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江苏宿迁刑事上诉律师哪个好(宿迁刑辩律师哪个好)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小灰哥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3-05-17 15:26:51

江苏宿迁刑事上诉律师哪个好(宿迁刑辩律师哪个好)

检察技术人员,是检察院里特殊的存在。

他们居于“幕后”,利用科学技术手段辅助侦查、配合案件的审查,通过检验鉴定来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为“台前”的检察官办案提供技术支撑;他们虽是“辅助”,却能发挥技术特长查微析疑,在服务司法办案、防范冤假错案、捍卫法律尊严中不可或缺。

随着“四大检察”新格局的建立,检察技术在办案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改革过程中,检察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基层院技术机构大幅减少,检察技术工作面临转型,困难与希望并存。

让我们一起走近法医邢庭,沿着他的人生轨迹,倾听一名检察法医的成长故事。

在江苏省检察院宁海路 106 号的办公楼,第三层似乎蒙着一层神秘色彩——安全通道的门时常紧闭、走廊中挂着一排白大褂。更有传言称:“里面有尸体……”

今年 39 岁的邢庭,便在这充满“房间深深深几许”疑问的三楼忙里忙外。当记者跟随着邢庭来到三楼时,空荡荡的走廊无人走动,十分安静。走进其中一间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玻璃橱窗内的肾、心脏、肝、肺、包裹着拇指大成型小孩的子宫等标本。

在标本对面,邢庭指着一个箱子说:“这里面是用福尔马林(防止腐烂)泡着的肾脏、心肺,我们准备对它们进行病理检验分析。”上个月,宿迁一犯人在监狱突然死亡,邢庭对其尸体进行解剖后,要进一步检验脏器寻找死因。

是的,戴着眼镜、温文尔雅的邢庭是江苏省检察院检察信息技术部的一名法医。三楼司法鉴定中心的实验室,正是他的“战场”。从 2004 年大学毕业至今,邢庭一直身着防护服、手执解剖刀,寻找真相、守卫正义。检察院里的法医,数量不多,低调不瞩目。但他们进行伤亡鉴定、死因探究技术性证据审查等,为案件的顺利起诉保驾护航,也为死者发声、生者解冤。

“出道”以来,邢庭参与办理鉴定、审查类案件 2000多件,解剖尸体500多具。他就像“扫地僧”(《天龙八部》中人物)一般,默默无闻却一身本领,身处繁华却心静如水。

“一念天地阔,万事羽毛轻。”记者面前的邢庭总是略带笑意、一脸平静。但其实,细水深流的背后,写满了惊涛骇浪、跌宕起伏的故事。

身心共“舞动”

邢庭的名字是家族中长辈所起,其中并未寄托要从事法律工作的心愿。上学后,邢庭将名一会儿写成“庭”,一会儿写成“亭”。后来要建学籍档案,老师让邢庭确定名字,于是他将名定为“庭”。

冥冥之中,邢庭与“法”结下了缘分。

高考填志愿时,邢庭选择了皖南医学院的法医专业。当时热播的《鉴证实录》中酷酷的聂宝言,让邢庭对“法医”有了朦朦胧胧的向往。进入大学后,做小狗、老鼠等动物实验,观摩人体标本,更加激起了邢庭对于法医工作的兴趣。

2004 年,邢庭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常州金坛市(现为金坛区)公安局一名法医。9 月份才正式上班,他 7 月份就去报到了。

邢庭被分配在刑警大队,队里加上他共有三名法医。另外两名资历颇深。金坛下辖十几个乡镇,有些地方还是山区。三名法医要负责整个金坛的案件。

成长的过程是艰辛的。基层公安法医工作强度大,出现场、解剖鉴定,手机 24 小时全开,随时准备开工。算下来,邢庭平均一年一半时间要下乡,大约要参与 500起案件。为了调节总是紧绷的情绪,他过段时间就要换个手机铃声。

