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刑法小常识

海港区找刑事诉讼律师(秦皇岛市海港区律师事务所电话)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小琪琪 刑法小常识 时间:2023-04-14 21:41:54

海港区找刑事诉讼律师(秦皇岛市海港区律师事务所电话)

——广西防城港市两级法院信息化建设纪实

手机APP预约立案、审判数据自动生成、微信查询案件审理流程、微博收看庭审直播……防城港市法院利用互联网平台、大数据管理和新媒体等多元化信息手段,改变了法院传统的工作习惯和方式,也让法院工作更加高效、智能和阳光。

“掌上法院”:“一站式”司法服务触手可现

“法院有APP了,那以后我们律师办案就更方便了。”日前,一位黄姓律师在来防城港中院立案庭交材料时,被告知该院已于2015年12月1日开通了“掌上法院”APP,黄律师欣喜地说道。

该APP平台设有“法院预约、案件公开、庭审直播、阳光司法”等11个版块,为民众提供查阅开庭公告、查询案件审理进度、浏览法院新闻、观看庭审直播等服务,还可利用手机将纸质材料拍照“秒传”,方便地提出预约查档、预约立案、上门开庭、预约旁听等7类申请服务。

防城港中院院长杨智军表示:“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民众对司法的期盼和要求也在变化,作为解决民众矛盾纠纷的人民法院要跟得上互联网时代的变化。”

本着这样的思路,防城港中院制定了《防城港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2015年-2017)发展规划》,对司法审务科技化、审判信息数字化、法院管理自动化、司法保障智能化等作了明确。

面对“立案难”问题,自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防城港市法院开通了网上预约立案平台。

2015年8月19日上午,港口区的韦律师打开港口区法院阳光司法网进行预立案申请,下午就接到该院的电话通知,让其现在可以去法院办理手续,最终韦律师仅用10多分钟就办理好立案相关手续。

案子进行到哪一步?也无需一遍遍地往法院跑。“现在我们能掌上法院APP、阳光司法网、案件节点短信自动推送系统、12368热线、微博微信等途径了解到案件审理流程。”韦律师表示。

此外,防城港市法院还建成了科技化的诉讼服务中心,配备大型司法服务查询触摸屏,设置远程视频接访室,摆放漫画图解对立案流程进行详细解说,设施齐全,功能完善。

面对“执行难”问题,防城港市法院建立了成熟、稳定的执行指挥中心、执行案件信息管理和查控系统,建成远程视频指挥室,采购执行工具包,配备单兵、车载等设备,实现远程指挥联调,推出了防城港市失信被执行人曝光系统,民众可扫描二维码下载、微信端访问、登录电脑版网站等方式全面、及时的查询“老赖”信息。

“防城港市法院以信息化为抓手,推进信息化与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既提高了工作效能,又提升执行工作透明度,实现法院工作上档升级,值得肯定。”2015年10月13日,广西高院院长罗殿龙对防城港市法院全程信息化、透明又高效的执行工作予以批示肯定。

“智能法院”:大数据管理遍布司法后勤领域

“手机订餐,指纹签到考勤,WIFI全覆盖、科技法庭开庭全程录音录像,文件均在OA系统流转,电子化办文、无纸化办公等等,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几年前想都不敢想的。”防城港中院青年法官牙政远在首次使用手机成功订餐后感慨。

牙政远提到的变化,得益于信息化的广泛应用,除网上办案、网上办公、科技法庭、远程接访等核心业务外,信息化已全面覆盖了后勤管理。

如今,全市两级法院的小额采购、出差、请假、维修等均于内网平台申请、流转与审核,对警务用车实现网上申请、全程用车GPS留痕管理,干警信息管理、党建工作等都有专门的管理平台。

防城港市法院建成融“审判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执行指挥中心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法官个人工作平台”等为一体的大数据管理系统,司法统计自动生成、审限自动跟踪管理,实现了对法官及案件的实时监控,促进了审判质效的提升。

每个季度召开的审判态势分析会,对各项审判指标进行通报,调研文章的数据来源均是通过案件管理系统对海量审判数据进行自动分析生成,信息化带来的便利随处可见。

廖兰为防城港中院民一庭的书记员,其所在庭室于2015年6月份审结了66个案件,平均每个案件至少要做12份裁判文书,以前每份裁判文书都要逐份打印并校对盖章,至少一个案件要多花半个小时。

“2015年7月1日起,全院不再需要人工打印裁判文书,所有申请用章、审核、校对、印章与印制均自动化,我平均每个月可省下30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廖兰欣喜地说到。

阳光法院”:“时代的新媒体格局逐步实现

在运用信息化进行便民司法的同时,防城港市法院也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法治传播。

微电影、微视频。推出原创青少年法治微电影《海阔,天空》,播出两周后,影片便在中国法院网、腾讯微信等权威平台共获得了2.2万次的点击量。法官们还以六五普法、国家宪法日等主题制作了多部微视频和微影片,进入校园普法。

微动漫、微卡通。2015年7月,防城港中院发布普法卡通角色“平平”,并通过动漫方式在微信、微博、报纸、校园等场合开展线上线上普法活动,“法治动物园”专题漫画、“平平”宣传片、普法系列微信微博推文、“平平”以案说法、“平平”QQ表情包等“潮”气十足的“微”方式深受民众喜爱。

微信微博、微直播。2015年11月6日,防城港中院对一起故意杀人案进行宣判,与此同时,摄像头把宣判过程同步传送至新浪网法院频道和该院的微博、微信,供网友在线进行观看。防城港中院利用信息化及新媒体推进司法公开,2015年裁判文书上网率100%,科技法庭应用率100%,开展网上庭审直播12次,选取了52件案件在阳光司法网上进行庭审点播,与新浪网合作上线3D法院展示,门户网站年访问量已达301.9万人次。

新浪微博庭审直播影响力奖、全国“阳光法院”新媒体榜第七名、广西政法微信影响力排行榜第二名、“平平”普法项目获全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互联网 ”时代下防城港市法院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编辑:谢智智

文章出处: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