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法律法规查询软件,西安市未央法院新址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05 11:25:06


西安未央法院:“丝路之翼”互联网法庭上线啦

为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更好地服务审判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近日,西安未央法院未央宫人民法庭依托5G通讯、AI人工智能、云存储技术,对线上法庭进行升级优化,打造“全流程、多终端、智能化”的“丝路之翼”互联网法庭,为司法便民插上了“云翅膀”。

操作简便·年龄不受限

原告穆某的丈夫在病逝前曾立下遗嘱,确定其为自己全部遗产的继承人,但其在继承遗产时,其他法定继承人不配合,无奈之下,穆某将公婆、子女四人诉至法院。

唐楠楠法官了解双方矛盾后认为,就案办案不利于解开这家人的心结,调解才能系起承托亲情的纽带。考虑到穆某的公婆年事已高且身居外地,不便长途奔波,法官引导双方线上调解,以唠家常的方式展开心理疏导,耐心释法明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老人不再执拗于遗嘱确定儿媳继承全部遗产的事实,同意配合办理继承手续。

“年纪大了,人就容易犯糊涂,多谢法官,让我们一家人重归于好。未央法院不仅法官好、服务好,科技也好,真正为老百姓带来便利。”老人连连道谢。

“丝路之翼”互联网法庭操作方便,多方终端实时共享互助,在代理人的帮助和法官的耐心指导下,耄耋老人也能轻松完成线上证据上传、笔录签署等一系列操作。

时间灵活·工作不耽误

原告许某是一名出租车司机,2022年2月,与被告王某驾驶的车辆发生碰撞,交警部门认定王某负事故全部责任。在出租车维修期间,原告停运两天,其向被告主张停运损失956元遭拒后诉至法院。

承办法官杨金翠第一时间与被告沟通,起初其坚持称车辆已维修完毕,自己已履行了全部义务。法官多次耐心释法明理,最终其同意支付停运损失。考虑到原告职业的特殊性,为最大限度降低对其运营的影响,法官通过线上组织双方调解,被告当场支付了停业损失,原告线上提交了撤诉申请。

“对于我们出租车司机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个线上平台真方便,我把车停在路边车位,三五分钟把问题就解决了。”屏幕另一端,原告开心地说。

“丝路之翼”互联网法庭在每位法官办公室都设有在线庭审操作台,不仅方便法官工作,更有助于及时定分止争。

隔空解纷·距离不困扰

原告李某是重庆人。2022年5月,通过微信从被告王某处购买了一百箱链条油,按约支付2.3万元定金后,被告却迟迟不发货。原告多次通过微信询问情况,被告均以稍后发送物流单号为由推脱,在原告明确要求退还定金后,被告又继续推诿,多次催要无果后,原告诉至未央法院。

李想法官了解到,原告往返一次需要花费千余元,加之受疫情影响出行不方便,而该案事实清楚、争议不大,法官与双方沟通后,决定通过线上平台组织调解,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官通过电子邮箱向双方送达了调解书。

“以前听说打官司要跑好几趟,外地人来回一趟真是不方便,我都打算放弃了,但没想到线上法庭这么便捷!”原告惊喜地说。

“丝路之翼”互联网法庭具备实时语音智能转换、证据高拍仪高清展示、云端全程留痕、在线法律法规查询、一键类案推送等智能辅助功能,以更强的交互性、更优的体验感,为诉讼群众提供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现代化服务。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未央法院将充分运用“丝路之翼”互联网法庭,以优质的司法服务、多样的便民举措、高效的解纷速度,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作者:周莹

编辑:王晨伟

责编:郑黎波

主编:姚启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