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郧西刑事律师,邓学平:一代名律是如何炼成的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2-10-26 01:06:07

在中国刑辩领域,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知道邓学平的名字,那真还有点孤陋寡闻。在律师界,如果不知道邓学平,那可能你还没真正了解这个行业。作为律师,FA庭就是他的战场,往来冲杀,逆转战局,在FA律框架内有理有据地辩驳,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权益,这正是邓学平也是所有律师展业的意义。

自古英雄出少年

在湖北省十堰市有一个名叫郧西县六郎乡榆树洼村的地方,那是一个自然条件相当恶劣的不毛之地,大概从盘古开天以来,当地村民就在此生息繁衍,世世代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1983年,在一个邓姓大家庭,一个男婴呱呱坠地,这个孩子就是邓学平。虽他降生的时候并没有五彩祥云环绕,但他日后确实给这个普通家庭带来了莫大的荣誉和骄傲。

作为大山深处的靠天吃饭的农村家庭,就算父母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维持全家温饱。“团结就是力量”更多地体现在了吃饭上面,但即便在这样的捉襟见肘中,父母也并没有放松对子女的关爱和培养,学平和他的兄弟姐妹们都得以顺利上学,因为他们知道,在这树木丛生,杂草丰茂的乡野,要想走出大山,实现人生理想,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都说读书是需要天分的,此话一点不假,否则就不会有龙生九子的说法了。邓学平自幼喜欢阅读,当别的孩子嬉笑玩闹时,他却静若处子,沉浸在书本之中,读书之于他来说就像吃饭饮水般稀松平常。中学时,邓学平喜欢看雨果、列夫·托尔斯泰、莫泊桑、路遥等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也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基础。爱读书的孩子成绩自然不会差。与他的其他兄弟姐妹不一样,邓学平自上学以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用他自己的话说,堪称过目不忘。

凭着超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读书求学如同探囊取物般简单。13岁时他离开家乡到郧西县第二中学上初中,在这里,他如鱼得水,后来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到湖北省重点高中郧阳中学,他文理并重,既有理科生的严谨,又不乏文科生的睿智,因为热爱阅读写作,其文学素养远在常人之上,尔后他一路过关斩将,2001年,十八岁的邓学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财经大学法学系,从小山村到大上海,邓学平实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跨越式逆袭。

从学霸到检察官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进入大学之后,邓学平更是如虎添翼。那也正是他智力的巅峰期,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忆,无论是学习还是创作,他都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闲暇之余,他在各大BBS网站撰文发声,并多次被评为“年度最有影响力博主”,大学期间,他系统地阅读了哲学、法学、政治学等书籍。“大学四年对我很重要,那时我的求知欲很强,比如柏拉图、洛克、尼采等,最初看的时候似懂非懂,但我喜欢摘抄,摘抄完继续看。直到今天我还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一阵子不看书,就感觉心里空落落的。”邓学平如是说。

也正是他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每次写文章下笔如有神,娓娓道来,如数家珍,让人不得不心悦诚服。读他的专业文章,你不会觉得太过枯燥,一方面缘于他强大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缘于他本身就是一个灵魂有趣的人。他坚持自我,特立独行,从不随波逐流,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尤其是当他声名鹊起之后,嫉妒他并在网上指责攻击他的人很多,他也不以为意,依旧我行我素,忠于内心,率性而为。

2005年,邓学平考上了上海财经大学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同时还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说起司法考试,邓学平至今也还为那时的自己感到骄傲。从决定报考到正式考试,总共也就不到3个月的时间。而他也仅仅就只花了三个月的课余时间,就以418分的司考成绩名列上海市当年第二名,也是全国前十名的好成绩,这也成为上海财经大学有史以来的最高分,学校为此还给了他1000元奖励。要知道那时候的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不超过10%,远远不及现在的30%的通过率。2007年,邓学平考取了苏州某检察院的公务员,成为了一名检察官。“考大学的时候,法律是我的第二志愿,那个时候对法律还没什么概念,到了2007年研究生毕业时,我内心很坚定,以后一定要干法律工作。”邓学平说。

我看过他2007年背着书包的一张照片,时年24岁的他,彼时风华正茂,年轻俊朗,英气逼人,着一袭白衣站在西子湖畔,望着碧绿的湖水,他的才情一如无边的湖水一圈圈荡漾开来,这个年轻人,正用他的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属于他的壮美人生。

