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刑事拘留北京人和外地人有区别吗(北京刑拘外籍人员的地方在哪里)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没有人爱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3-04-16 00:00:51

刑事拘留北京人和外地人有区别吗(北京刑拘外籍人员的地方在哪里)

最近新的一轮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因不遵守疫情防控、封控的规定,多人被查处,有的被行拘,有的被刑拘。

据报道,北京市公安局日前在全市范围开展“严打外围卡口逃避防疫检查带道进京违法犯罪”专项行动。3月20日以来,警方共查控逃避防疫检查进京人员223人,其中专项行动查控120人,55人被依法刑事拘留,65人被依法行政拘留。北京警方发现,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主要为非法代驾进京,使用伪造、变造核酸检测证明及翻护栏、穿林地绕道进京等。

行拘和刑拘一字之差,涉及的却是罪与非罪的问题,所面临的法律后果明显不同。小编给大家简单解释一下两种拘留的区别。

行拘是行政拘留的简称,是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 的惩罚措施。我国《行政处罚法》第8条将行政拘留确认为一种处罚形式。在我国,只有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才能采取行政拘留措施。行政拘留的时间,最少1日,一般不超15日,最长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6条规定:“……不超过20。针对的是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的一种处罚方式,是行政责任。行政拘留是根据《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行政法律、法规而采用的,其目的是惩罚和教育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行政拘留不会纳入犯罪记录证明。

刑拘是刑事拘留的简称,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最长拘留期限为37日。。刑事拘留是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而采用的,适用于刑事案件中涉嫌犯罪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需要注意的是刑事拘留是为查明犯罪行为采取一种强制措施,不是最后的刑事制裁。刑事拘留后,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嫌疑人就会有可能被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最后有可能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最终追究的是刑事责任。如果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行为最终被认为是有罪的,会纳入犯罪记录,甚至进一步影响自身和子女的升学,影响很大。

行政拘留的过程一般是:案发——公安机关传唤或拘传、侦查取证——内部审批——做出行政拘留行政处罚决定——违法行为人在拘留所执行拘留(最长不超20日)——期满释放回家。

刑事拘留的过程,除非事实不清,证件不足的外,其过程一般是:案发——公安机关内部审批——做出刑事拘留决定——犯罪嫌疑人送看守所拘押(不超37日)——做出逮捕决定继续在看守所拘押——检察院公诉——人民法院审判——判刑——如果是判处管制、拘役在看守所服刑、如果判处者有期徒刑送监狱服刑——服刑期满释放回家。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所有人都要提高法制意识,自觉遵守政府发布的各项防控、封控规定,不要以平常心理、侥幸心理,无视疫情防控规定投机取巧,我行我素,妨碍新冠疫情防控大局,否则面临是法律的严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