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女大学生见义勇为找律师报应,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22 00:48:15

1999年12月27日下午,杨永像往常一样打算前往农贸市场进货。27岁只有小学学历的他,地里种了几亩姜,平日里靠卖姜来维持生计。今年收成很好,生意也不错,这天他打算去农贸市场买点姜回去补苗。

当杨永骑自行车经过常州木器厂附近的菜市场时,他看见河边有一群人围观什么东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杨永停下自行车前往观看。他拎着生姜挤进人群,视线终于清晰,原来是一名女学生掉入水中,正在拼命挣扎。

这个时候正是12月,湖水刺骨的冰冷,杨永知道,再多待一秒,女孩将会面临失温休克的危险。杨永的古道热肠被激发出来,他扔下生姜,甚至连衣服都来不及脱,一头就扎进冰凉刺骨的河水中,最终结果怎样?后来杨永伸手向女孩家要26万赔偿,又是怎么回事呢?

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热心救人,留下后患

平日里经常干农活的杨永,身强力壮。要是换到夏季,他一个猛子往湖水里钻,能从岸边游到对岸,但这是冬天,里三层外三层的棉衣厚厚地裹紧他,棉衣浸满了水之后,犹如千斤铁一样,又重又冰,压得双手双脚施展不开,他的救人行动格外困难。并且刺骨寒水进入他躯体后,就如蚂蚁一样撕咬,游不到两下,杨永的手脚早已冻僵,全靠意志力强撑着往前游泳救人。

游了快半分钟之后,杨永终于靠近了女学生,他拼尽全力将女孩陷入泥地里的脚拽起,将女孩向岸边拉去。因为女孩不会游泳,加上溺水的慌乱,她开始拼命挣扎,这让杨永的救人难度增加不少。女孩的手不停浮动,激起的水花干扰了杨永的视线,果不其然,他再次和女孩陷入水中的泥地里。

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杨勇全身上下已经没有多大力气了,他打算放弃拖住女孩,先休息一会儿,恢复体力。他松开拽住女孩的手,闭眼休息,可等他再睁眼,女孩儿已经不见了,可能已经沉到了水底,他一个猛子就慌忙往水里钻,却没有发现女孩。经岸上的群众提醒,女孩已经被水冲到了下游。他屏住呼吸,调整自己的姿势,向下游游去,终于再次托起了女孩。

总结上次失败的经验,他这次从女孩儿身后救援。他用双手环住女孩儿的颈脖,把她往反方向拉去,这样女孩的双手就不会干扰自己。这次救援很顺利,杨永很快便将女孩救到岸边。他又看见湖水上飘着女孩儿的书包,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穷读不起书,而对书本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怀。学生就是要读书的,于是他赶紧再游一次,折回河中,把女孩儿的书包背在自己的身上,再次向岸边游去。

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这一来回折腾,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当他成功把书包送上岸后,发现女孩早已经不见了踪影。现在他浑身湿透,被冻得发抖,双脚止不住地颤抖。杨永在寒风中拧干自己衣服上的水,把自己的鞋子脱下来,捡起地上的生姜,骑着自行车,准备赶快回家泡个热水澡,暖暖身子。

回到家后,妻子看见杨永这副模样可吓坏了,赶紧张罗烧柴烧水,让杨永好好泡个热水澡。可泡热水澡也无济于事,寒气已然入骨。当天下午,杨勇就发起了40度的高烧。妻子将杨永送到床上后,询问他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儿。

杨永一五一十地告诉妻子:“我去卖姜的路上,看到一个女学生掉到水中,人命关天,也没脱衣服,直接跳到河里救人去了。”妻子看着丈夫的样子很是心疼,打算去中药店给杨永煎副中药,觉得这样调理调理应该就没事了。杨永也认为自己年轻力壮,这点风寒不算什么。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杨永的感冒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发加重了,这时他与妻子才意识到事情有些严重。为了尽快恢复身体,杨永拖着病体来到市医院。在医生的检查中他们得知,这并不是小感冒,不能靠平时的感冒药就能治愈,这是寒气入骨而导致的风湿。风湿病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治好的,而是需要长期的调养。

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自己本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的柴米油盐、儿子上学的费用,全靠自己卖姜种地承担。现在自己下不得地,种不了姜,还要支付一大笔的医疗开销,对这个家庭来说,早已是积重难返。

在一次杨永和乡亲唠嗑的过程中听说,有一个女孩一直在本地电视台广播,说要找12月27日那天救她的好心人,想要报恩。杨永立马就知道这是在找自己,他本人正义善良,并不图女孩的回报,所以他并没有去见女孩儿一面的打算。

可女孩还是找到了他。再一次见到女孩,是女孩儿家人主动拎着谢礼前来登门道谢。女孩的家人告诉杨永,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救命恩人,就想哪天见着面了,一定好好感谢他。并且女孩家人还说,他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寻找一辆红色助力车的车主,肇事者就是他,是他把女儿撞入水中 。

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女孩父母掏出几千块钱交给杨永,即使是身体抱恙,杨永也不曾收下这钱,他对女孩父母说道:“我就是一个老实人,我不贪图你们的钱,这也不是我该得的,救起你们女儿,我也很开心。”

杨永见义勇为的事迹,经女孩父母广播后广为流传,常州市市委也找到杨永,为其颁发了见义勇积极分子荣誉奖,送上荣誉证书,并且给了5000块钱的奖金以示鼓励。5000块钱,在当时也算一笔很大的数目了,可对比杨永的医疗费用来说,依旧是杯水车薪。

痛苦抉择,挟恩求报

杨永一个月要跑一两次医院,医生开的药价格昂贵,有时候腿痛起来,他还不能下地。他经常因为缴不上费而断药,也经常被医院催缴医药费,杨永的心五味杂陈,自己救人却患上风湿,自己还那么年轻。唉!究竟是福是祸,值与不值呢?

