理的前一天,检察人员对其进行胁迫、引诱,其供述系在侦查人员的胁迫、引诱下作出的不实供述。二审期间,检察机关举证拟证实侦查人员系为了防止向某芝出现过激行为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但该证据证实的内容与向某芝的辩解不相符合,检察机关不能进一步提供证据证实提讯向某芝的谈话目的和内容。故对向某芝在一审期间的庭审中承认向杨友均送钱的供述不予采信。

    无罪裁判要旨三: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案件名称:卢某安行贿案

    审理法院:山东省沂水县人民法院

    案号:(2017)鲁1323刑初188号

    案件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裁判理由: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卢某安犯行贿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控不能成立。辩护人的相应辩护意见,本院予以采纳。案经本院审委会讨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第(三)项之规定,判决被告人卢某安无罪。

    无罪裁判要旨四:不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意思表示

    案件名称:王某英行贿案

    审理法院: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区人民法院

    案号:(2016)冀0204刑初144号

    案件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裁判理由:

    公诉指控机关指控被告人王某英犯有行贿罪,虽被告人王某英对公诉机关指控其犯行贿罪予以认罪,并且被告人王某英多次给予马文图钱款共计人民币3.5万元事实清楚,但证明其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证据不足。王某英在其笔录中供述其个人于2011-2013年期间多次去看望马文图并给予其共计3.5万元钱款,但并没有明确有要让马文图帮助自己在滦南厕所改造工程中使用自己的产品从而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意思表示,只是希望马文图关照她生意。且公诉机关亦未提供其他证据证实王某英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意思表示及实际为滦南厕所改造工程供应其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之规定,只有被告人供述,无其他证据佐证的不能认定为有罪。故王某英犯行贿罪证据不足,公诉机关指控王某英犯有行贿罪不成立。

    无罪裁判要旨五:行贿数额为达到追诉标准

    案件名称:鲍某行贿案

    审理法院: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号:(2015)扬刑二终字第00116号

    案件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裁判理由:

    本院认为,上诉人鲍某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属于行贿行为。上诉人鲍某及其辩护人提出上诉人鲍某对行贿所作的所有供述都是虚假的,其没有向他人行贿的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鲍某在侦查阶段对行贿事实的供述得到受贿人赵某1供述的印证,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因此现有证据可以认定上诉人鲍某行贿2万元的事实,上诉人鲍某及到庭证人赵某1当庭推翻之前的供述无正当理由。故对该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 综上,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因在本院审理期间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认定构成行贿犯罪的数额进行了调整,上诉人行贿的数额未达到刑法所规定的追诉标准,故依法对其宣告无罪。

    无罪裁判要旨六:依照“疑罪从无”的原则,被告人行贿事实不予认定

    案件名称:栾某行贿案

    审理法院: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号:(2013)镇刑再终字第0002号

    案件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裁判理由:

    本院经再审认为:原审判决认定栾某从1998年3月至2000年4月下旬五次共向陆某行贿人民币21万元证据不足,主要理由如下:认定2000年4月上旬栾某向陆某行贿5万元的证据不足,2000年4月上旬晚间,陆某与栾某之间并无行受贿的时间;栾某同一天形成的亲笔供词前后存在矛盾;栾某供述与陆某供述之间存在多处矛盾(在栾某送钱的方式上、在栾某送钱款摆放的位置上);栾某对行贿资金的来源供述前后矛盾。

    综上所述,原一审法院认定原审被告人栾某向陆某行贿21万元的主要证据中,除栾某本人供述其向陆某在行贿的金额、行贿资金的来源、钱款摆放的地点等方面存在矛盾外,栾某和陆某两人在供述行、受贿时间、栾某带钱的方式及行贿的地点等方面也均存在相互矛盾之处。栾某虽就行贿陆某21万元的事实在检察机关多次供认,但后又多次翻供,造成检察机关指控栾某行贿证据上缺乏稳定性,认定事实所依据的证据相互矛盾,证据之间未形成锁链。因此,根据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认定栾某行贿陆某21万元的事实。依照“疑罪从无”的原则,对原审被告人栾某行贿事实不予认定。

    无罪裁判要旨七:被告人从受贿人处谋取的利益并不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被告人并未实施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者便利条件的行为

    案件名称:周×行贿案

    审理法院: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案号:(2013)西刑初字第656号

    案件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裁判理由:

    本院认为,被告人周×虽然实施了为了他人请托事项而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的行为,但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证明“被告人周×从受贿人处谋取的利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亦不足以证明“被告人周×实施了要求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为自己提供帮助或者便利条件的行为”。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周×犯行贿罪的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

    无罪裁判要旨八:不具有获取非法利益的主观故意

    案件名称:张某友、李某滥用职权、行贿、受贿

    审理法院:黑龙江省肇东市人民法院

    案号:(2018)黑1282刑初178号

    案件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裁判理由:

    张某友在申报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的过程中,虽然伪造了完税凭证,但没有证据证明该奖励资金是其应得利益还是不当利益,其给李某、孙忠权各5万元钱的行为虽然影响了公务人员的廉洁,但没有证据证明其具有获取非法利益的主观故意,故不应认定为行贿罪。公诉机关指控张某友犯行贿罪,定性不当,不予支持。

    无罪裁判要旨九:行贿行为系他人实施,被告人仅为其打工

    案件名称:王某堂行贿

    审理法院: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人民法院

    案号:(2018)皖1602刑初526号

    案件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裁判理由: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王某堂犯罪,有两条证据链,其中韦某供称,涉案工程系其承建,行贿行为系其实施,王某堂仅为其打工,相关书证证实工程投资系韦某支出,工程款系韦某收取,无证据证明王某堂支出及收取工程资金,现有证据,不能得出犯罪事实的唯一性,指控王某堂犯行贿罪证据不足,不能认定王某堂有罪。

    无罪裁判要旨十:系被索贿,未获得不正当利益

    案件名称:程某某行贿

    审理法院: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案号:(2014)黔南刑二终字第94号

    案件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裁判理由:

    本院认为,原判认定上诉人程某某为获得审计报告向潘炯江行贿8万元,仅有程某某供述,没有其他证据印证;为获取审计报告,上诉人程某某送给审计人员吴某某5万元,系被索贿,但在案证据不能证明程某某是谋取了不正当利益,其行为不符合行贿罪的构成要件,原判认定上诉人程某某犯行贿罪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无罪裁判要旨十一:给付财物系偿还垫付资金,并非为谋取不正当利益

    案件名称:刘某波、高某丽行贿

    审理法院: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民法院

    案号:(2018)冀0304刑初9号

    案件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裁判理由:

    被告人刘某波、高某丽所给付被告人李俊仁的30万元(后期退还6万元)是基于李俊仁为刘某波、高某丽办理奇乐家园房地产开发项目审批手续而支付的相应油费、餐费及工资等。因奇乐家园项目超规划建设被抚宁县规划管理部门口头通知停止施工后,被告人高某丽请托李俊仁到相关部门协调此事,而后抚宁县规划管理部门经集体研究,决议“待超出部分土地取得土地证合并后,再进行处罚和补批。”因此,本案不属于“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被告人刘某波、高某丽的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一款所规定行贿罪的特征。


    尚权推荐丨赵常成:刑事证明标准的经济分析?

