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南川刑事律师,@所有人,南川政法系统推出一批便民利民措施,关乎你的切身利益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2-10-25 12:58:08

南川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把人民群众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当作工作的着力点,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之事和“最恨最怨最烦”问题作为落脚点,对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一批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事项、提升服务质效3个方面,结合工作实际,推出38条便民利民措施,向社会公布实施。

这些便民利民措施具体都是哪些

一起来看看

区公安局


1.优化户政窗口服务。减少户政办理事项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将需三级审批的审批时限从25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针对全区47.5%的实有人口在城区的实际,推行“全域通办”,区政务中心户政业务窗口受理办理全区的出生入户、死亡注销、迁往市外等业务。

2.推行群众申办户政事项“最多跑一次”服务。在区政务中心户政业务窗口试点推行户口事项邮政寄递服务,对不能当场办结的,通过邮政寄递服务(费用由区公安局承担)送达群众,全面实现最多跑一次。

3.推出居民身份证办理24小时“自助服务”。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24小时智能自助办理设备,启动身份证工本费微信支付便民服务,真正做到“一次办、马上办、自助办、便捷办”。

4.就近设置服务点,方便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策动相关企业、单位,设立2个“警保服务点”、2个车驾管社会服务站、2个机动车驾驶人体检站、6个自助体检机,方便群众就近办理车驾管业务,助力企业经济发展。

5.延伸农村交管服务。在大观公巡队、南平公巡队、水江公巡队新增综合服务窗口,安装自助服务机,办理驾驶证有效期期满换证、驾驶证遗失补证、补办机动车号牌及行驶证、委托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等业务。

6.提供车驾管“ 一窗办结”业务。合并查验和登记审核两个岗位,更新车驾管业务流程图,“一窗办结”车驾管业务。

7.推行延时下班服务。在服务窗口推行延时下班服务,坚决不让群众跑空路、多跑路。

8.开展预约服务、机动车驾驶人“周末专场”考试服务。在车管大厅安排工作人员导办,为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开展预约服务;开设机动车驾驶人“周末专场”考试。


区检察院

1.进一步保障律师诉讼权益。开通12309中国检察网律师线上阅卷系统,推动律师阅卷从“现场”到“线上”,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也不用跑”;诉讼环节重要信息及时告知律师,保障律师知情权。

2.会同区司法局为涉企社区矫正对象开通请假审批“绿色通道”。简化请假审批流程,方便涉企社区矫正对象管理企业,保证企业正常经营。

3.推进群众来信来访限时回复。制作信访接访流程图及接访人员身份牌,开通视频接访、举报电话受理、信访回复查询平台,引导来访群众有序反映问题,全面落实“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

4.充分发挥司法救助救急解困、修复社会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清理2018年以来的刑事案件,梳理出因案致贫返贫的当事人、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加大司法救助工作力度。

5.开展公开听证工作。积极推进公开听证工作,促进检务公开。在公开听证后,及时将处理结果告知各位听证员,切实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方式感受到公平正义。

6.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侵害民生犯罪。对高空抛物、食品卫生、盗窃破坏窨井盖、散布涉疫情虚假信息等犯罪加大打击力度,对民生问题反映集中的部门、领域开展调查走访,发送检察建议并跟进监督。

7.建立健全“简案快办”机制。加强派驻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检察室建设,引导公安机关提高案件侦查质效,减少退查次数,对轻微刑事案件尽量缩短办案周期,减轻人民群众诉累。

8.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领导班子成员、未检干警担任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并讲授法治课;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走进检察机关。

9.畅通群众举报反映公益诉讼线索渠道。落实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和公益诉讼举报奖励办法,依法从快办理生态环保、食品药品安全案件。

10.推进重要案件信息公开制度。对办理的重要案件信息定期在网上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区法院


1.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分调裁审”机制。进一步完善诉讼服务平台(诉讼服务大厅、网上诉讼服务平台、自助服务终端、12368诉讼服务热线,集咨询、查询、立案等功能于一体),涵盖诉讼指引、便民服务、诉讼辅助、纠纷解决;设立“人民法院老马工作室”,打造一站式多元解纷品牌,真正将非诉机制挺在前面,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

2.深化移动微法院建设,让当事人感受“指尖诉讼”“掌上办案”便利。对不属于本院管辖案件的当事人,主动提供跨区域立案服务;大力推广网上立案,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3.对争议不大的法定继承类案件“当日立、当日结”。对争议不大的法定继承类案件,只要材料齐全、真实,承诺当日立案、当日调解、当日送达文书。

4.开通立案绿色通道。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优先立案窗口,为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提供优先立案服务。

5.开展涉民工工资执行专项活动。对农民工讨薪案件开通执行绿色通道,成立工作专班,优先办理涉民工工资执行案件,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兑现农民工工资。

6.开展“一街镇一法官”服务活动。在全区34个乡镇(街道)分别选派一名员额法官进行定点联系,推动法院解纷力量向基层下沉,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化在诉外。

7.增设便民服务设施在诉讼服务大厅配备打印机、饮水机、手机充电设备、老花镜等便民设施;针对主要纠纷类型,提供相应起诉状模板;增设导诉台,提供诉讼引导。提高当事人、律师等诉讼参与人办事体验。

8.开通档案查询窗口。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档案查询窗口,配置档案查询电脑,为当事人、律师等诉讼参与人提供规范、便利的档案查询服务。

9.推行免交执行立案生效证明。当事人向区法院申请执行立案时,不再提交裁判文书生效证明,由执行立案人员通过审判管理系统或联系承办人等方式,主动核查裁判文书生效情况。

10.开展“我为群众送案款”活动。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偏远地区等情况的申请执行人,执行案件承办人主动将执行到位的案款送到申请执行人手上。


区司法局

1.建设“法援惠民生”品牌。健全法律援助联络员工作机制,开辟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实行法律援助申请人所需经济状况证明告知承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申请法律援助高效便捷,打出打响“法援惠民生”南川品牌。

2.建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对申请人愿意且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的7类案件,组织开展行政争议化解工作,确保当事人实体权益。

3.建立区社会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进驻婚姻家庭纠纷、劳动争议、物业纠纷、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10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委员会,聘请律师1至2名、心理咨询师1名,着力化解专业性行业性领域易发多发的矛盾纠纷。

4.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走进人民群众”活动。做实覆盖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编印《公共法律服务办事指南》,引进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提高群众办事体验;做优“714301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大力宣传“12348重庆法网”网络平台,实现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全覆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

5.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园区行”活动。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广泛参与企业法治体检、合同审查、普法宣传、重大矛盾纠纷化解,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6.开展“送法进校园护花朵”系列主题活动。举办“主题班会”“以案释法”“开学第一堂课”“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等专题法治讲座,利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模拟法庭”“宪法宣誓”等法治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

7.开展“送法进乡村倡文明”系列主题活动。组织普法宣讲团、普法志愿者、法律明白人,深入开展“千万市民学法律”“送法进万家”、《宪法》《重庆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及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宣传等各类乡村普法活动,“聚民心、解民愿、接地气”,助力群众生活文明。

8.推行“公证加速”服务。实施办理公证事务所需亲属关系证明等证明材料告知承诺制,运用“公证云平台”“赋强通”软件开展涉外公证事项及一般事务性委托等简单公证事项在线申办服务,加快出证速度。

9.推行“公证三优”服务。对公租房、廉租房等涉及民生的重点领域、批量办证的企业及军人军属、低保户、残疾人、经济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办理公证事项优先受理、优惠收费、优质服务。

10.推行“公证代跑”服务。加强预约、上门服务的值守人力,将公证服务延伸到家门、医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