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儿子的学费催缴在即,妻子出门赚钱补贴家用,可依旧不够用。杨永见妻子辛苦,而自己又丧失了劳动力,他只有最后一个方法维持生计,那就是向女孩父母索要补偿,他想只要一点就够了,只要能够我儿子的学费就行了。

决定好的杨永来到女孩家,向女孩母亲说出自己前来的意图。女孩母亲一听,态度马上发生转变,他怕杨永讹上自己,像个无底洞一样不停索要。当时就对杨永说,这是最后一次给钱,给了之后两家人再也不联系,说完就关上大门,撵杨永走。杨永心寒了,也没有收下钱,因为不想受气。

回到家后,看到正在做作业的儿子,他心里不是滋味,自己当父亲的连个学费都交不起,还算什么父亲?思来想去,杨永找了一个会写字的老乡,让他写一封信交给女孩。写这封信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要钱。

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女孩母亲收到了这封信,她打开信后,信上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我好不容易救了你女儿,现在你们还不把我当救命恩人。不报恩就算了,还要驱赶我。如果我不救你们女儿,她早就淹死了,早知道我就看女儿淹死不下水了。你们这样对待好人,迟早会遭报应的。

这封像恐吓信一样的内容,被女孩父母登报,得到了大量的报道,杨永的事情在常州市引起了轩然大波。救命恩人变小人,这事完全出乎了杨永的意料。

杨永本想让写信的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女孩父母要一笔钱来支付自己儿子的学费,但老乡却添油加醋,自己杜撰出了这些恶毒的话。本想帮杨永要钱,却好心做了坏事,让事情越闹越大。自此,杨永与女孩家人彻底决裂,断了联系。

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杨永在常州市的名气彻底变臭。他不再是见义勇为,不要报酬的圣人,而成了一个奸诈小人。大家都指责他道德绑架,现在的杨永不仅得不到钱,出门也会被人指指点点。

闹上法庭,三方风波

没钱的杨永还有最后一条出路,就是从那个红色助力车肇事者身上找到突破口。保险起见,杨永找到了律师,向律师询问,是否能让红色助力车肇事者赔偿自己一笔损失。而律师告诉杨永,他们之间并非直接关联,只有将女孩告上法庭,通过女孩再将肇事者告上法庭,这样环环相扣,杨永才能得到女孩的补助,拿到肇事者的赔偿。

于是救人事件过去一年后,这场救命恩人与被救方加上肇事者三方之间的战争拉开序幕。杨永将女孩父母告上法庭,同时肇事者也被连带进法院,三方同打一场官司,女孩既是原告也是被告。

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法庭上,杨勇要求法院判决女孩家赔偿自己精神损失费26万元但女孩与肇事者也只是普通人,家庭条件不容乐观,拿不出那么多钱赔偿杨永。于是常州市郊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两方共补偿杨勇不到1万块钱。这补偿连杨永平吃药的价钱都不够,更别说足够支撑起他整个家庭的开销,以及儿子读书的费用了。

2004年,再次走投无路的杨永,将女孩家第二次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们补偿25万最后法院酌情判决,让女孩父母和肇事者赔偿了适当的费用。但对杨永风湿治疗费用来说,依然差得很远。

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其实对杨永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与两方反复地拉扯周旋,每一次开庭,记者媒体的采访,市民们的冷眼相待,臭名昭著的名气,他的见义勇为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带来了什么?确实,他也知道女孩很无辜,自己这样连环的讨要,对女孩的成长来说,也许是一种精神的折磨,他也不希望女孩在道德上背负谴责。

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对女孩家庭来说,这何尝又不是道义上的违背。对于救了女儿命的恩人来说,他们无条件地感谢杨永是应该的,他们也由衷感谢杨勇的见义勇为。但一次次的索要,让他们再也没有耐心去面对杨永,家里也拿不出天价的赔偿。

2005年2月3日,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法院做出第三次判决,要求女孩家属及肇事者两方一同赔偿杨勇3500块。这钱虽不够,但是政府决定奖励杨永1万块钱,并且每年都为杨永支付1000块钱的医疗费用,缓解其住院压力。第三次判决,正式让三人的拉扯战进入尾声。

1999年江苏男子勇救落水女,拒绝感谢费,一年后状告女孩索赔26万

在道德与法律的博弈中,最终能胜出的只有真正的人文关怀,是站在每个当事人的立场上去思考未来对策、社会救济的一系列举措。

历经波折,我们仍然坚信,好人会有好报。任何见义勇为的人,都会拥有自己该有的收获。我们依然相信真情,相信爱。只是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法律能够给我们当事人更好地保护,让见义勇为这条路走得更远,而不是培养一个白眼狼社会。为此,政府、司法、教育也应该三位一体,让见义勇为之风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