    经济分析方法的融入对于证据法学有所助益,然而当其被应用于刑事证明标准时,应当对此保持警惕。刑事证明标准的经济分析以“清晰界定证明标准”为出发点,摒弃了发现真相的道德义务,转向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目标,简称“社会福利论”。这一理论以冤纵比为立论前提、以预期效用模型为基本结构、以威慑效用为核心要素,将证明标准的界定与判断改造为福利权衡问题。社会福利论不仅存在内部的结构性缺陷,同时面临来自实体法与程序法等外部的正当性质疑,因而并非可取的理论立场。解释刑事证明标准的应然路径不在于经济分析,而是在坚持客观证明标准的基础上,将最佳解释推理的证明方法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相融合。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法经济学的兴起与繁荣,其学科版图不断扩展到税法、侵权法等部门法领域,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相比之下,虽然证据法也是法律经济分析的重要领域之一,但长期以来,这一研究范式对证据法的影响却相对较小,研究成果也更为零散。自20世纪90年代,在弗里德曼、波斯纳等人的努力下,法经济学加快向证据法“入侵”的步伐,在西方法学领域颇受关注。我国法经济学的起步较晚,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并未经历西方相对迟缓的阶段。起初,苏力、桑本谦从我国明代官员海瑞的裁判经验中归纳出“海瑞定理”并进行经济学解读;其后,这一范式扩展到证明标准、违法阻却事由的证明、事实推定等多项证据法传统命题。

    经济分析为证据法提供了另一种分析框架,以优化规则的成本和收益。在证据规则的设置、证明责任的分配等问题上,经济学视角的融入对于证据法学均有所助益。然而,在其理论扩张的进程中,存在一种值得特别警惕的命题——刑事证明标准的经济分析。目前,我国学理上不乏对刑事证明标准展开经济分析的著述,其中以桑本谦、戴昕所作的《真相、后果与“排除合理怀疑”》(以下简称“桑文”)最具代表性,其核心观点为,司法对真相的追求不可独立于对社会后果的考量,是否促进社会总体福利应当作为证明标准的评价依据。此观点冲击了证据法与程序法的既有理念,其妥当性亟需认真对待。基于上述问题意识,本文旨在商榷刑事证明标准的法经济学观点,并在维护道德义务论的传统立场上,探讨证明标准的适当解释路径。

    刑事证明标准的两种立场:道德义务与社会福利

    在刑事诉讼中,即使经过庭审调查,仍然可能存在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对于存在事实争议的案件,传统证据法学将追问案件是否达到证明标准,未达标准应当严格遵循疑罪从无原则,宣告被告人无罪。一般认为,发现真相是裁判者的道德义务,要求其以最大努力发现事实真相,为此,英美法系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最高证明标准,我国则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与传统立场相对,法经济学提倡将“社会福利”的后果考量融入证明标准的界定与判断。当追求事实真相与威慑有害行为、保护和促进有益行为等实质性社会福利目标出现分歧时,司法决策者应寻求社会福利最大化,而非全力逼近乃至还原真相。下文将首先叙述“道德义务”与“社会福利”两种对立立场。

    (一)道德义务论与模糊的证明标准

    如何解释证明标准,是困扰证据法学的重要议题。英美证据法上“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看似为最终的事实认定提供了可依循的尺度,但就什么是合理怀疑、何时排除合理怀疑等问题仍相当模糊。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同样引入了“排除合理怀疑”的主观标准,作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的条件之一。这一修法虽然有助于克服原有证明标准过于理想化、僵化的缺陷,但同时也为法官心证提出更高要求,证明标准更不易把握,司法实践中出现向客观化复归的倾向。

    回顾18世纪以来英美证明标准的历史,排除合理怀疑最初与道德确信同义。法官往往指示陪审团,只有在道德上确信或排除合理怀疑地确信被告人实施了犯罪,才能作出有罪判决。在1970年温希普案后,美国最高法院不再鼓励使用道德确信作为解释,以免陪审团误将有罪判决建立在道德情感之上。然而,剥离道德确信后,美国法院采用的解释方案更为混乱,例如,将排除合理怀疑解释为“相当于确保个人生活中作出重要决定时的信念”“对被告人的罪行具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等。不难发现,既有的解释方案无不围绕裁判者的主观状态,试图阐释裁判者需要达到的信念水平,这种路径很难真正帮助裁判者区分合理怀疑和不合理怀疑。因而乔恩·纽曼法官指出:“我发现,我们正在使用一个我们认为越解释越不清楚的术语,这令我感到不安。”美国许多上诉法院已经放弃向陪审团解释排除合理怀疑的含义;在某些州,如果法官作出解释,将成为自动撤销定罪的理由。

    证明标准何以越解释越模糊?如何能够化解证明标准的模糊不清,从而为疑案裁判提供依循?一种观点指出,上述对于排除合理怀疑的各种解释,隐藏着一个共同的前提立场,即坚持发现真相作为裁判者的道德义务,认同证明标准中蕴含法律的“道德力量”。正如布伦南法官所说:“关键在于,刑事法的道德力量不要因证明标准而减弱,让人们怀疑无辜者是否会被定罪处罚……在我们的自由社会中,每一个处理日常事务的人,要对政府有信心,相信政府除非把罪行证明到最大程度的确定性,说服力一个适当的事实发现者,否则不会认定有罪。”在我国,受辩证唯物主义的深刻影响,证明标准与发现真相的内在关联更为凸显。刑事司法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强调将案件办成“铁案”。桑文将这一立场称为“道德义务论”,即将“还原真相”“不枉不纵”视为司法的天然道德义务,证明标准因坚持发现真相而具有道德正当性;在该文看来,正因为事实真相无法被真正还原,道德义务论除了占领“道德高地”,无法为证明标准提供真正的尺度,因而证明标准的模糊不清也在情理之中。