除了法医工作,在刑警队,警察要干的其它活儿一样少不了。六天值一个班、执勤巡逻、打靶跑步体能训练、重大活动保障……邢庭透露,2007 年“CCTV-4 中华情”走进金坛,活动当天有人翻围墙入现场,负责安保的邢庭和同事赶紧上前制止,生怕滋生意外。

“996 式”的工作离不开强健身体支撑,同时更须用脑用心。邢庭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能明察秋毫、观看入微。而这背后体现的是一名好法医所必备的“心细如发”。

“出道”后遇到的第一起案件,邢庭至今印象深刻。当时正值盛夏,金坛运河边发现了一具高度膨胀、腐败的尸体。对于法医来说,最怕“水深火热”——面目全非、难以辨认。在师傅的示意下,邢庭开始戴着手套察看尸体,以初步断定案件性质。头上有伤、胳膊断了、大腿骨折……

“不得了,这么多伤!”师傅看着惊呼的邢庭,撇撇嘴:“你再看看。”邢庭继续睁大眼睛看,还是觉得:“是个案子,可能是他杀。”师傅仍淡定表示:“你再看看。”邢庭只得再看。当他仔细观察尸体创口时,突然有重大发现,创口并未出血。若生前遭受伤害,创口定有出血表现。

听了邢庭的第三次判断,师傅点了点头。他表示,在船来船往的运河,死者身上的伤很可能是投河自杀后被船只螺旋桨所划,所以,不能因为有伤就认定一定是他杀。

这一次出现场就像一部电影,时不时在邢庭脑海中播放。从那以后,“看看再看看”成为他的工作准则。此外,他还会多做一步,抽取死者心脏血,做个毒物化验。那个年代,这一步并不是法医工作常规要求。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排除中毒致死可能。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7 年的一起案件,让邢庭尝到了作为法医的职业成就感。

那是一起凶杀案,金坛一名男子因金钱纠葛,将其情妇和她的小孩杀死。现场状况惨烈,背着书包的小孩在与男子纠缠过程中,将手中牛奶挤得满墙都是。经查看,现场指纹、脚印等指向性并不强。

将尸体运到殡仪馆后,邢庭按常规准备检查女死者尸表并解剖。刚开始动作时,邢庭一眼发现女死者头发上有东西。于是他赶紧提取,原来是半枚指甲。这可是重大发现,女死者指甲完整,那这半枚指甲很可能是凶手所留。后来,经过 DNA 检测确定,这半枚指甲乃女子情夫留下。

“指甲不是苍耳球,会挂在头发上,如果检查时不细心,它说掉就掉了,也就不会为破案提供线索。”邢庭认为,法医很怕看漏了。漏了对案件影响大,自己也会终生遗憾。有时候晚上睡觉他还处于紧张状态,担心白天是不是少看了。

每一次“出工”,就如同一场考试,大脑高速运转,注意力高度集中,反应必须灵敏迅速。到了现场,邢庭要根据所见判断案件性质,比如尸体身上有血、旁边有刀,这是凶杀还是自杀?现场哪些东西要提取?哪些要固定?物证如何保存避免污染……这些统统要考虑周全,短时间内给出答案。

记者问邢庭看到各种姿态的尸体会不会怕,他呵呵一笑:“我们是帮助尸体说话的,自然不存在畏惧!”从来不会因为见尸体产生不适吃不下饭的邢庭,有“鹰眼”,也有“豹胆”。

从“台前”到“幕后”

2009 年,邢庭通过选调来到江苏省检察院。公安法医须常出现场,为刑事侦查破案服务;检察院法医则须进行技术性证据审查、鉴定,介入看守所、监狱、留置场所伤亡事件调查等,服务诉讼多个环节。

在公安时,案件量大,到了检察院,一年只需接手五六十起。工作强度减至十分之一,是不是意味着检察院的法医工作更轻松了呢?