小试牛刀,初露头角

2008年12月,邓学平成为助理检察员,这意味着他可以独立办案了。他思维严谨,不落窠臼,见微知著,进行案件讨论时,邓学平从不人云亦云,经常发表一些比较新颖独到的观点,领导于是决定给这个年轻人一些考验。

2009年,邓学平承办的一个案子第一次让他承受了案件之外的压力。当时,6个人聚众斗殴,其中1人是水果批发商、区人大代表,他在整个案件中起到的作用很大。然而,另外5个人被抓了,这个区人大代表却被取保候审了。“案子还没移送到检察院就已经各种招呼不断,关系网无孔不入。”

邓学平初生牛犊不怕虎,严格按照已有的事实、证据起诉了。不过起诉到法院,事情并没结束,求情电话又打到了法院。法院院长亲自阅卷,庭长亲自带领承办法官到检察院找邓学平沟通。但最终,6个被告人被认定的事实,法院判决和起诉都一模一样。邓学平后来回答记者说:“法院有很多高手研究案情,但最终判决和起诉一样,说明我对案件的把握很扎实。”很快,邓学平负责认真的态度和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广泛认可。遇到疑难复杂案件,领导经常第一个想到邓学平。

2012年下半年,邓学平主办了一起村支书受贿案件。当时,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开展侦查后认定该村支书两项罪名成立——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邓学平审查下来发现,该案件只够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与主体身份不符。“检察院认定村支书有两项罪名,我若拿下一个,相当于这项罪名侦查错了,不是打自己脸吗?但这是政治思维,不是法治思维。”邓学平说。

后来,这个案子还是以两项罪名起诉该村支书。法院庭审的规格很高,侦查人员出庭,当庭播放录音录像,证人出庭交叉质证,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出席,审判长还是分管刑事庭的副院长,公诉方只有邓学平一人。后来,法院判该村支书滥用职权罪、受贿罪都不成立,判了该村支书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期2年。

而邓学平认为,该村支书在特定情况下是国家工作人员,于是提出抗诉。最终,苏州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了该村支书5年,与邓学平抗诉时的看法相同。当时他写的抗诉书被苏州市中级法院领导称为“最近几年所看到的写得最好的一份”,并被苏州市检察院作为范文推广,供全市检察干警学习。

他在当检察官期间,还主动排除非法证据,也曾主动为一个王姓嫌犯确认她检举立功的事实,嫌犯出狱前在他面前感动地掉泪,说邓学平比她的律师为她还做得更多。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不管是当检察官也好,还是后来做律师也好,尊重法治精神,在法律的范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公平一直是邓学平的追求。他曾经感叹地说“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大多数人都不是十恶不赦的穷凶极恶之徒,普通小老百姓犯罪大多都存在法律认识的盲区,以法律之名给他们以惩戒,目的是让他们惩前毖后,有敬畏感,而不是为了让他们的人生从此一蹶不振。因此,在法律的框架下,尽可能地让当事人减罪体现了邓学平慈悲为怀的一面。

挑战自我,为信念出征

2014年6月,32岁的邓学平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放弃了优渥稳定的工作,辞去苏州市某区检察院公诉处副处长的职务,加盟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做起了律师,成为了一名沪漂。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没有业务,他从助理律师起步,到后来放弃固定月薪,以底薪加提成的方式挑战自我,慢慢地凭着自己过硬的业务本领和人格魅力打开了局面,去年,他辞掉了京衡律师事务所的职位,开办了自己的权典律师事务所,他先后担任集团刑事部副主任、上海事务所副主任等职务。还被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政法学院聘任为兼职硕士生导师。其间代理了北京雷洋案,陕西渭南继母虐童伤害案,紫藤巷杀人案,苏州吉姆西客车制造公司诉财政部、工信部行政处罚案,公安部海外引渡归国的“红通案”等许多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引发了舆论广泛关注。从一名优秀的检察官到如今的知名刑辩律师,邓学平实现了人生的再一次华丽转身。

律师职业面临的诱惑很多,陷阱也很多,邓学平的与众不同之处是他能坚守底线。“不死磕、不勾兑、不诓骗”,就是邓学平给自己律师生涯设定的底线。这些年,邓学平代理了大量中纪委批示督办、公安部挂牌督办、红色通缉令海外引渡等重特大案件,有些案件被举国关注,但邓学平律师的办案工作受到了司法机关和当事人的一致好评,他至今仍保持着零投诉的执业记录。