    (二)社会福利论的提出

    由于认为道德义务论具有先天局限,在解释证明标准时,法经济学者转投福利经济学寻求解答,即假设个体的行为具有前瞻性和理性,采用福利经济学的框架来评估社会期望;通过引入后果考量,寻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为论述便利,笔者将上述立场简称为“社会福利论”。社会福利论要求,理性的裁判者在面对有罪与无罪的判断时,需要对于不同裁判结果所蕴含的社会效用进行比较,并选择最符合社会福利的裁判结果。据此,证明标准不再是裁判者对事实真相所抱持的信念水平,而是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值的节点。这一立场可以解构为三个方面:

    1.以冤纵比为立论前提

    社会福利论拒绝承认发现真相的道德义务,也拒绝将证明标准视为主观状态,而是将证明标准表达为一种概率。将证明标准界定为具体的概率或数字化的确信程度,是早已存在的认识。通常而言,民事诉讼的优势证据标准被界定为0.5,而刑事诉讼的排除合理怀疑标准被界定为0.9或0.95等。至于究竟应当表达为多大的概率值,取决于社会观念所认可的错误定罪与错误出罪的比例,即冤纵比。冤纵比表示为避免错判一个无辜之人而值得放纵的罪犯数量,例如,如果接受0.95的比值,意味着每20个定罪之人中就有1个将是无辜之人。将证明标准视为概率,等于承认刑事司法系统容许一部分的错误定罪。

    原则上,错误定罪的社会成本比错误出罪的社会成本高得多,这一判断具有坚实的社会观念基础,具体到冤纵比,则存在诸多说法;但是,由于法庭在现实审理中没有能力得出确切的统计数据,冤纵比往往只是一种粗略的表述。其背后的实质观点是,对无辜者定罪的成本可以与其他的社会利益相权衡,这一权衡具有正当性;而一旦利益权衡得到承认,那么任何的数字比例都可能成立。这构成了法律经济分析的立论前提,即只有将证明标准理解为一种可供权衡的概率,才能将福利经济学原理融入证明标准,将事实认定过程改造为福利权衡过程。

    2.以预期效用模型为基本结构

    在冤纵比的前提下,为合理权衡有罪判决与无罪判决的社会效用,法律经济分析引入了决策理论与预期效用模型。决策理论的关键概念是“概率”与“预期效用”。某一决策的预期效用,即行动者主观计算的获得奖励的概率乘以奖励的效用;在许多可选择的行动决策之间,行动者将选择使其预期效用最大化的决策。本文所探讨的证明标准,即可以假定为理性裁判者在综合考虑各个决策的预期效用后所作的决策。迄今为止,法经济学针对刑事案件的事实认定过程已提出数个预期效用模型,其代表性观点如下:

    开普兰首次将决策理论引入事实认定,并提出证明标准的预期效用模型。这一模型考量错误定罪与错误出罪两项社会效用(负效用)。假设证明标准为概率P,错误定罪造成的社会损失为Di,错误无罪的社会损失为Dg,则理性的司法决策者只有在预期错误无罪损失大于预期错误定罪损失,即P·Dg>(1–P)·Di,方可判决被告有罪。为求模型简化,开普兰等模型往往假设,无论何种犯罪或潜在的刑罚如何,正确定罪的成本与正确无罪释放的成本相同,正确判决的效用被规范化为零。却伯指出,这一社会效用的描述是有误的。有罪判决的社会效用不仅包含错误定罪的预期损失U(CI),还包括正确定罪的预期收益U(CG);而无罪判决的社会后果,除了错误出罪的预期损失U(AG)之外,还要考虑正确出罪的预期收益U(AI)。因此,有罪判决的预期效用为EU(C)=P·U(CG) (1-P)·U(CI),而出罪判决的预期效用则是EU(A)=P·U(AG) (1-P)·U(AI),只有当EU(C)>EU(A)时,理性的裁判者才将作出有罪判决。

    3.以威慑效用为核心要素

    法律经济分析虽然采用了决策理论、预期效用模型等法律人较为陌生的表达,但其观点并不深奥。形式上,虽然模型存在差异,无外乎衡量正确定罪、错误定罪、正确无罪、错误无罪四种结果的社会效用得失;实质上,理解社会福利论的关键不在于模型,而在于如何为模型中的社会效用赋值。对此,法经济学者只能大致说明:定罪的预期损失,必然包含对个人自由、财产的剥夺;正确定罪的预期收益还包括,满足报应心理、剥夺犯罪能力、威慑潜在犯罪人等;错误定罪的预期损失,主要是纠错对司法公信力的影响,以及诉讼中人力物力的浪费;正确出罪的收益通常被假定为零;而错判无罪所涉及的预期损失,主要是放纵罪犯继续危害社会等。

    虽然可以罗列众多影响社会效用的要素,但各要素的权重并不相同。在具体的经济分析中,论者往往特别强调两项要素——错误定罪对个人权利的剥夺,以及错误出罪对社会的危害,后者往往又被简化为威慑效用。这种简化并非偶然,而是根植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在福利视角下,司法裁判的核心功能在于为行动者的事前决策提供激励,通过决定过去行为是否合法,从而影响行动者今后的行为。为提供最优激励,裁判者最关注的是,裁判将在多大程度上“威慑有害行为”及“避免阻碍有益行为”。证明标准的确定,取决于在威慑收益与阻碍成本之间的权衡。如果降低证明标准所产生的威慑收益(即每降低一单位证明标准所威慑的有害行为)超过阻碍成本(即每降低一单位证明标准所损耗的个人利益),则降低证明标准;反之,则提高证明标准。当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处衡状态时,证明标准最优。不难发现,威慑效用在预期效用计算中的地位特别突出;换言之,威慑效用是证明标准判断的核心考量要素。

    (三)社会福利论下的证明标准

    根据社会福利论立场,当证明标准的边际社会收益等于边际社会成本时,社会福利实现了最大化,证明标准达到了最佳程度。相较于既有的概率论(冤纵比)视角,社会福利论对证明标准产生了以下影响:

    一方面,证明标准的大小将随个案调整。冤纵比通常被解释为固定比值,然而固定比值并不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预期效用模型赋予不枉与不纵更为灵活的价值,因而证明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需要裁判者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后果考量与灵活把握。桑文指出,“且不说杀人、强奸、盗窃、贪污等不同犯罪后果各异,即使在毒杀案和其他故意杀人案(如刀杀案或枪杀案)之间,正确与错误出入罪的相对得失也会不同。”因此,错误出罪的负效用将随着犯罪的严重性、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等因素而变化。

