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取保候审网上怎么签到啊,取保候审每天网上签到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09-28 17:49:08

7月初,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员额检察官王欣通过非羁押智慧监管平台进行检察监督时发现异常现象:一名涉诈骗案犯罪嫌疑人连续七天未在平台上签到,其预留电话也无法接通。该院通过公安机关联系到嫌疑人并要求其立刻通过手机端定位打卡,定位显示当前所在地为云南。原来,该嫌疑人为尽快赚钱赔偿受害者经济损失,选择到云南务工还钱。

取得联系后,该院对其未经请假外出行为进行训诫,在其重新提出请假申请后,通过平台变更其位置信息,重新纳入监管体系。这是该院发挥非羁押智慧监管平台作用的一次重要实践。

大庆让胡路:智能监管平台 实现非羁押人员“云”监管

据悉,为顺应数字化赋能新发展趋势,实现非羁押人员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促进社会纠纷化解及诉源治理,2021年以来,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立足刑事检察职能,积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新时代刑事检察工作要求,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为依托,积极探索建立非羁押智慧监管平台,切实加强对非羁押人员的动态管控,形成全方位、全流程监控的新监督模式,回应了“以非羁押为原则,羁押为例外”的刑事诉讼新格局要求。

“长期以来,公检法三家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往往存在执行监督方式单一,执行监督流于形式等问题。”据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学财介绍,非羁押智慧监管平台的搭建,实现了对非羁押人员的实时移动监管,减轻了司法负累。

该平台搭载日常打卡、外出请假、越界告警等多项功能,并通过轨迹定位、电子围栏实现楼宇级定位系统,确保人员行踪可控。犯罪嫌疑人每天于固定时间段进行打卡,自动上传其实时定位供司法机关监管,平台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随时查看犯罪嫌疑人实时定位、打卡记录并实时发起点名通知,通过人脸识别、随机远程视频抽查、随机活体检测、自动告警功能等举措,有效规避人员脱管、代签到风险。

此外,非羁押诉讼智慧监管平台与智慧刑执监督管理平台已完成有效衔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录入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信息可以通过平台延续管理功能一键移送至下一诉讼环节,避免重复录入带来的不便,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社矫对象实施联动性监管,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庆让胡路:智能监管平台 实现非羁押人员“云”监管

据孙学财介绍,该平台是刑事诉讼领域数字治理大庆新探索。自2022年3月“非羁押智能监管平台”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以来,已有563名被司法机关采取非羁押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陆续纳入平台进行监管。目前,在管总数397人,累积入矫人员455人,累积出矫317人,当前在矫138人。所有监管对象均在管控范围内,无脱管漏管,实现了公检法司四家单位监管之间的全流程智能化无缝衔接。


来源:大庆市让胡路区人民检察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