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男人找律师,要不是家里穷,谁愿意出来做律师呢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16 23:48:59


这周,不打算写专业性文章,就想写写近来的执业感受,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via:邹花园


要不是家里穷,谁愿意出来做律师呢?


《你就给我随便看看吧》


大约在几周前,有个20多岁的男性青年到律所咨询,我接待的。


我:您好,请问您想咨询什么问题?

男青年:我要租房子,我怕有问题,我来问问。


我:您是要出租房子还是要承租别人的房子?

男青年:......

(说了一通乱七八糟的,似乎根本没听懂我的问题)


我:房子是您的还是别人的?

男青年:是一家公司的。


我:你要向这家公司租房子,对吗?

男青年:是的,我要租来开餐馆。他们让我签这个合同,你帮我看看,我有没有什么风险。

(说着,就打开他的手机,要我看合同)


我:对不起,我们十分钟以内能帮您解答的咨询是可以免费,但是如果需要十分钟以上,就需要收咨询费。

男青年:不是,你就帮我随便看看,随便看看就行,不需要你怎么样。

(他继续把手机递给我)


我:抱歉,您这个已经不是咨询,而是要我给您审查合同,这个我们要收费。我如果随便看,那给不到您一个准确、负责的咨询意见;如果我认真看,必然还要向您了解详细情况,了解情况加改合同可能需要花费我一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这是要收费的。


男青年:你就随便帮我看看吧!不会占用你多少时间的!

(他继续把手机递给我)


我:抱歉,我没办法帮您随便看,您到其他律所问问吧。


我不想再与他多说一句话,起身送客,男青年一脸不解、不爽,嘴里嘟囔着“什么律师嘛,随便看看都不行......”离开了


《你看个合同不就几分钟的事么》


就在今天,一个相识两年多的当事人,跟我聊到常法顾问的事情。


我:给你们公司的价格已经是友情价了。

他:你花在公司上面的时间加起来也就最多一天吧,一天就那么多钱,还不贵?


我:(我当时很震惊)对于你们公司的服务内容,我都有记录而且有计时,改天我打印出来给你看看,我到底提供了多长时间的服务。

他:加起来就最多一天,你看个合同不就几分钟的事情么!


(我真是哭笑不得,我不知道他这个几分钟审一份合同的结论从何而来。


如果一天按24小时计算,假设我的服务仅限于拟合同、改合同,且假设按一个合同需要5分钟计算,那我的服务时间加起来还真是不到一天时间。


但事实上,合同水平再高的律师,也难以达到几分钟就审完一份合同的水平。


毕竟,审合同不是看散文或小说,律师还要了解合同背景、合同目的、条款文义、条款逻辑等等,整个过程既需要律师与当事人沟通,也需要律师长期的经验积累,还需要专业的知识支撑。


此外,除了拟/审合同,还有大把时间花在咨询上呢!)


我:我给XX拟一份合同收X万元,给XX审一份合同收X万元,还觉得你的顾问费贵?

他:你怎么收那么贵!


我:律师服务除了看时间,更重要的是你还得看服务价值。

他:反正我就觉得你们律师挣钱特容易。


我:你给别人中介费随便就是几十万,你还觉得律师挣钱容易?

他:(笑嘻嘻)那不一样嘛。


我不想有再多的争辩,因为若他真不明白,我作再多解释也无用;若他假装不明白,那我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咨询怎么能收费呢?》

再分享一个关于陌生高中校友咨询的经历。几年前,一个不认识的高中校友在微信群里向我咨询法律问题,群主(在职法官)就提醒他要付费咨询。


不料引来部分校友攻击:咨询呢,怎么能收费?何况还是校友!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动动嘴,也想收费,太没天理了!


事实上呢,这个提问的群友所咨询的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涉及拆迁补偿的问题,而且其问题是如何尽可能多地获得拆迁补偿,还把相关合同文件发给我看,让我看完后给出诉讼建议。


仅看资料、了解诉求就花了近一个小时,如果还要研究诉讼方案,那就必须进一步了解案情、证据、所诉地的法规、政策、案例,基本上等于要走完一个诉讼案件的全部准备流程。


于是,我拒绝了继续提供免费咨询,建议其找当地律师(远在贵州),毕竟我根本不认识他,而且他并不了解我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并无付费的意愿。


要不是家里穷,谁愿意出来做律师呢?


《我就是随便一问》

以上经历都是无奈之感,最后分享一个令我生怒的经历。就在上个月,一个未曾谋面的微信网友在微信群里@我。


网友:销售人员说的交房时间和书面合同上写的交房时间不一致。交了定金,做了预付,但没有签署书面合同,能否认定是开发商违约在先,可以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我:你这信息不够完整,我无法做出判断。


网友:很职业

(我本来不想理会他了,但是又怕他觉得我在敷衍他)


我:你的问题中对于你认为开发商违约的理由没说清楚,也没有说你是否有任何证据。我首先得了解你的理由,然后了解你是否有证据证明你的理由,如果有证据我还得看证据,因为同一份材料你认为可以证明对方违约时不一定真能证明对方违约。即使现在没有证据我还要了解是否有可能补充证据。这就是我无法做出判断的原因,而非敷衍你。这也是为什么律师一般不接受微信或电话咨询的重要原因。如果你的问题是例如什么亲属享有继承权这样一句话就可以答复的,那这种问题基本也能百度到答案,没必要咨询律师。


网友:好的好的,我就是随便一问。


我:哈哈,我却是认真作答哈。

(事实上,我当时很生气了,你拿我逗乐呢?但我还是强忍着输入了一个礼貌而不失尴尬的笑脸)


要不是家里穷,谁愿意出来做律师呢?

《要不是家里穷,谁愿意出来做律师呢?》


律师同行们对以上经历是否感同身受?我相信每个律师都有类似经历,很多人觉得律师咨询就是动动嘴,不应该收费,他们觉得律师只有打官司才能收费,还有的觉得咨询收费的律师太不懂为人之道。


更有甚者不愿意给你拨个电话或不愿意发文字,老给你发一段又一段的语音。


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每次反思的结果都是:


一是整个社会缺乏付费咨询意识的培养,

二是自己在沟通方面技术还不够,

三是服务过程、服务成果没能做到完整的可视化。


鉴于此,自我建议对于需要十分钟以上才能解决的问题,不接受电话咨询。


当面咨询者,务必在律所会议室接待,且会议桌上摆好咨询收费标准水牌,让咨询者意识到,咨询收费是理所当然,不收费是给他/她人情。


对于服务,无论是诉讼还是常法,尽可能流程化,且一定详细记录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将流程、工作整理成册提供给客户,这不仅能提高服务质量、防范风险,同时也是展现律师服务过程和服务价值的很好手段。


这年头,要不是家里穷,谁愿意出来作律师?各位朋友,你们可多体谅体谅您身边的律师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