    另一方面,证明标准将显著低于通常理解。冤纵比通常至少是0.9以上的概率,然而由于社会福利论以威慑效用为核心要素,强调错误出罪的社会负效用,往往不愿承认证明标准的高设定。在预期效用模型中,10:1的冤纵比赋值被认为是严重夸大了两类错误的社会损失差距。根据却伯模型的计算,当裁判者认为有罪的概率超过4/7时,就可判定有罪;而根据桑文的赋值计算,只要有六七成把握相信被告有罪,即可做出判决。在桑文看来,人们之所以认同悬殊的冤纵比,只是因为人们的情感和理性被操纵了,而更低的证明标准才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与社会福利论商榷

    社会福利论可能部分反映了现实的司法决策过程。例如,根据预期效用模型分析,当可能判处的刑罚程度升高时,裁判者在定罪时将更为谨慎;这或可以解释我国法官在死刑案件中从严把握证明标准、乃至追求“排除一切怀疑”的现实做法,难以一概否认社会福利论在描述层面的解释力。然而,社会福利的立场不仅存在内部的结构性缺陷,同时面临法官角色、刑罚目的、道德原则等外部的正当性诘问,并不足以成为裁判者在界定与判断证明标准上的正当依据。以下详述理由。

    (一)内部局限:预期效用模型的结构缺陷

    1.无法抵御偏见

    无论是由普通公民抑或职业法官担任裁判者,在事实认定中都存在偏见。我国审判以职业法官为主,由于职业法官处于科层制组织结构中,常年固定从事审判活动,其偏见程度未必相较普通公民更低。抵御偏见是证据法的主要功能之一,为防范偏见对法官的影响、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我国作出了许多制度安排,例如,确立证据裁判原则、疑罪从无原则,创设瑕疵证据排除规则等。然而,社会福利论不仅难以解释以抵御偏见为目的的制度努力,相反将促进偏见的形成与固化。由于裁判者计算预期效用之际,部分具有偏见风险的证据对社会效用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使得此类证据得以借效用为名被突出强调。例如,在审判中引入犯罪记录或相似事实的证据,其引发的偏见可能超越其证明价值,因而需要否定其证据能力或至少谨慎评估其证明力。然而,根据社会福利论,为计算入罪或出罪的社会效用,被告人的犯罪记录与相似事实等证据,反而是评估其社会危险的重要信息渠道,具有引入审判乃至加以特别关注的正当性。

    2.预期效用与实际效用不符

    预期效用模型中的“预期”表明,预期概率与效用的评估具有主观性。赋予相同信息以何种重要程度,取决于裁判者的主观评估。影响评估的要素,不仅包括评估时的环境,同时包括作出评估之人的知识、经验与偏好。证明标准的效用评估同样如此。期望的主观性意味着,一方面,评估社会效用之际,裁判者当时可能相信判决将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但随着环境的变化或者知识、经验的累积,事后再次评估或将得出不同结论。另一方面,在作出判断时,不同背景的裁判者在接受相同信息时,其对社会效用的评估无法克服主观偏好。例如,当案件存有疑点但被告人具有严重暴力倾向时,部分裁判者可能偏重公共安全价值,部分则更加重视自由价值,是否定罪也将得出不同结论。总而言之,虽然社会福利论以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然而,裁判者主观上的“预期效用”并不是客观上的“实际效用”,二者可能存在显著的差距。

    3.社会效用难以评估

    预期效用模型在经济、金融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应用于司法领域将遭遇难题。在商业决策语境下,结合交易中的经济收益或损失,预期效用不难计算,而在司法决策语境下,效用的多寡并没有金钱这样简单的定量指标;同时,司法裁判不存在类似商业决策中所积累的商业经验,也无法通过实验或抽样调查的方式评估效用的大小。因此,将预期效用模型运用在司法决策过程,无异于“在真空中运行”。理论上大可假定,裁判者有能力评估不同判决将如何影响社会福利,并据以调节证明标准,然而,在实际操作上,根据该证明标准,多少罪犯将被错误出罪、多少无辜者将被错误定罪、对未来的犯罪数量有何影响、对司法公信力又有何影响?个案裁判者根本无法妥当回答这些问题。因此,讽刺的是,社会福利论抨击道德义务论导致证明标准模糊不清,其立场反而使判断更为困难。“除了事实认定者个人的自我满足之外,这将如何提高任何人的预期效用则完全是一个迷……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将可变的证明标准强加给传统进路,会将大量的复杂性和信息成本引入证明过程。每一个可能的案件都必须设想先验概率并提供一种规则,或者裁判者将必须为具体案件建立适当的效用函数……这是一件近乎不可能实现的理论工作。”

    (二)外部诘问之一:法官的角色是福利工程师吗?

    除结构性局限外,社会福利论面临诸多正当性诘问,首当其冲是法官的角色定位。根据社会福利论,预期效用的评估由裁判者进行,法官处于“福利工程师”的角色。不容回避的是,这一角色认知在我国当下法治进程中确实占有重要的话语地位,并突出表现为司法裁判应争取实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司法机关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具有其正当性与积极意义,但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绝非简单地“和稀泥”。

    整体而言,法律效果相较社会效果具有优先地位。在权责划分角度上,立法机关比司法机关更适宜考量社会效果。《立法法》第39条规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可以对法律草案中主要制度规范的可行性、法律出台时机、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进行评估”,而成文法并未对司法机关作同等要求。在司法职业角度上,现代法官的职业化要求法官遵循法律人的思维,在司法过程中秉持其特有的职业理性,强调司法的法律效果。在诉讼程序角度上,审判位于刑事程序的末端,要求法官坚守“最后一道防线”,维护法律正义,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最后,当二者“相冲突”时,不区分位阶往往导致法律效果迁就于社会效果,破坏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等基础性法治原则。

    具体而言,法官即使注重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相统一,社会效果的考量应仅限于法律适用问题,而非证明标准的判断等事实认定问题。在事实认定过程中,法官应当完全拒绝社会效果的考量,严格遵守法律效果的要求。此时,法官的角色是法律和正义底线的捍卫者,旨在准确认定事实,而非“福利工程师”。

