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曲阜市原告刑事律师哪家好(曲阜市律师在线)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没有人爱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3-05-12 01:26:42

曲阜市原告刑事律师哪家好(曲阜市律师在线)

2015年8月,孔锦被正式任命为曲阜市人民检察院派驻时庄检察室主任。从公诉科,到案件管理中心,在接触了众多案件、众多犯罪嫌疑人、受害人和律师之后,孔锦来到了乡镇当检察室主任。他说:“这里是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办了那么多年案子,听了那么多场精彩的庭前论辩,现在,我想听听咱老百姓心里的声音。”

检察室成立之初,没有像样的办公场所,四五个人挤在一间小办公室里,共用一台电脑,办案子、写信息、录系统,全在这10几平米的小屋内完成,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孔锦工作的积极性和显著成效。监督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开展法治宣传,举办知识产权保护讲座……孔锦一刻也没闲着:“检察室工作虽然没有步入正轨,但作为检察干警,心中的弦必须时刻紧绷着,辖区四镇一区,二十几万老百姓可是都看着咱呢!”

你来诉说我来办,老百姓身边的“贴心人”

随着检察宣传工作的开展,派驻时庄检察室法律服务站几乎走遍了辖区各个村镇、集市、学校和企业,老百姓们几乎都知道了镇政府东边建了个检察室,无论什么问题,那里的干警们都会耐心记录、积极协助办理。

来检察室咨询、反应问题的群众越来越多,孔锦更是一刻也闲不住,乘坐的警车常常是出去、回来,停不了片刻便又奔向下一个目的地。 “群众来反映问题,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和信任,不论结果如何,能不能办成,必须踏踏实实地用心去做。”这是他最常跟干警们说的一句话。

2015年10月,年过七旬的老人孔宪芳来到检察室,反映困扰她10年之久的土地权属纠纷问题,孔锦热情地把老人带到办公室,耐心听其讲述10年漫漫信访路。摸清了老人情况后,他立刻与鲁城街道和西关居委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联系。经了解, 2005年老人提出的请求已被曲阜市人民政府驳回。后经曲阜市人民法院、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均驳回其相关请求。由此可见,四级法院对该案件均有明确的意见,再走诉讼的路子已行不通了。但考虑到老人窘迫的生活条件和糟糕的身体状况,孔锦决定还是要为其争取一下。

11月2日到5日,孔锦先后3次来到鲁城街道办事处询问关于经济救助老人的研究情况。通过与街道信访办主任、分管副书记座谈了解到,鲁城街道党工委多次召开党工委会议进行研究,研究决定给予老人一次性经济救助6万元。11月6日,孔锦来到老人家中,将这一结果告诉老人,老人欣然同意,表示多亏有了孔锦主任的帮助,不然不知道究竟要奔走到什么时候。

2016年春节刚过,上班的第一天,孔锦到老人家中进行了回访,与老人亲切交谈,询问她的生活近况。孔主任说,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为老百姓做事更是如此,不仅要看当下,还要长远来看是否对群众真的有益。

如今,距离事情解决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孔宪芳老人成了时庄检察室的常客,不是去反映问题,更像是去走亲戚,每次来都会跟孔锦聊聊她的生活,虽然都是些琐事,但这是老人表达内心信任的一种特殊方式。

类似的事情,孔锦办了一件又一件,群众送来的锦旗挂满了会议室的北墙,说起这些光辉事迹,他有些自豪,又有些难为情。“明明是分内的工作,一旦做好了、做成了,老百姓总是感激得不得了,他们都很淳朴,倒让我觉得很惭愧。”让帮助成为一种习惯,让关怀成为一种自然,这样的状态,才是孔锦内心所一直追求的。

一条横幅一张桌,老百姓眼中的“活法典”

让法治入脑入心是检察室宣传工作的核心要求,但是让法治思想真正深入到最基层的群众当中,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难不怕,只要有路子,就能走。”孔锦选择用最直白的方式向大家宣告:法律才是最有力的武器。

