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惠阳地区刑事业务律师多少钱(惠州刑事律师事务所)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菠萝番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3-05-16 16:25:31

惠阳地区刑事业务律师多少钱(惠州刑事律师事务所)

  广东省普法办日前发布2021年度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网上量化评估的情况通报,惠阳区以98.5分的成绩位居全省127个县(市、区、功能区)中第一位。

  2021年度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网上量化评估共设置5个项目27项指标,结合平时掌握的工作情况,在系统自动评分的基础上,省司法厅采取“分指标人工初评”“异议复评”和“集中复核”的方式,对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7个县(市、区、功能区)2021年度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量化评估。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八五”普法的启动之年。惠阳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民法典,强化疫情防控常态化普法宣传,深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法治乡村建设,为建设“智造高地·活力惠阳”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惠阳区上塘派出所民警董志景以“面对面”的形式向惠阳区半岛学校的学生宣传宪法知识。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张金玲 摄

  深入开展法治素养提升行动

  2021年4月,惠阳开展中小学生预防性侵害法治巡讲进校园活动,区教育局联合区检察院、区司法信访局、广东日升律师事务所等组成讲师团,走进惠阳区永湖中学、群星小学、凤凰山学校和惠阳区职业技术学校、惠阳中山中学等,举行“我来保护我自己 预防性侵害”主题讲座,普及法律常识、以案释法,为师生和家长普及青少年预防性侵害的知识。

  这是惠阳开展法治素养提升行动的缩影之一。除了开展“预防校园欺凌和性侵害”,由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律师等组成的青少年普法讲师团,还深入学校开展“宪法教育大课堂”、“法律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开学“法治教育第一课”、民法典宣讲等专项主题教育活动。同时,惠阳还开展“中职学校普及民法典的途径研究”课题,编写《民法典进校园》校本教材,不断完善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模拟法庭、法治动漫吸引全区中小学校学生每年在基地至少接受一次法治教育。

  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普法、学法、用法的重点。惠阳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区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党政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讲座及庭审观摩已经常态化。2021年,惠阳区政府常务会议共专题学法5场,举办全区领导干部法治讲座1场,法治专题培训班3期。

  惠阳紧紧围绕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把握“3·15”“4·15”“6·26”“12·4”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专项普法行动;开展“惠阳区法治宣传进万家法律常识有奖问答”活动和“用法治方式规范公民行为习惯养成”系列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行动,营造全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此外,惠阳各单位普遍建立起2021年度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在2021年度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第四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中,惠阳区应急管理局等4个单位分别以视频和现场汇报方式展示了本单位近3年来的普法履职情况,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基层代表、媒体代表、律师代表等组成的评议团和参会单位的综合评议,推动惠阳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大普法格局。

  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从将军路进入周田村,穿过“将军故里”门牌楼,走近可看到古树公园里鼎鼎有名的“将军樟”。惠阳区司法信访局联合惠阳供电局在这里打造了法治文化公园,融合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等法治元素,以“画、亭、屏、廊、墙”等形式,系统展现法治乡村建设及“蓝公益·蒲公英”电力普法宣传,为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示范。

  推进乡村和校园法治文化阵地亮点打造工程是惠阳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抓手。除了周田村打造的宪法 红色文化主题法治文化公园外,还有沙田东明村的“三治融合”、新圩长布村的“崇德尚法”、镇隆山顶村的“法治 乡村振兴”等3个法治文化阵地,让法治文化融入乡村振兴、优秀客家文化、红色经典和校园文化,让法治精神植入群众心中。

  同时,惠阳积极发动全区创作了一批微视频、歌曲、舞蹈、相声、情景剧、漫画等法治文化作品。在广东省第三届法治文化节活动中,惠阳区半岛学校六年级学生黄泊钧作为惠州市唯一代表,进入广东省法治文化节“崇法心声,我与民法典的故事”优秀普法小使者总决赛,进行民法典演讲,获得“最具网络人气奖”和“优秀奖”两个奖项。惠阳创作的歌曲《我对毒品说声不》获得第三届广东省法治文化节“法润人心”法治文艺作品铜奖。

  深化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惠阳以村(社区)法律顾问为基点,链接律师事务所、司法所、派出所和村委会等资源,打造由法律顾问、村警、调解员、社工、乡贤、网格员组成的法治宣传队伍,以网格为点、村民小组为线,村居为面,常态化开展覆盖全域的普法宣传活动,并将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群众等作为“村民身边的法律明白人”进行重点培养,提高村民群众参与村务管理的积极性,引领群众法治行为规范养成。

  惠阳注重融合一村一警一律师以及专职人民调解员各自业务优势,搭建起多元力量参与的多元矛盾化解体系,法律顾问深度介入缠访闹访事件,与村警分身份扮演角色,采用情、理、利、法的模式,做到“案结事了”“案心双解”。

  另外,惠阳还积极推进名人调解、访调对接工作,先后打造“练剑青调解工作室”、“叶频调解工作室”、惠阳区中心法律服务所访调对接工作室等本地调解工作品牌。2021年全区共调处矛盾纠纷1256宗,调解成功1225宗,调解成功率97.5%,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24亿元。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张金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