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常识

「普及一下」底盘检验员交通肇事,车辆底盘检查的内容及步骤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贝贝 交通常识 时间:2023-06-07 11:26:29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流程图(摘自GB38900)


7、车辆底盘部件检查

车辆停放在地沟上方的指定位置,使用专用手锤等工具检查,并由驾驶室操作人员配合;检查小型、微型载客汽车的车辆底盘部件检查时,对不具备地沟条件的,可采用其他能观察到车辆底盘部件的方式;检查大型客车、重中型货车、重中型专项作业车的转向机构时应使用底盘间隙仪。各项目具体检验方法如下:


项目一:转向系部件

将被检车辆停放到地沟上,拉紧驻车制动;整个车身均处于地沟的检测范围,大型客车、重中型货车、重中型专项作业车转向轮停放在底盘间隙仪上,双轴向轴车辆每个轴依次检测,关闭发动机,检验员在地沟工位操纵底盘间隙仪滑板开关,使转向轮随滑板产生方向位移,并借助强光手电和专用手锤等工具对转向机构各部件的进行目视检查。

发动机运转,转动方向盘,检查转向助力装置的工作状况,同时检查助力泵、储液罐的密封状况。

重点检查转向节、臂、横直拉杆、平衡杆、转向器摇臂和球销总成是否存在松动、变形、开裂、损伤以及拼焊和严重磨损等情况,转向过程中是由有干涉或摩擦现象。

检查时,检验员和引车员配合,引车员按照检验员给出的命令进行“启动发动机”、“关闭发动机”、“转动方向盘”等操作。


项目二:传动系部件

检验员在地沟内目视检查,使用强光手电和专用手锤等工具,采用晃动传动轴、敲击等方式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变速器、传动轴等部件的连接情况;传动轴、万向节、中间轴承、支架、变速器等是否出现裂损、松旷和漏油现象。


项目三:行驶系部件

采用目视结合强光手电照射和手锤敲击的方式进行检查。

重点检查车架是否存在纵梁、横梁变形、损伤情况;铆钉、螺栓的完整或松动情况;车架纵梁、横梁的损伤、变形情况;车架纵梁、横梁铆钉螺栓的缺失、松动情况;钢板吊耳、销、中心螺栓、U形螺栓的松旷情况;车桥与悬架之间的拉杆松旷情况;减振器漏油情况;空气悬架的控制管路和空气弹簧是否存在漏气,空气弹簧是否有可视的裂损情况。


项目四:制动系部件

采用目视结合强光手电照射和手锤敲击的方式进行检查。

采用液压制动的车辆,检查制动主缸、轮缸及制动管路有无液体渗漏;采用气压制动的车辆,达到额定气压后关闭发动机,检验员给引车员发出“踩制动踏板”的指令,引车员踩下制动踏板,检验员在地沟检查所有车轮的制动气室制动管路有无漏气声。

重点检查制动系是否存在擅自改动情况、从制动系统获取气源作为加装装置动力源情况;制动主缸、轮缸、管路等是否出现漏气、漏油情况;制动软管的是否老化情况;制动系管路固定情况、是否与其他部件的存在摩擦情况。


项目五:其它部件

采用目视结合强光手电照射和手锤敲击的方式进行检查。

启动发动机,查看发动机运转状态下是否固定牢靠。

重点检查发动机是否可靠固定;排气管是否漏气,排气管口是否指向车身右侧和正下方,客车的排气管口是否伸出车身外蒙皮;专门用于运送易燃和易爆物品的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的排气管是否安装机动车排气火花熄灭器、是否安装导静电橡胶拖地带且接地;电器导线是否捆扎成束、固定,是否存在破损情况;燃料箱是否固定、是否存在漏油情况,燃料管路是否存在老化及与其他部件碰擦现象;承载式车身底部是否完整性;轮胎内侧是否存在磨损、割伤、腐蚀情况;是否存在其它影响车身强度的变形和破损情况。


注意事项

(1)为进一步方便车辆检验,特别是私家车的检验,结合国外利用4S店、修理厂、加油站等场所开展机动车检验的做法,考虑到受场地条件的限制,标准提出了允许使用“其他能观察到车辆底盘部件的方式”,例如采用举升装置检查车辆底盘部件等。但是,关于检验机构具体的场所环境要求、设备设施要求、人员要求等,应继续严格按照市场监管部门的有关资质认定条件执行。

(2)检查时,车辆底盘检验员在车内检验员(引车员)转动方向盘配合下,借助照明设备,使用专用手锤敲击和(必要时)勾动杆件目视检查。

(3)根据GB21861—2014的要求,自2017年3月1日起,大中型客车、重中型货车、专项作业车、挂车检查时应使用底盘间隙仪。本标准基本延续了GB21861—2014的要求,具体调整为:大型客车、重中型货车、重中型专项作业车的转向机构检查时必须使用底盘间隙仪。

(4)车辆底盘部件检查时,可进一步核查是否安装盘式制动器(应装备盘式制动器的车辆)、后轴钢板弹簧片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