邢庭连忙摆摆手:“非也!”两者职能不一样,所需能力素质要求也各异。公安法医常年奔波在一线,“苦累”贯穿始终,这需要四肢“发达”体魄上佳、头脑灵活应变快捷;在理论知识方面,要对医学有全面了解掌握,诸如内外科、妇科儿科、影像放射科等基本知识须了然于胸。邢庭觉得,法医类似于全科医生,若医学基础不牢,绝对干不好这份工作。

相比之下,检察院法医出现场较少,无须执勤、训练、参与会议保障等。虽然不用到处奔波,生活也规律起来,可于邢庭看来,案件量小了,可难度上去了。

一方面,在基层公安若遇到疑难复杂案件,可向市局、省厅移交,而在江苏检察院这个省级平台,遇到的大多是难案;另一方面,检察院作为监督机关,法医侧重“审查”,考虑问题应比公安更全面,对证据是否合法、客观、科学的把握更精准。这样一来,就要求法医研析大量案例,“钻进”每次鉴定,通过理论和实践“两步走”,提升技术性证据再审把关能力。

另外,在金坛公安未配备病理实验室,无须通过显微镜看切片,若有需要,送到市局或省厅请专门人员看。而在江苏省院,“拿下”组织病理学是绕不过去的路。这就相当于邢庭在原先“全科医生”的基础上,还要再迈向“病理科专业医生”。

所谓“组织病理学”是指研究组织细胞结构病理变化的学科。比如在一起案件中,被害人脾脏破裂。那除了外力原因,其自身存在的疾病是否会对导致破裂产生影响?这就需将脾脏制成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脾脏本身有无病变。若有,被告人所承担的责任将有可能减轻。

从公安“台前”到检察“幕后”,面对挑战,邢庭坦然面对,不急不躁,用耐心、恒心爬坡过坎、趟沟过河。

在江苏省院十年,邢庭恶补组织病理学检验,尽快适应疑难复杂案件;同时,通过司法考试、取得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并加强与业务部门沟通,全情投入每次鉴定,丰富实践经验。

邢庭表示,显微镜下看切片,如同看地图一样。要想将全局看清楚,须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十分考验耐力。

“一个案子看三五十张很正常,复杂案件则更多。”2012 年,邢庭遇到了一起难案。龚小强(化名)雨中驾驶一辆别克商务车,与徐兰(化名)驾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事故发生后,龚小强下车查看,以为徐兰已死亡,就驾车从其身体上碾压过去并逃离现场。当日徐兰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一起被害人遭受两次损伤的典型案例。案件一审后,龚小强被判故意杀人罪,他不服提出上诉。辩护律师提出,证据不足以充分证明被告人构成故意杀人罪,只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二审阶段,邢庭接手此案,进行重新鉴定。

邢庭表示,该案难度很大。由于拿到案件已是一年之后,被碾压的尸体虽经冷冻,但仍有腐败。此外,尸体经过了一次解剖检验,寻找新的有力证据存在较大压力。邢庭调阅了现场监控视频,来来回回播放了几十遍,仔细观看案件发生时的每个细节。他重新查看现场、肇事车辆,再次解剖尸体。同时,制作了被害人 1:1 比例模型图,通过现场实验模拟还原被害人遭损伤过程。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邢庭终于有了新发现!

徐兰双侧胸部多发性肋骨骨折,根据骨折断端朝向,确定死者胸腹部遭受碾压。另外,徐兰右髂前上棘下外方见一皮下出血区,右大腿内侧呈袋状创伤,左膝内侧及左腘窝处见皮下出血,且上述损伤呈右上左下分布,这些说明外力作用系从右上大腿向左腘窝处行走。

结合事发时人与车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车底部擦刮痕迹特点,邢庭分析,徐兰胸腹部右侧至左胸部遭受碾压在前,右髂前上棘下方至左腘窝处碾压在后。其中右胸腹部遭受车辆碾压致肝脏挫碎损伤等是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而第二次碾压加速其死亡进程。

二审法院采信了邢庭的第二次鉴定意见,认定龚小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明知被害人在车底下,仍驾车逃离现场,使被害人遭再次碾压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最终,龚小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这起案件邢庭花了近一个月,下了不少功夫。在他看来,要想当好审查鉴定“把关人”,必须做好“长跑”准备。“一个案件往往人命关天,若急吼吼地结束,很可能会有疏忽,出现纰漏。”

