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退休人员涨工资2014,31省养老金全部上调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10 02:38:10

全国31省养老金上调通知即将揭晓!“三步走”调整方法,能缩小企事业人员上涨差距吗?一直以来,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普遍只有二三千元,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四五千元,甚至有的比这个还高,差距之大,令不少人纷纷表示,不公平。

为此,有人提议“多者不涨,少者多涨”,比如:养老金超过5000元不涨,低于2000元涨500元,这样的话,差距肯定能越拉越小。

不过从5月26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官宣的《关于2022年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的通知》来看,今年养老金调整方法,依然采用的是“三步走”调整方法。

全国31省养老金上调将至!企事业人员养老金差距能缩小?答案来了

那么,按“三步走”调整方法,备受争议的企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能缩小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造成企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大致有三个,一是养老保险制度不同,二是缴费年限不同,三是缴费基数不同;

01 养老保险制度不同

目前,我国实施的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1991年开始推进改革,1997年全国统一,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直到2014年10月才开始改革。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还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而企业的年金制度,目前只有个别国有企业有。

全国31省养老金上调将至!企事业人员养老金差距能缩小?答案来了

02 缴费年限不同

以前一份工作能干一辈子,如今,随着经济发展,国企改革,再加诸多因素,一份工作干一辈子越来越少,不是辞职,就是被裁,要不就是在跳槽的路上徘徊着,很少人能企业工作三四十年。

相比之下,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三四十年,很轻松就能达到。

全国31省养老金上调将至!企事业人员养老金差距能缩小?答案来了

03 缴费基数不同

缴费基数,也就是缴费工资,一般情况下,缴费工资是按员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缴纳,范围在社平工资的60%~300%之间。

但是一些私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按最低标准为其缴纳,比如:工资5000元,也按最低缴费基数3600元为其缴纳。

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则实打实地缴纳,该交多少就交多少,工资5000元,就按5000元缴纳,10000元就按10000元缴纳。

全国31省养老金上调将至!企事业人员养老金差距能缩小?答案来了

所以,在种种因素下,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存在差距,那么在“三步走”的调整方法下,差距能缩小吗?我们接着往下看。

“三步走”的调整方法

自2016年以后,无论企业退休人员,还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均采用“三步走”的调整方法——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三个方面。

定额调整,人人涨得都一样,无差别,无论养老金1000元还是10000元,工龄15年还是30年,年龄是60岁,还是90岁,上涨金额都一样的,你涨50元,我也涨50元。

全国31省养老金上调将至!企事业人员养老金差距能缩小?答案来了

挂钩调整,与定额调整的“雨露均沾”不同,它分为两部分,一是与工龄(缴费年限)相挂钩,二是与养老金水平相挂钩,而这也是为了鼓励大家“多缴,长缴”,进而来维持养老基金收支平衡。

适当倾斜,对于特殊人群的特殊照顾,比如:高龄退休老人、军转企业干部养老金低于当地平均水平以及艰苦边远地区人员。

全国31省养老金上调将至!企事业人员养老金差距能缩小?答案来了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知,挂钩调整、适当倾斜两方面,确实会让养老金水平高,工龄长,退休年龄偏大的退休老人多涨养老金,差距越拉越大,但是这个是对“多缴,长缴”的一种激励,是对特殊人群的人文照顾,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工龄长,养老金水平高的人涨得少,那么以后谁还愿意多缴长缴。

此外,从历年来看,各省养老金在制定上调细则时,对于缩小差距其实也考虑在内,比如:近两年北京在与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时,提低控高,低者多涨,反之少涨(2021年以5786元为标准,低者每人每月增加55元,反之增加20元)。

全国31省养老金上调将至!企事业人员养老金差距能缩小?答案来了

无独有偶,上海在与养老金水平调整时,同样企业退休人员和事业退休人员的挂钩基数不同,企业办法计发养老金的人员,以本人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按机关事业单位办法计发养老金的人员,以本人退休时职务职级对应的同职务职级人员平均养老金为基数。

全国31省养老金上调将至!企事业人员养老金差距能缩小?答案来了

结束

三步走的调整方法,虽然不能像“多者不涨,少者多涨”那样,直观地看到养老金差距在缩小,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个方法却是最公平、最全面的,既体现了公平,又鼓励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同样还兼顾了人文关怀。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更多社保问题欢迎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