    一方面,社会效果与社会舆论难以区分,在争议案件中,正是由于法官对法律效果的坚守,排除案外要素干扰,才作出了正确判决。例如,在陶某涉嫌故意杀人案中,陶某与冉某波在湄潭县一住所夜宿时,冉某波被杀害。陶某在13次讯问中,曾9次作了“情杀”的有罪供述。本案合议庭在审理中发现诸多疑点,认为不排除有第三人作案的可能性,顶住压力作出了无罪判决。两年后,在押人员黎某透露曾入室盗窃并杀死一人,至此真凶浮现。贵州省高院曾对本案审判人员作出记功决定,并指出,合议庭面对社会舆论压力,始终坚持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原则,严谨审查判断全案事实、证据,杜绝了冤假错案发生,维护了司法权威。假设该案合议庭以“福利工程师”作为角色定位,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面对强烈的社会压力,裁判结果尚未可知。事实上,当前暴发出的很多冤假错案,大多与司法机关过分看重破案而迎合社会效果有关。

    另一方面,法官发现真相的积极义务根植于刑事程序的基本逻辑。我国刑事程序具有职权主义的典型特征,刑事诉讼被理解为国家官员的职权调查活动,对案件真相的执著追求贯穿刑事诉讼始终。“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是法官的基本任务,若事实认定有误,法官将面临发回重审的程序责任,乃至错案追究的职业责任。近年来,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也强化了法官发现真相的积极义务。例如,在审判委员会制度改革中,审委会讨论事实认定问题的职能被剥离,其职能仅限于法律适用。审委会在法律适用上更能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使法律适用更符合社会福利的期待;而合议庭亲历审判活动,将进一步发挥其准确认定事实的优势,这侧面说明法官在事实认定活动并非“福利工程师”。

    (三)外部诘问之二:刑罚目的不以发现真相为前提?

    社会福利论尤为关注预防犯罪的社会效用,并以威慑效用为核心要素,因而与刑罚目的关联紧密,可以视为是功利主义刑罚目的向事实认定过程的延伸。通常意义上,刑罚目的仅关乎刑罚的正当性依据,并建立在事实确定的基础上;而社会福利论将刑罚目的延伸至事实认定过程,将后果考量的时机大大提前。这一变化将冲击真相在事实认定中的原有地位。在法经济学视野下,对待“真相”存在两种态度:一是将真相作为工具,即促进福利最有效率的手段;二是忽略真相的工具价值,仅关注司法判决对个人行为的激励和抑制效果。无论何者均表明:实现刑罚目的不以发现真相为必要前提。

    毋庸赘言,刑罚的威慑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逮捕率、定罪率、刑罚量,因而增加定罪的证明要求就相应增加了罪犯逃脱制裁的可能性,并可能随之削弱刑罚的威慑力。尤其是在涉嫌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人身安全的犯罪公诉中,越是严格把握证明标准,越可能意味着“纵虎归山”。在类似案件中,考虑到威慑犯罪的社会效用已经升高,社会福利论主张放松案件的证明要求,单从刑罚目的角度看,难以否定其正当性。然而,社会福利论看似迎合了刑罚目的,实则与之背道而驰。

    首先,报应与预防共同构成刑罚的正当性根据,其中,刑罚的报应目的必须以发现真相为前提。报应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罪犯对社会负有“应偿付之债”,社会则因犯罪的恶行而向其“回索”。罪犯应当受到刑罚的制裁与谴责,不应让其逍遥法外,而至于这种惩罚能否带来良好的社会效果,则在所不问。显然,无论是秉承道义报应论抑或法律报应论,刑罚只能以犯罪人为施加的对象,才能实现报应;如果无辜者成为刑罚的适用对象,刑罚的报应目的不可能实现。

    其次,刑罚的预防目的同样以发现真相为前提。如果仅考虑消极的一般预防目的,为震慑潜在的犯罪人,发现真相并不必要。然而,预防犯罪的目的既包括对社会不特定人的一般预防,同时包括对罪犯的特殊预防;预防目的又有积极与消极之分。一方面,特殊预防的实现取决于对真正罪犯的识别、逮捕与处罚。如果真正的罪犯没有获得惩罚,而是由无辜者代替罪犯接受刑罚,真正的罪犯不可能受到任何威慑,甚至将增加其“逍遥法外”的信心。另一方面,社会福利论也没有考虑到积极的一般预防,即通过刑罚教育公众,强化公众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使其自觉遵守法律。在这一意义上,公众守法意识的强化只能发生在刑罚被认为是公正的地方,即接受刑罚之人是真正的罪犯,而不是无辜者。根据社会福利论的观点,裁判者甚至在有六七成把握时即可定罪,这意味着刑罚的对象很可能是无辜者;倘真如此,公众对罪责的怀疑会立即转化为对刑罚公正性的怀疑,有罪判决将很难强化公众对于刑事司法的信赖,“刑罚其实已经异化为妨害自身目的实现的事物”。

    最后,应当认识到,实现犯罪预防目的不能单纯依靠审判程序,审理结果也不是影响犯罪预防效果的决定性要素。犯罪学研究表明,犯罪治理的首要选择是社会治理,次级选择才是法律治理,提高定罪率只是刑事司法治理的选项之一。其他可用的治理手段非常广泛,例如,通过增加侦查资源投入、优化执法活动等方式,同样可以强化犯罪预防效果,增加无辜者定罪风险的政策选择并不明智。尤其在新背景下,犯罪治理更无须依赖于通过定罪向公民传递威慑信息;以循数治理为切入,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准确定位治理对象,合理配置治理资源,科学评价治理绩效,是犯罪治理现代化的更好选择。

    (四)外部诘问之三:发现真相是原则命题还是政策命题?

    虽然在对待法官角色、刑罚目的上,道德义务论与社会福利论均存在分歧,但两种立场的本质区别还在于——发现真相是原则命题还是政策命题?德沃金将规范的正当理由区分为原则与政策:原则是公平正义等道德层面的要求,意在确立个人权利;政策则是为改善某些经济、政治或社会问题,意在确立集体目标,二者泾渭分明。道德义务论是一项原则命题,发现真相的道德义务来源于道德原则,即无辜者享有不受定罪的权利,裁判者必须保障此权利不受侵犯;相对地,社会福利论是一项政策命题,发现真相服务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手段与考量要素。为进一步说明两种命题的本质区别,参考以下案例。

    李某涉嫌过失致人死亡案:某日夜间,李某与张某聚餐并大量饮酒。午夜时分,二人在餐馆附近发生争执,次日张某被发现失踪,后在案发地旁边的河内发现了张某的尸体,经鉴定,张某系大量饮酒后溺水死亡。李某被抓获归案,并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被提起公诉。现有证据证明,两人在争执中,李某曾将张某推倒,然而本案无法查证张某的具体落水时间、地点和落水原因,究竟是否是李某将张某推入河中,或是张某倒地后因醉酒自行坠河或存在其他要素介入,存在疑问。

