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社区矫正,什么是社区矫正,被矫正人员需要遵守什么规定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0-29 23:47:10

【点击文末小程序,免费咨询法律问题】

提到惩罚犯罪,大家往往会想到监狱和牢房这些地方。但是现在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犯了罪,被判了刑,却并没有在戒备森严、高墙壁垒的监狱服刑,而是在社区内相对自由地生活。这是——社区矫正。那么,什么是社区矫正,被矫正人员需要遵守什么规定?

网友咨询:

什么是社区矫正,被矫正人员需要遵守什么规定?


什么是社区矫正,被矫正人员需要遵守什么规定?

浙江三星律师事务所陈如意律师解答:

社区矫正是指针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局及其派出机构(司法所)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通过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社区服刑人员是指适用管制、缓刑、暂予监外执行、假释和剥夺政治权利五种刑罚方法或措施的人员。其依据考核奖惩情况对社区服刑人员按“三级四等进行分级管理即:一级宽管、二级宽管、普管、严管。

陈如意律师解析:

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并办理登记手续。

在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完报到手续后,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在三日内到所在辖区的司法所报到。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

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社区矫正机构批准。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表现,依照有关规定对其实施考核奖惩。

另外,社区矫正机构可以通过公开择优购买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或者其他社会服务,为社区矫正对象在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关系改善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扶。

陈如意,浙江三星律师事务所律师,女,中共党员,2005开始法学专业学习和研究,法学本科学历、法学学士。
律所地址:浙江省永康市总部中心金州大厦27楼。
执业领域:公司个人法律顾问、房产纠纷、经济合同、婚姻家事、交通事故、刑事辩护等。
执业概况:2009年开始办理了大量各类诉讼仲裁案件、刑事辩护,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赢得当事人的尊重、好评。办案风格亲切耐心,致力于通过沟通为每一位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什么是社区矫正,被矫正人员需要遵守什么规定?


什么是社区矫正,被矫正人员需要遵守什么规定?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