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常识

[热门]专业速递:挪用资金和交通肇事,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是否要追究刑事责任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杨大佬 交通常识 时间:2023-05-28 16:48:24

图为犯罪嫌疑人唐某及肇事摩托车。警方提供

扬子晚报网1月26日讯(通讯员 魏琦 明宝 记者 陈咏)26日下午,高邮警方通报一起刚刚告破的道路交通肇事逃逸案:警方在案发现场仅凭一小块黄色灯罩碎片,经过连续8昼夜的艰难排除,终于侦破了这起棘手的雨夜交通肇事逃逸案。

16日晚18时45分许,雨天,高邮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接警称,该市送桥镇送驾桥处,一辆摩托车与行人王某(女,66岁,当地人)发生碰撞,致王某受重伤,肇事驾驶员逃逸。警方迅速兵分三路:第一路调阅现场监控,查找案发真相;第二路通过现场遗留物的一块碎片比对肇事二轮摩托车车型;第三路走访目击证人。

17日凌晨零时许,三路侦查人员信息反馈汇总发现,肇事驾驶员穿着雨披驾驶摩托车与行人发生刮碰后驾车逃离,雨披遮挡了面部,无法识别其面部特征;加上天气原因,雨披遮挡,摩托车所悬挂的号牌无法看清;更因为天黑,肇事摩托车的车身颜色都不能确定;现场遗留碎片通过比对,系二轮摩托车前叉装饰灯反光罩,但与此反光灯罩吻合的二轮摩托车车型有数十种,无法确定是哪一种车型;而且,现场无目击证人。

面对僵局,侦逃人员改变思路,先在辖区内疏理出所有与该反光罩相类似的摩托车车型,通过现场附近的沿途监控,寻找嫌疑目标的行驶轨迹。侦查人员大胆推测,肇事者驾驶的不是轿车、货车,而是二轮摩托车,极有可能是本地人。于是,侦查人员不再一味分析研判案发时的监控录像,而是紧盯圈定的10辆二轮摩托车车型嫌疑车辆,通过沿途监控的活动轨迹,对每天经过事故现场类似的摩托车行驶轨迹进行跟踪,尤其是车前叉有装饰灯反光罩缺失的摩托车,可连续几天都没有发现可疑车辆。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七天夜里,侦查人员终于发现疑似摩托车。再看驾驶人衣着特征,结合案发现场肇事者的大致轮廓分析研判,侦查人员断定就是他。

办案民警当即截图,获取案发后嫌疑人经过案发地的正面图像,再以图查人,最终锁定嫌疑目标唐某(男,47岁,本地人)。在其家中,警方对肇事摩托车装饰灯碎片进行比对,结果完全吻合。唐某归案后,对当日驾驶挪用号牌的二轮摩托车肇事逃逸事实供认不讳。

唐某交代,事发时,自己将王某撞倒在地,摩托车也倒地。唐某赶紧把被撞妇女拉起来,询问伤势,对方说自已的头晕,叫唐某带她到医院检查。唐某将妇女扶到桥边坐一下,对王某说去叫车子。此时的唐某心想,自已现驾驶的摩托车牌照是其以前摩托车牌照,没有保险,王某被撞得比较重,因为害怕赔偿,猛地扶起自已摩托车,加大油门逃之夭夭。回家后,唐某检查摩托车时,发现车子装饰灯被撞留在现场。为怕牌照被人发现,自作聪明的唐某,将牌照卸下放在家里,第二天,继续驾驶肇事摩托车上班,直到被警方查获。

编辑:乔金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