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天柱地区刑事辩护律师预约咨询(天柱地区刑事辩护律师预约咨询热线)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大逃杀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3-05-23 12:09:12

天柱地区刑事辩护律师预约咨询(天柱地区刑事辩护律师预约咨询热线)

福泉

“148”法律援助直通车助推全市精准扶贫题

今年以来,福泉市司法局充分发挥职能,大力开展“148”法律援助(即围绕1个目标、实施4项法律援助精准扶贫行动、为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提供8项免费法律援助)接地气、听民生、解民意,稳步推进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148”的“1”个目标:即围绕福泉市委、市政府扶贫攻坚的总体安排部署,实施“148”法律援助精准扶贫工作,确保贫困群众不因涉法致贫、涉法返贫为目标,为我市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4”项法律援助精准扶贫行动:一是实施法律素质提升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多样化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提升贫困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二是实施法律援助维权行动。针对贫困乡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因涉法需要申请法律援助的,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受理,指派法律工作者无偿提供法律服务。三是实施法律服务贴心行动。在开展贫困户法律援助服务的同时,为有需求的贫困群众提供免费公证服务、司法鉴定服务及劳动仲裁等其他非诉讼法律服务。四是实施矛盾纠纷化解行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12”模式,耐心做好贫困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切实降低涉诉贫困群众的维权成本,不断维护社会和谐。

“8”项免费法律服务。一是免费为全市建档贫困户承办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二是免费为全市贫困户发生的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提供代理、辩护等律师服务。三是免费为贫困乡村公益法律案件提供律师服务。四是免费为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的经济合同纠纷提供仲裁服务。五是免费为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申请的公证事项提供公证服务。六是免费为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在黔南州司法鉴定机构业务范围内提供首次司法鉴定服务。七是免费为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八是免费为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发放法制宣传资料。

一直以来,福泉市司法局秉承“为民服务”的宗旨,想百姓所想,解百姓所忧,在市、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建立健全三级法律服务网络,同时该局在工、青、妇、联等社会组织和看守所、监狱以及人武部等部门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将法律援助申请的初审权放到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最大限度方便基层群众。加强与工青妇联、监狱看守所以及市人武部的协调联系,努力保护农民工、妇女、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和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对于老弱病残的申请人在必要时提供上门服务,针对农民工讨薪、请求工伤赔偿的案件,免除经济困难的审查,并要求承办人尽量通过调解方式快速结案。同时围绕拆迁安置、土地征用、劳资纠纷等社会矛盾纠纷热点难点问题,该市法律援助中心充分发挥职能职责,在协助处置各类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中,为当事人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服务,积极引导其通过合法途径维权,防止事态扩大,全力维护全市的社会稳定。2016年至今,该局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近600件,涉案金额共计4400万余元,免收案件代理费340万余元。办理各类公证事项近900件,其提供上门服务60余次。各律师事务所共办理各类案件350余件,各基层法律服务所共办理民商事案件650余件。

天柱

“三措施”着力提升信息宣传工作水平

为提升信息宣传工作水平,天柱县司法局切实把信息宣传作为宣传自身工作、展示自身形象的重要渠道,不断加强信息写作和宣传力度,推动新闻信息宣传工作实现新突破。

一、责任到人,强化信息意识。召开信息专题会议,对全年信息工作进行认真部署,并推出新举措,进行新尝试。严格实行各股室、乡镇司法所信息月报送、月通报、季奖励制度,规定每个股室每月报送信息4篇,每个乡镇每月报送信息3篇,并要求规范信息报送途径,加快信息报送速度,提升信息报送质量。

二、加强学习,提高信息报送水平。定期开展信息写作业务培训,布置“命题作文”,根据“命题作文”开展工作并报送信息。不定期开展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全局干警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信息写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三、健全完善信息工作机制。局办公室发挥纽带作用,建立信息写作QQ群,做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及时传达上级关于新闻信息工作的安排,分享全局干警的优秀信息稿件,交流讨论写作遇到的瓶颈,实现信息写作常态化。

凯里

“走转创”深化脱贫攻坚有举措

为进一步深化脱贫攻坚工作,凯里市司法局通过“走转创”方式践行“脱贫攻坚我们在路上”的服务宗旨,在南高村、朗利村、长青村由市委市政府给予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1000元产业启动资金的基础上,司法局筹集资金每户再行匹配1000元帮扶创业资金;探索建立起覆盖贫困户90%以上的合作社脱贫帮扶模式,由市司法局再行筹集资金20万元用于合作社基础建设;鼓励贫困户将2000元创业资金作为合作社参股资金,每年年底依据每户股份进行分红;由于三个帮扶村村委办公条件落后,司法局拟筹措30万元用于改善村支两委办公条件,保障脱贫攻坚及产业项目建设工作落地。

防止“只聊天不谈事 ” ,开展“细察慢问”

凯里市司法局组织全体干部开展两次遍访回访。一是召开访前包户干部培训会。6月3日培训会上,市政协副主席、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梁红对走访工作进行部署,驻村干部对全体帮扶结对干部进行培训、列出走访事项清单、强调工作要求及标准,防止“只聊天不谈事”。二是走访中开展“细察慢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档案信息与实际情况逐一再次核实,特别针对家庭成员出现增减、家庭重大变故等情况进行了解记录。三是访后及时汇总。要求每位走访干部及时将走访情况上报,并形成汇报材料呈局党组研究,作为调整帮扶措施相关依据。近期,我局共走访帮扶贫困户86户,2016年新脱贫帮扶户17户。