“合法合规地挣钱,是律师职业归属感和荣誉感的源泉之一。但法律人不是搬运工,不是裁缝,必须要心怀怜悯和正义,不能简单地沦为司法民工或者赚钱机器”,他收取律师服务费并没有特定的规则,他说他每年都会承接几个免费的法律援助案件,但是他不欢迎那些总是企图让他免费代理的人,他说劳动应该得到尊重,如果所有的官司都想得到免费代理,这就构成了不正当竞争,会毁了整个行业生态。与此同时,他坚持让“正义之光照进弱者的心灵”,对于那些因家庭困难出不起律师费的客户来说,他也乐意豁免,他一再强调,被人需要更是一种金钱买不到的快乐。他代理的案件,要么具有社会意义,能给人以警示和学习,要么能够体现他付出的劳动价值,让他的倾情付出能在价值上得到体现,能在人格上得到尊重。

铁肩担道义,妙手写文章

邓学平曾经说过:“人类的文明进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笔战胜了剑。”的确,律师是社会的观察者和守望者。办案只能推动个案的正义,而写作的影响则更为深远。

从大学就开始投稿的他,先后在《中国刑事法杂志》《犯罪研究》《法学家茶座》《中国检察官》等权威杂志发表了大量专业论文。当律师后,他又担任《新京报》、财新网、澎湃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的特约专栏作者。邓学平连续四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的正义网评选为“年度影响力博主”。此外,邓学平还是微博和知乎大V,仅微博上就有76万多粉丝。他利用各种零碎时间在网上普法,2018年,他被新浪微博评选为“法治中国影响力人物”。这些文章,部分已结集出版为《法影下的中国》,《给正义一点时间》《精英的浮沉——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等著作,邓学平已渐渐成为法律行业内的“意见领袖”。

就在不久前,他应邀讲了十五堂课《从零到优秀-青年律师进阶的十五堂课》,分享他的办案经验,帮助同行成长。在没有办案的间隙,他总是笔耕不辍。他的电脑里至今还有上百万字的手稿等待整理出版。他的日程总是排得很满,除了西藏和新疆,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不是忙着去庭审,就是赶着去见客户,那些焦虑的当事人家属丝毫不顾及他的日程表,总是企图在他那里寻求更多的安慰和帮助。他总是耐心地给他们解答,安抚他们不安的情绪,而他自己,往往是一边就着外卖,一边讲着电话,一餐饭就这样囫囵吞枣地应付过去,尔后又是新的征程和任务。只有在等车候机的间隙,他才有空刷下微博,聊且算作是放松,而通常在这忙中偷闲的时刻,他会关注民生和热点问题,并给予最专业的时评解读。

邓学平的博学多才和凝炼文笔让他笔下的文章可读性极强,他写的辩护词宛如教科书般的存在,让你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不仅能感受到他博大的胸襟,温暖的情怀,而且还有极佳的视觉享受,他的那篇《一沙一叶一世界》圈粉无数,脍炙人口,至今仍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忠孝仁义,侠肝义胆

长年辗转于征途,邓学平几无时间呆在父母身边,即便如此,他每年暑假总会推开一些工作,抽时间带孩子回农村老家陪老人共享天伦之乐。他的著作《给时间一点正义》上面赫然写着:谨以此书致敬我的父母。对于生养他的大山和父母,他的心从未走远,赤子之心也从未改变。对于客户,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凡是他接手的案子,他总是全力以赴,对于法律条款他极为稔熟,他总能拨开迷雾抓住问题本质帮助当事人绝境求生,每当他的当事人因他而减罪脱罪欢呼的时候,那也是他倍感骄傲的开心时刻。

尽管邓学平总是在同时间赛跑,几无闲暇,但他每年都会代理一两个近乎公益的官司,但他从不主动去蹭热点案件,就算热点案件当事人主动找上门他也未必答应。如果有人自恃有优质案源而要求他主动免费的时候,他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这就是邓学平,率性本真,坚持原则,恪守底线,同时他又是一位好的良师益友,提携晚辈,尊重同行,但他不迷信权威,甚至还帮北大中文系教授改过语病不通的微博短文。更多时候,他像侠士一样去战斗,救人于水火之中。今天,他又将着律师袍披挂上阵,在绍兴某法庭为他因虚开票据而获罪的当事人做无罪辩护,在此,谨祝他再次旗开得胜,续写辉煌传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