邢庭师傅——全国知名法医、十七大党代表顾晓生说起此案时表示,要是换作他人,未必能像邢庭那样有耐心去探究钻研。

作为江苏省院检察信息技术部的主力成员,邢庭参与办理了一系列重要案件。比如 2010 年南通某监狱发生一起服刑犯人死亡案,通过检验,邢庭明确了该犯人死因,涉案相关人员被定罪;2011 年扬州某派出所一因涉嫌盗窃被传唤的男子突然死亡,邢庭通过鉴定,提供关键性证据,促进该案成功办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邢庭觉得,能力提升,一直在路上。

120/s f1.4

ISO 100

喧嚣守初心

谈起徒弟,顾晓生发出爽朗的笑声。“小伙子是我选的。不仅因为他有基层公安法医经验,更因为他为人单纯,没七七八八的想法。”司法改革之后,法医作为检察辅助人员,定位更加明确。虽然身边有人辞职或者转岗,但邢庭觉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才是最酷的选择。

他告诉记者,法医没有公诉人的慷慨激昂、备受瞩目,可这份工作需要有人做,它在守护公平正义中能发挥一丝作用,那就有价值,就值得做。另外,工作 15 年来,在这个岗位自己付出很多,也收获颇丰,理应带着些许骄傲与执着坚持下去。

“许多人都想登上高峰、有大作为。其实,做好本职工作,当好一颗螺丝钉,也是另一番成就。”法医这份工作,让邢庭见惯人间至悲,也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若用八个字来概括他的三观,那就是:看轻生死,淡泊名利。

邢庭笑言,人生下来就面对死亡,无须恐惧,无须焦虑,过好每一天不留遗憾即可。

“世间事,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

“生离死别都能平静对待,更何况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名利呢?”

“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

因为看破、看淡,邢庭早已学会不争。他跟记者讲起曾参与会检的一起案例。

2011 年 9 月,南京某大学教授老陈将车停在楼下小路,因为道路较窄,所停车辆挡住了对面驶来的一辆车。双方为之发生口角,继而打斗。老陈头面部挨拳击而鼻腔出血。接警后,民警将双方带回派出所接受处理。就在双方等候处理期间,老陈突然栽倒在地,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事发后,江苏省公安厅法医中心组织多方专家进行会检,最终认为,老陈存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因纠纷情绪激动,促发病变心脏骤停而死亡。

“这个案子的起因仅仅是挪车不挪车这样一件小事,最终却因纠纷争斗激动酿成悲剧。”邢庭说,他总是会提醒家人朋友遇事要冷静、心态要平和,遇到纷争,“让他三尺”又何妨。

顾晓生告诉记者,邢庭“无意苦争春”这一点和他很像。“跟小邢同一批进来的,好多都做了处长,但从未听他发过牢骚。包括入不入员额,也没听他抱怨、争过。”江苏省检察院检察信息技术部副主任张爽在说起邢庭时,不吝赞誉。“他认真严谨、吃苦耐劳,从来不会挑挑拣拣,只想着一心一意将事情做好。”

虽然看淡名利、生死,但这并不代表邢庭过得“丧”。相反,他更加敬畏和热爱生命。他热衷踢足球,司职中场,在大学时和安徽省公安厅法医秦明同属一个球队;他爱好音乐,上下班骑电动车总要来点“吆吆,切克闹闹”;他喜欢硬笔书法,在办公室写字皆用钢笔;他玩商很高,公园年卡早早办好,一到周末,就想着带女儿去哪里“浪”……来到省院后,已经成家的邢庭与爱人开始两地分居。

这一分,就是七年。期间,邢庭每周都坐大巴回家。虽然坐车都坐“吐”了,但他仍坚持来回奔波。因为家庭和工作一样,需要用时间和付出来滋养经营。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在喧嚣中守住初心、在红尘中自在不争的邢庭,踏实着,幸福着,平凡着,闪耀着。

来源:《清风苑》2019年第5期

文: 钱雪、朱海

图:梅旸、周皓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