转作风亲力亲为,做好“火车头”

一是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主要责任人落实“五个亲自”。对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涉及到帮扶村产业项目建设、驻村干部任用考核等重点问题,采取“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把关”。在项目落实的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做到研究有“痕迹”,督导有落实;二是落实领导包村制度。明确每个帮扶村两名副科以上实职领导作为包村领导,对帮扶村脱贫攻坚工作及驻村干部帮扶中的重点问题、重点工作进行直接指导、把关、协调;三是每月定期召开脱贫攻坚工作专题班子会。研究部署我局产业扶贫、脱贫攻坚“十个一”工程等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做到会议有记录、有图片。四是加大党建扶贫力度。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将我局党组、党支部与帮扶村村支“两委”班子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干部思想理论学习、脱贫攻坚政策学习进行同部署、同落实,提高帮扶村村支“两委”对党务知识和扶贫政策熟悉程度。

创新方法,补齐短板再发力

一是设立驻村干部“召回”制定。定期对驻村干部进行考核,结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农林扶贫局、三棵树镇政府对驻村干部及帮扶村脱贫攻坚工作评价结果,对驻村干部工作进行全面评价,定期形成评价意见向党组汇报。针对评价不合格的驻村干部进行“召回”,另行选派优秀干部派驻帮扶村。现已根据评价情况对我局帮扶朗利村干部进行召回,另行选派的驻村干部已经到岗开展工作。二是1 1 N”,用创业带动脱贫。6月4日,局党组书记、局长梁红、副局长杨正彪、穆寅虎分别到南高村、朗利村、长青村与三棵树镇党政领导、村支两委开展座谈。座谈达成初步意向:第一,在市委市政府给予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1000元产业启动资金的基础上,我局筹集资金每户再行匹配1000元帮扶创业资金(共计8.6万元)。第二,根据三个帮扶村各组分布较散,贫困户中残疾人、老年人、学龄人较多等特点,结合市场需求,通过召开座谈会、逐户了解意向等方式,摸清创业意向。探索建立起覆盖贫困户90%以上的合作社脱贫帮扶模式,由市司法局再行筹集资金20万元用于合作社基础建设。鼓励贫困户将2000元创业资金作为合作社参股资金,每年年底依据每户股份进行分红。第三,由于三个帮扶村村委办公条件落后,我局拟筹措30万元(每个帮扶村10万元)用于改善村支两委办公条件,保障脱贫攻坚及产业项目建设工作落地。三是继续推进法治扶贫,落实“一村一顾问”制度。结合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在帮扶村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一名律师作为帮扶村法律顾问进驻工作室。法律顾问定期到帮扶村,为村民提供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指导村支两委化解矛盾纠纷、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扶贫产业风险预估。

凤冈

司法行政干警一对一结对“精准扶贫”

近日,凤冈县司法局按照全县统一部署,采取一对一结对的方式,将用2年时间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一是全员参与,结对帮扶。全系统科级干部(含非领导职务)每人挂钩帮扶2户脱贫任务较重的低收入农户,普通干部每人挂钩1户无劳动力低保户,全系统20名干警共与36户低收入贫困户进行挂钩结对,实现了干警人人参与。

二是调研走访,联系帮扶。6月2日-7日,全体司法行政干警通过集体调研、分头走访的形式,先后赴琊川镇茅台村,上门入户与结对农户取得联系,面对面了解挂钩低收入农户家庭情况,并与村两委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结对农户情况,听取帮扶意见建议。

三是完善资料,精准帮扶。根据走访调研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对象户帮扶档案,对家庭人口、经济收入、致贫原因进行汇总,并分类制定脱贫方案。方案分别根据致贫原因,将挂钩农户划分为因病、因残、因学、缺劳、缺资金5大类,并制定了针对性帮扶措施,实现精准帮扶。

四是建章立制,长期帮扶。每名干部根据帮扶工作需要,要撰写帮扶日记,记录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全系统帮扶工作协调会,交流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对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想方设法予以解决。设立帮扶工作进度表,确保2018年完成帮扶任务,帮助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

长顺

送法进企业 普法入人心

为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法律素质,长顺县司法局于近日到鼠场工业园区开展“法律七进”——送法进企业宣传活动,用法律为企业发展营造安定和谐的环境。

法制课上,司法局业务过硬、经验丰富的何明贵律师用精彩的讲解、生动的案例,配以多媒体课件,围绕劳动保险、工伤事故赔付、女工劳动保护、企业用工及薪酬给付、执法维权、申请法律援助等内容,为企业干部员工讲解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与企业生产经营关系密切和与员工日常劳动、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他们送上了一堂法制大餐。

活动现场,何明贵律师与企业干部员工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现场解答他们提出的农民工工资拖欠、工伤事故赔付、如何申请法律援助等日常法律知识与疑问,让企业干部员工亲身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守法就在今天,增强干部员工学法、懂法、护法和用法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切实帮助企业干部员工进一步树立合理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努力提高他们知晓、主张、行使、维护权利和依法自我处理纠纷的能力,营造企业干部员工遵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实现企业和职工互利双赢。

进驻鼠场工业园区的“贵州西奥轻质节能板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景龙说:“通过此次活动,律师与企业零距离、面对面接触,不仅解决和服务企业发展中的涉法涉诉问题,更能提高我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员工的法律素质,解答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难题,同时还对企业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和谐稳定发展起到了帮助和指导作用,希望以后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据了解,此次送法进企业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咨询20余人次,对提高广大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遵法、守法意识,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意识,提高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