村口、集市、路旁,拉一条“派驻时庄检察室法律服务站”的横幅,再放一张木质折叠长条桌,这就是法治宣传工作站了,每一次宣传孔锦都亲自“坐镇”,往往一待就是半天。别看条件很简陋,效果却是相当显著。每次一“出摊”,就陆续会有群众前来咨询,孔锦一一耐心解答,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他会积极地引导群众通过诉讼渠道来解决。此前多年公诉科的办案经验,让他对各类复杂问题均有较为细致地研究,并且,平日里各类法律书籍常累案头,一有机会便给自己充电,一有机会便学习新出台的各类法律法规。为此,面对前来咨询的群众,他总能从容应对、娓娓道来,成为了老百姓眼中的“活法典”。

法律服务站的名声打了出去,越来越多人知道“有问题找检察室”,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法律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最好武器。两年来,服务站为群众提供了各类法律咨询80余次,发放了上千册宣传资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法治效果。孔锦说,检察室的法律服务站要一直运行下去,再忙也不能忽视了宣传,这不仅是我们流动的服务窗口,也是了解群众诉求的另一扇大门。

收起笑脸办铁案,老百姓平安的“保护伞”

谁说检察室不能办案?谁说检察室办不了大案?孔锦不以为然。自2015年8月开展工作以来,检察室已经办理了30余起轻微刑事案件。2016年3月,检察室成功办理了第一起审查逮捕案件,案件办理程序规范,审查意见经检委会讨论通过,最终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这在全市43个检察室中当属首次。并且,对于不批捕结果及时对当事人进行了公开宣告,既保障了被宣告人的知情权、参与权,也起到了深刻的教育意义,做到了法律、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紧紧围绕“业务立检、业务强检”的工作思路不动摇,孔锦始终把办理案件当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争取办案权,并定期邀请院公诉、侦监等部门业务骨干前来检察室商讨案件、介绍经验。他说,其他工作固然重要,但只有办好案子才是维护司法公信力的关键,才是让老百姓信服的最佳证据。

去年3月15日,防山镇宋家村村民杨某来到检察室,要求检察室对派出所进行立案监督。经了解,同年 2月份,杨某去邻居黄某家讨债,被对方打伤,造成多处肋骨骨折,向派出所报案后,派出所迟迟没有立案。杨某痛苦地说:“孔主任,我父亲已经肝癌晚期了,家里情况很困难,希望您帮帮我,让我早日看到公正的结果。”

事不宜迟,孔锦立刻召集干警赶往派出所了解情况,派出所办案民警跟我说,两次鉴定结果不一致,不能立案。但是考虑到杨某的特殊情况,我们与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凡雪和侦监科副科长木红伟进行联系,并邀请来曲阜市人民医院外科专家,通过实物展台传输CT片,以视频接访的形式对杨某的案情进行了远程商讨。随后,为进一步确保监督的有效性,孔锦又与院侦监科业务骨干进行了专题研讨会,并赴济宁市院请多地法医进行伤情研判,最终找到了破案的关键。原来,杨某所受的伤是一种比较特殊的伤情,这种骨折,因为前期骨折缝隙比较小,CT 显不出来,后期随着骨折细胞死亡,形成骨痂,CT 就能看出来了。

这样一来,杨某受伤的原因就明朗了。2017年 1 月 4 日,黄某顶不住压力,主动找到杨某希望和解,并一次性赔付杨某 55000 元,该案圆满解决。事后,杨某给检察室送来了“公正执法 为民解忧”的锦旗。

检察室每日的工作非常琐碎、繁杂,能够专心办案的时间少之又少,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每天中午吃过午饭,干警们都去午休,便是孔锦安静地在电脑前办案的时候了。晚上、周末加班办案更是家常便饭。女儿去年中考,正是需要家长督促的关键时刻,但工作排在手边,孔锦只好把孩子托给亲戚照顾。每每提及此,他便不禁感慨:“在其位,某其职,要对得起辖区的老百姓,只好委屈女儿了,希望她能理解。”

今年年初,孔锦所在的检察室被济宁市院评为“全市检察机关优秀派驻基层检察室”,被辖区党委政府授予了“突出贡献先进工作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表彰,检察室在维护辖区社会平安、和谐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各方肯定。辖区群众纷纷表示,自从检察室在镇上安了家,心里踏实了许多,派驻时庄检察室是我们 “家门口的检察院”,孔主任就是离我们最近的检察官。

点个赞再走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