    由于河边、船头等地点人流稀少,且易于掩盖证据,死者究竟是失足落水还是被推入水中,在事实查明上存在极大困难。对于本案,如果认同原则命题,明确无辜者享有不受定罪的道德权利,则裁判者应基于疑罪从无原则宣告无罪。然而,宣布无罪将向社会传递以下信息,即水域是实施杀人犯罪的“最佳场所”,在四下无人时,即使将同行者溺死,最终也将被无罪释放,这明显具有鼓励犯罪的负效用。因此,如果将发现真相作为政策命题,允许法院权衡定罪与否的效用大小,必将导致冤枉无辜的风险升高。这一论断确实存在于真实司法裁判中。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曾就峰案回应道:“这种人不杀就非常危险,就好像两个人关起门来吵了一架,你把人杀掉了,如果这样也是正当防卫,这个社会就会天下大乱。”这一逻辑与社会福利论别无二致。

    本文认为,发现真相应当作为原则命题,而非政策命题。作为原则命题,无辜者享有不受定罪的道德权利,定罪判决的正当基础在于对无辜者权利的尊重,而不在于是否增进了社会福利。其理由在于:

    首先,从法律融贯性角度,原则命题更能获得规范间的相互支持,更符合法律之无矛盾性的“内在道德”。在体系融贯性上,无辜者享有不受定罪的道德权利与证据裁判、疑罪从无等证据法原则相互证立,需要通过相互借鉴来理解各自部分,共同构成完整的刑事证据法体系;同时,确认无辜者享有不受定罪的道德权利,有助于使控方承担有罪的证明责任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据标准等规范在实质评价上保持一致,为证据法提供内部融贯的价值秩序。在理念融贯性上,无辜者享有不受定罪的道德权利也与程序正义、人权保障的价值理念相契合,表达了对个人自由与权利的充分尊重,共同渊源于以维护人格尊严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政治道德基础。

    其次,明确无辜者享有不受定罪的道德权利,表达了法律制度所蕴含的道德品质。刑事审判程序是高度仪式性的程序,通过在正式程序中贯彻各种程序原则与规则,如无罪推定原则、反对自证其罪的特权等,裁判者得以与参与者进行沟通,向社会成员表达法律中极为重要的诸价值,发挥审判的法律教化功能。程序原则与规则,不仅是实现外部目的之手段,同时自身具有独立的目的,表达了极为重要的道德关系和道德价值。严格的证明标准向社会表达的重要的价值是,法律制度不应牺牲无辜之人,体现着对公民人格尊严的肯定,提醒社会成员其所处的社会持有何种道德品质。然而,将发现真相理解为政策命题,则无法涵盖上述目的。公开承认为了公共利益可以牺牲无辜的人,且法律容忍这一风险,并在冤枉无辜与放纵犯罪间进行动态权衡,这种“坦诚”可能削弱法律制度的道德品质,从根本上与强调规范信仰的价值不相容。

    最后,明确无辜者享有不受定罪的道德权利,将避免被告人沦为集体目标的工具。我国《宪法》第38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作为法治国家的基石,人格尊严是至上的宪法原则,国家必须重视和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被告人拥有公民身份,同样应当作为无可替代的存在而受到尊重。根据康德哲学中的客体公式说,尊重人首先意味着将人作为自在目的,而不能作为实现其他任何目的之手段。当被告人遭受到使其主体资格或者法律主体地位陷入疑问的对待,从而被贬低为客体或者纯粹的工具时,其人格尊严就受到了侵犯。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唯有将发现真相视为原则命题,将发现真相作为适用刑罚的前提,才能真正防范个体的人格尊严遭受犯罪预防目的之侵蚀;而将发现真相作为政策命题,将升高冤枉无辜的风险,这意味着刑罚所施加的对象可能是完全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之人,无辜被告人被迫沦为实现犯罪预防目标的工具,这违背了尊重人格尊严的宪法基本要求。

    刑事证明标准的再解释

    鉴于社会福利论面临的内部局限与外部诘问,应当否定证明标准的经济分析,回归道德义务论的基本立场。这并非否定经济分析的价值,而是对其范围进行必要限定。“认识经济学在证据规则的后果考量中的意义,与以下认识并不矛盾:证据规则的部分作用是保护人类的基本价值,而这些价值无论代价如何都不应被牺牲。”刑事证明标准正是经济分析不应跨过的界限,对此应当保持清醒认识。有待讨论的是,即使坚持事实认定的求真目的,在道德义务立场下,我国应当如何解释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如果无法给出妥当解答,道德义务论仍难以摆脱“占领道德高地”的讥讽。

    (一)证明标准的解释路径:主观抑或客观

    首先探讨证明标准的解释路径。2012年前,通说认为,“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属于客观证明标准,是指裁判者在认定案件事实是否成立时,需要达到特定外在的证明要求。客观证明标准遭到了诸多批判,包括过分理想化、僵化、不符合诉讼规律等,因而证明标准由“客观”转向“主观”成为法律界的普遍期待,并促成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引入“排除合理怀疑”。此后,对于证明标准的性质存在不同理解:有观点认为,排除合理怀疑只是对既有客观标准的辅助、补充;另有观点认为,排除合理怀疑的主观标准已经实质取代了既有的客观标准。证明标准的性质究竟为“客观”抑或“主观”,决定了证明标准的解释应采取主观路径抑或客观路径。

    1.什么是“客观”证明标准

    区别证明标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关键在于如何认识证明方法与证明标准的关系。证明方法旨在回答,如何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证明标准旨在回答,在事实认定完成阶段,如何对事实是否已证明作出最终判断。客观证明标准肯定二者的关联性,而主观证明标准否定二者的关联性。英美证明标准之所以被打上“主观”的烙印,是由于排除合理怀疑始终被解释为道德确信等主观状态,并要求陪审团在裁决时衡量对事实抱有的信念水平。无论采取何种证明方法,均不影响这种主观状态的独立判断。与之相对,“客观”证明标准与证明方法紧密相关。例如,如果采取概率论作为证明方法,则证明标准将被定义为特定的概率值;如果采取最佳解释推理作为证明方法,则证明标准可能被定义为,如果控方陈述的有罪叙事是似真的,而且你无法想出被告人无罪的似真叙事,那么就认定有罪,否则宣告无罪。简言之,主观证明标准描述了一种与证明方法无关的主观状态;客观证明标准则将证明标准作为司法证明的完成标志。

