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徐州地区公司律师哪里找,江苏智慧法院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21 21:19:42
智慧诉服 江苏审判提速又提质

无纸化办案、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电子送达……由苏州法院率先试水的智慧诉讼服务模式在全国法院推广。以服务群众诉讼、服务法官办案为理念,我省法院在智慧审判的道路上越走越强,越走越优,走出了江苏特色的智慧诉讼服务之路。

无纸化办案释放新动能

记者从省法院了解到,省院要求各市基层法院积极推行无纸化办案,进一步提高案件速裁快审的审判质效。各市中级法院在辖区选择基层法院开展试点工作,逐步实现全市基层法院速裁快审案件无纸化办案全覆盖。今年9月底,各市至少一家基层法院实现无纸化办案;今年底,各市至少30%的基层法院实现无纸化办案;2020年3月底,各市至少50%基层法院实现无纸化办案;2020年6月底,各市基层法院无纸化办案率达100%。目前,全省60%的基层法院正在开展试点工作。

昆山法院案件受理数持续高位运行,连续两年超4万件,员额法官年均结案超430件。为缓解办案压力,提升审判质效,该院尝试在千灯人民法庭推进构建以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及深度应用为基础,以纸质卷宗智能中间库为关键,以辅助事务集约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审判“苏州模式——千灯方案”,去年11月在全院推广运行。今年以来,共收案35657件,结案32132件,人均月结案38.31件,同比上升3.97%,长期未结案件同比下降30%。目前这一做法被最高院推广。

记者在常州天宁法院采访中了解到,11月20日,该院员额法官匡军波适用智慧庭审系统审理了一起金融合同纠纷案件,标志着该院成为该市首个率先开启速裁案件全流程无纸化网上办案模式的法院,充分体会到了其中的便捷。阅卷在线发送云指令,庭审举证都是可视化,归档一键点击助结案,剥离法官与书记员的事务性工作,提升简案审判质效。

11月21日,(2019)苏1204民初6563号卷宗在审判辅助事务外包人员的操作下顺利入柜,标志着姜堰法院卷宗智能中间柜系统正式启用,姜堰法院成为泰州法院系统首家实现无纸化办案的法院。

24小时“自助法院”简化诉讼

吴江开发区法庭的诉讼服务中心,配备了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立案机和材料智能交接柜,自助立案机整合了立案、材料补充、封装及贴标等多项功能,材料智能交接柜则以点对点寄存的方式,实现材料的随时交接;

这里有许多功能各异的机器,当事人可以在线咨询来自全国各地的律师,可以观看在互联网上直播的案件开庭,可以进行类案检索,可以在线申请、查阅和打印电子卷宗,还可以查看法院公开事项。来过这里的当事人,都对这套一站式的智慧诉讼服务体系赞不绝口,“原来,诉讼可以这么简单方便!”

淮安市民孙延焘害怕法院立案人多,要排队,一大早,就来到了设在淮安区社会治理联动中心的24小时自助法院,没想到,短短几分钟,体验了“极速立案”,而他要提交的纸质材料,也放入智能云柜,即可流转给相应的承办法官。

记者了解到,这个淮安首家24小时自助法院有2个网点8台服务终端,当事人随时可通过扫描身份证进入自助区,按照系统提示完成跨区域远程自助立案。淮安区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梁春林表示,当事人在自助系统立案以后,诉讼材料在很短的时间内,案件的相关信息就会传入法院的立案庭。整个案件的立案时间大概3到4分钟就可以完成,与以往的立案相比节省了不少时间。该系统还可以提供案件信息查询、诉讼引导等多项诉讼业务的“一站式服务”。

徐州市较早全部完成了自助诉讼服务,有的法院还把这一功能延伸到人民法庭。徐州的刘律师,代理了合肥某公司的撤销权纠纷案件。本打算动身前往合肥的他,得知徐州中院引进了跨域自助诉讼服务终端,当即赶到中院,不到10分钟,在该终端上完成了在合肥法院的立案手续。这是我省首台跨域自助诉讼服务终端。

服务外包让法官专注“审”与“判”

近日,在全省法院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工作徐州现场推进会上,相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建东作为两家基层法院代表之一,就该院综合集约送达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

今年以来,相城法院将送达工作从法官和书记员手中剥离,交由服务外包团队根据案情选取“五法”中的合适方式进行送达。实现送达工作全流程智能化处理、集约化管理和社会化外包。截至10月底,共完成送达任务20350件,案件平均送达时间缩短77.3%,大大提高了审判质效。

“五法”送达模式有力减少了部分被告恶意规避送达现象,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时间和成本,提升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对法院来说,送达工作实现了规范有序、全程留痕、有迹可查,提高了送达质量。EMS邮寄数量减少30%以上,每月节约办公经费约3万元;邮寄成功率从52.6%提升至73.2%,大大减少了公告送达数,缩短了审限。书记员工作量减少约20%;网格协查提高了送达的精准率,法官现场调查次数减少,可将更多精力专注于“审”与“判”。

南京高淳法院充分利用手机智能化的优势,综合打造线上线下相融的“高淳法院专送”新模式。自行开发高淳法院智慧电子送达平台,将“送达APP系统”与“EMS”有效融合,增加了直接利用审判管理系统中当事人信息打印法院专递“EMS”快递单,送达任务在线上向“法院专送员”分派,线上亦可跟踪反馈。与此同时,该院也充分利用当事人自愿提供的电子邮箱、微信号网上送达。目前送达成功率逾85%。

据了解,今年9月底,全省法院全部将诉讼引导、材料收发扫描、智能编目、立案信息录入、文书送达、财产保全、鉴定评估、案件信息查询、卷宗查阅等辅助性事务性工作集中到诉讼服务中心集约管理。

建立集中送达机制助力解决“送达难”。省法院要求,2020年3月底,全省法院将送达工作全部归口到诉讼服务中心负责。目前,全省法院已上线运行统一的集中送达综合管理系统,形成由法官助理或书记员发起送达申请,送达团队开展预约送达、直接送达、留置送达、电子送达、邮寄送达、委托送达、公告送达一体化的送达实施事务,法官最终确认送达效力的运行工作机制。今年年底前,全省有50%的法院开展集中送达机制改革。加大审判辅助事务市场购买力度。将适宜由社会承担的诉讼服务职能一律通过购买方式转移给市场。今年底,各市法院审判辅助事务社会化外包率达50%;2020年3月底,达80%;2020年6月底达100%。

来源:江苏法制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