    以证明方法与证明标准的关系为线索,客观证明标准意味着,一方面,允许裁判者不再衡量自身是否形成内心确信等主观状态(内省性),而是关注是否完成司法证明的要求(外部性);另一方面,不排斥裁判者在司法证明中运用常识、经验等主观要素连接证据与待证事实。由于学者在不同意义上理解客观证明标准,导致这一概念遭遇了诸多误解,有必要予以匡正:

    误解一,客观真实是客观证明标准的认识论基础,由于客观真实过于理想化,客观证明标准也难成立。这一观点实际上未能区分证明目的(求真)中的“客观”与证明标准中的“客观”。前者是指,发现事物的本来面目;后者是指,证明标准的判断需要遵循主观意志以外的一般性要求。客观证明标准并非强求与客观事实绝对一致,而是旨在通过相对刚性的外部要求,对法官心证进行引导和约束。误解二,证明标准的客观性导致其被赋予确保事实认定准确性的功能。设定证明标准并不旨在准确认定事实,更高的证明标准也无助于更准确认定事实。在比较法上,无论是“证据确实充分”或“排除合理怀疑”,都代表着刑事案件应当证明到最高程度。不能认为,前者具有确保事实认定准确性的功能,后者则无此功能。在历史渊源上,证明标准起初承载着宗教意义的道德慰藉功能,缓解裁判者作出有罪判决的道德压力,并无证明事实的作用,即使现代证明标准祛除了宗教色彩,这一功能也并未改变。因此,更准确地说,证明标准的功能应当是卸下裁判者在发现真相上的道德义务,而非促进真相发现。误解三,客观证明标准被视为是对裁判者主观能动性的反动,招致僵化的批评。然而,将客观证明标准置于裁判者主观能动性的对立面,所批评的并不是证明标准,而是证明方法,特别是僵化的印证证明方法。

    2.“主观”证明标准应否替代客观标准

    在匡正客观证明标准的基础上,有必要正视证明标准的主观解释路径。我国代表性观点认为,现代证明标准本属主观范畴,是衡量裁判者内心主观信念程度的标尺,证明标准逐渐走向主观性,是尊重诉讼证明活动规律的体现。然而,详细考察英美法系在解释“排除合理怀疑”上的学说变迁,可以发现,证明标准的主观解释路径虽然长期占据主流地位,但迄今已经颇显“穷途末路”,借鉴意义有限。如前所述,由于“排除合理怀疑”的主观界定过于困难,美国许多上诉法院已经放弃向陪审团解释其含义;在某些州,如果法官作出了任何解释,还将成为自动撤销定罪的事由。美国学者在反思这一解释困境的成因时,所归结的理由恰恰是我国代表性观点所推崇的方向——证明标准的主观性。

    反思主观证明标准的观点认为,由于学理与实践始终试图阐释“排除合理怀疑”需要达到的信念水平,但主观状态却极难描述,因而证明标准越解释越模糊,最后甚至不得不放弃对其进行解释。有鉴于此,在美国,证明标准由“主观标准”转变为“客观标准”的理论转变已经展开。例如,有学者倡导客观的证明标准,“一个不是依靠陪审团对犯罪主观评价的标准,而是通过确定控方所提供的证据和被告人的犯罪之间强大的推理关系的标准。”迈向客观证明标准不意味着完全克服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语义模糊问题,而是通过阐明司法证明中的推理过程,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事实认定与证明标准的把握。有别于西方证明标准客观化的理论动向,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我国历来强调证明标准的客观性,反而形成另一种制度优势。因此,更为可取的选择是,如何在证明标准的客观解释路径上,探索“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具体解释方案。

    (二)证明标准的解释方案:最佳解释推理的融入

    1.从印证到最佳解释推理

    证明标准的客观解释路径在证明方法与证明标准之间建立了强关联,具体解释方案也应结合证明方法展开。目前,由于我国普遍将“印证”作为基本的证明方法,证明标准因而呈现“印证化”现象,“证据之间相互印证”既是证明方法,也是证明标准的条件之一。近年来,我国学界对印证证明方法进行了诸多反思,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作过多延伸。需指出的是,印证反映了事实推理的基本形态,却没有达到证明方法的高度,夸大印证的功能,没有印证就不敢定案,将导致证明方法与证明标准的僵化,难以应对复杂的事实认定难题。在司法证明领域,引入最佳解释推理作为证明方法,代替传统的印证思维,是我国学界近年来积极探索的理论方向,这同样有助于对我国客观证明标准作出妥当解释。

    最佳解释推理是在已有证据的基础上,决定何种解释可以合理确信并相信为真的说明性推理。在司法证明领域,最佳解释推理的引入产生了从概率主义向解释主义的范式转型。这一推理过程可以表述为:如果假说H为真,那么,假说H对证据E所作出的解释的充分程度就是我们根据证据E推出假说H是否真实的依据。理解最佳解释推理,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最佳解释推理具有故事结构,故事为证据的组织、评估和解释提供了基本框架。在庭审中,控辩双方往往会以故事的方式提出己方对证据的解释版本,裁判者对于事实认定中的多个竞争性假说,通过一系列推理步骤,最终确定唯一结论。其二,最佳解释推理包括三个基本的推理步骤,即提出假说、挖掘中间引理、选择最佳解释。最佳解释推理的首要工作是根据证据提出潜在的假说;其次,结合经验法则等中间引理,对假说进行甄别;最后,在竞争性假说中选择最佳解释,即最可能为真的假说。最三,最佳解释推理须借助整体主义的证据评价方法。整体主义是指将证据群作为整体加以考察,对整体证明力或可信性加以评估。[]最佳解释推理以故事为出发点,审查现有证据支持该故事的程度,不论是对单个证据还是全案证据的审查认定,都在整体主义的进路之下。

    2.最佳解释推理下的“证据确实、充分”

    在坚持发现真相的道德义务下,将最佳解释推理的证明方法与证明标准相融合,有助于客观证明标准的再解释。这一融合的整体表现为:首先,“证据确实充分”应以最佳解释的判断标准为必要条件,最终的事实认定结果一定是现有竞争性解释中挑选出的最佳解释;其次,“证据确实充分”作为最高的证明标准,仅要求控方提出最佳解释尚且不足,只有同时不存在似真的辩方解释时,事实认定者才能最终定罪。具体而言,这一客观证明标准的解释方案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要求:

    (1)融贯性标准

    融贯性是指,故事应当具有完整的结构,它应当内部融贯并且符合关于人类行为和世界运作的普遍知识。在哲学领域,一项陈述的真理性首先在于它和它所在的那个陈述系统的无矛盾性,只有内部协调融洽的知识系统,才是真理。在司法证明层面,最佳解释的假说也至少应当是内部无矛盾的、自我融贯的故事。事实上,印证证明同样体现了对融贯性的高度重视,并且这一标准也已被我国证明标准所吸收。例如,司法解释多处强调事实认定应满足“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不存在无法排除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疑问”。然而,融贯的命题并不一定为真,在确立融贯性标准的同时,需要警惕控辩双方刻意制造证据从而实现虚假的融贯。在许多冤假错案中,正是由于未能重视证据的检验,控方即使提出了融贯的故事,故事本身也是虚假的。就此而言,应当强调庭审在事实认定活动的中心地位,实物证据应当接受庭审质证,言词证据应当出庭接受对质,以检验证据的真实性。

    (2)涵盖性标准

    涵盖性是指,最佳的假说应当对尽可能多的证据提供解释。这一标准的判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绝对意义上,某一假说能够解释多少证据;所解释的证据数量越多,意味着该假说为真的可能性越高。二是在相对意义上,在多个假说的比较之中,某一假说相较于其他替代性假说解释了更多的证据;意味着该假说相对似真。涵盖性标准的相对判断和绝对判断对于准确的事实发现都很重要,应当进行综合性考察。一方面,相较于观察解释之间的相对关系,孤立地判断某一解释更容易导致有偏见的结论,因而假说之间应当进行相对似真的比较判断;另一方面,虽然裁判者最终只能接受一个为真的结论,某一假说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意味着另一假说的可能性下降,但是只考虑相对似真性,将忽略那些未被发现的假说为真的可能性。例如,在王书金案中,根据涵盖性标准分析,王书金杀人的假说,无法对关键证据“花衬衣”给出合理解释,不能排除在王书金与聂树斌的假说外,存在第三种假说为真的可能。

    (3)唯一性标准

    唯一性是指,融贯的故事仅有一个,不存在各自融贯但互不相容的多个故事。由于司法证明无法达到绝对的确定性,唯一性标准并非要求排除任何可能的故事,只是排除其他故事的似真性,即证伪辩方解释的合理性。尤其是在以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事实之际,基于现有证据,可能的假说并不唯一,控方假说即使可以视为最佳解释,但其他假说也可能符合融贯性等要求,仍然存在“合理怀疑”。因此,在运用间接证据的案件中,高法解释第140条明确要求:“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足以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一性”,将“唯一性”与“排除合理怀疑”等同视之。

    至于如何排除其他故事的似真性,要求裁判者运用推理,逐步消除无罪的假说,只有当所有主张无罪的证据解释均属无效而不予考虑时,裁判者才能判定有罪。为完成这一推理任务,还需引入“不可感知性”(imperceptible)作为分析工具。虽然人们可以基于相同证据提出无数假说,但许多假说的真实性是不可感知的;在推理中,如果某假说不可感知,无法对其赋予任何证明价值,即可消除对该事实发生与否的怀疑。例如,假设某一抢劫案中,证人作证道,在抢劫发生后,证人看到被告人立即从现场逃跑;同时,侦查人员作证道,在被告人的家里发现了被偷的钱包。被告可能辩称,案发当时他正急着去赶火车,也不知道钱包为什么在他家里。此时,辩方的解释仍可感知,因而存有合理怀疑的空间。假设控方进一步证明,在案发时根本没有火车,并且被告人曾使用过那个钱包,此时,被告人可能提出其他辩解,例如他错误地相信有那列火车,或者在使用钱包时并不知情,但这些解释欠缺可感知性,因而在此阶段提出的怀疑可以认为并不合理。通过“不可感知性”的概念,将使唯一性的要求更易把握。

    结语

    最后,本文所提出的证明标准的具体解释方案仅属于初步构想。司法证明领域如何遴选最佳假说尚无定论,有待加深研究。然而,探索最佳解释推理与客观证明标准的融合,这一整体的解释路径亟需得到肯定,从而在道德义务论的立场下,为事实认定提供更为明确、合理的引导。罗纳德·艾伦曾评价:“中国证据法学界目前刚开始直面司法证明的本体论问题——就是说,你们的科研工作需要开始考察‘证明某事意味着什么’以及‘证明何以实现’的真谛。”诚如所言,则我国证据法学应当秉承事实认定的求真目的,探求对司法证明的充分理解与运用,而非弃置对事实真相的发现。本文旨在强调,面对法经济学抛出的经济分析方法,我国证据法学应当反思其融入的边界;尤其是,当经济分析试图以“清晰界定证明标准”为名,以社会福利目标取代发现真相的原则地位时,应当保持高度警惕,谨防刑事证明标准的基本立场“误入歧途”。

    来源:《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

    作者:赵常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儿了,关于本篇【律师刑事奖励,会不会被律师骗】,是否是您想找的法律常识呢?想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敬请关注本网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相关文章

    • 律师刑事奖励,会不会被律师骗

      律师刑事奖励,会不会被律师骗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律师刑事奖励,会不会被律师骗】,以下3个关于【律师刑事奖励,会不会被律师骗】的法律知识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法律知识。律师上当受骗,稀奇吗? 时间:2022-11-24
    • 水城刑事律师,贵阳市杀妻案件

      水城刑事律师,贵阳市杀妻案件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水城刑事律师,贵阳市杀妻案件】,以下3个关于【水城刑事律师,贵阳市杀妻案件】的法律知识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法律知识。贵州“杀妻灭子案”: 时间:2022-11-24
    • 湖北律师刑事,过失致人死亡罪无罪辩护成功案例

      湖北律师刑事,过失致人死亡罪无罪辩护成功案例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湖北律师刑事,过失致人死亡罪无罪辩护成功案例】,以下3个关于【湖北律师刑事,过失致人死亡罪无罪辩护成功案例】的法律知识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 时间:2022-11-24
    • 南岸刑事律师,重庆姐弟被生父从15楼扔下坠亡案一审再次开庭,、叶某尘被判处死刑

      南岸刑事律师,重庆姐弟被生父从15楼扔下坠亡案一审再次开庭,、叶某尘被判处死刑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南岸刑事律师,重庆姐弟被生父从15楼扔下坠亡案一审再次开庭,、叶某尘被判处死刑】,以下3个关于【南岸刑事律师,重庆姐弟被生父从15楼扔下坠亡案一审再次 时间:2022-11-24
    • 宜都刑事律师,宜昌十大新闻人物

      宜都刑事律师,宜昌十大新闻人物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宜都刑事律师,宜昌十大新闻人物】,以下3个关于【宜都刑事律师,宜昌十大新闻人物】的法律知识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法律知识。「宜昌城事」宜 时间: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