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刑事审问期间可以找律师吗,刑法无证之罪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16 08:18:56

近日,看了一部短剧《无证之罪》,其中有一段警察分别审讯郭羽和朱慧如的剧情,几个场景十分精彩,而且这种审问方式,与办案需要被告人口供、警察获得口供的主要路径等现实十分贴近,而郭羽、朱慧如的回答,堪称滴水不漏。

通常情况下,一个刑事案件的侦办,需要口供、物证等证据来证据犯罪事实的发生,而在办案过程中,往往又是通过口供去收集更多的证据,且只要突破口供,基本上就可以采取刑事拘留、送看守所羁押。

基本剧情:朱慧如送外卖给小混混黄毛时,黄毛企图强奸朱慧如;郭羽赶到时,用砖头拍了黄毛,朱慧如失手刺死了黄毛。两人在一名原法医骆闻(连环杀人凶手)的帮助下,重新布置了现场,编造了应对调查的口供,试图躲过公安的侦查。

负责办理此案的警察,通过自己的推理,发现两个人存在重大嫌疑;于是,将郭羽和朱慧如同时扣留、分别审讯,准备采用高压心理战,试图得到口供,并从他们口中找到骆闻,而留个警官的时间只有24小时……


让我们一起通过《无证之罪》中警察讯问郭慧如、郭羽的几个场景,来看看警察是怎么问的?郭羽和朱慧如又是怎么回答的?


场景一:女警官审问朱慧如

警官:说说那天案发经过?

朱慧如:我没看到案发……

(剧外解说:如果朱慧如自己陈述了案发经过,真相就大白了,剧情也基本就结束,案件也就侦破了)

从《无证之罪》,看刑案中的审讯与回答

(影视截图)

警官:朱慧如,我们要是没点什么证据,都不能带你到这儿来。这现在呢,就是看你态度的时候。配不配合,自个儿看着办?

朱慧如:我配合,可是我没看到黄毛是怎么死的。

(剧外解说:①实际上还没什么证据;②拘传不需要确定的证据,但需要在24小时内突破口供;③态度好、配合好,就是要突破口供;④突破口供,就可以报请刑事拘留)

警官:你什么时候见到骆闻的?

朱慧如:(稍作停顿后)骆闻是谁?我没见过这个人。

(剧外解说:①突然转变话题,让被询问者措手不及,来不及反应,来不及就会出错;②如朱慧如说了骆闻,则会进一步追问)


场景二:男警官审问郭羽

警察:(简单地概括之前的口供后),我陈述的要是有什么问题,你可以补充?

郭羽:没什么补充

(剧外解说:①需要补充就是有遗留,就是有矛盾的地方,有不合理的地方;②需要解释,就需要进一步查实)

警官:我在给你说另外一个版本(警官根据自己的推测,还原案发经过,即朱慧如失手杀死黄毛、骆闻帮助布置现场等),对这个版本满意吗?

郭羽:(沉默)

警官:先交代交立功,后交代那是反抗(告知两者的量刑不同)

剧外解说:①以推理描述事实,让当事人误认为警察已经收集了证据;②以强大的心理压力,动摇当事人的内心;③以先交代量刑轻,后交代量刑重,瓦解攻守同盟)


场景三:女警官审问朱慧如

警察:说吧,骆闻为什么帮你们伪造现场?

朱慧如:如果你们那么确信的话,为什么不把那个叫骆闻的人抓来,我们三个一块对质啊?

(剧外解说:①通常情况下,没有确定的证据,不能随便抓人(拘留),需要朱慧如等人的口供,才能去抓骆闻;②警察一般不会组织对质,否则更容易形成攻守同盟;③拘传和拘留不一样,拘传是核实、调查、了解,拘留是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发生后采取强制措施)

审问郭羽的警察:(推门进来)抓啊,谁说不抓啊?实话告诉你吧,我们要是不掌握点什么证据,敢把你俩抓来?

郭慧如:那就请把证据拿出来

从《无证之罪》,看刑案中的审讯与回答

(影视截图)

(剧外解说:①此时只是拘传,并不是拘留,并非真正地“抓起来”;②如果24小时没突破,没有口供,就需要放人)


场景四:审问郭羽的警官过来与女警官一起审问朱慧如

审问郭羽的警察:咱们先不谈这个事,我先问你一个私人问题,你喜欢郭羽吗?

郭慧如:你真无聊

(剧外解说:①正面交锋不行,转个弯,侧面了解,迂回出击;②与案件无关的事情,可以直接拒绝回答)

审问郭羽的警察:对郭羽来说,不无聊;他特别伟大,他对我说,黄毛是他杀的,他是在保护你……你笑什么?

郭慧如:我在笑你,郭羽根本就没见过黄毛,他怎么可能说是他杀的,你在骗我……

从《无证之罪》,看刑案中的审讯与回答

(剧外解说:①利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突破心理防线;②两边同时讯问,利用信息不对称,撬动一方;③谎称同案犯中的某人已招供,瓦解攻守同盟)


当然,电视剧是有剧本的,以上的审讯与回答是根据电视拍摄剧本来的。如在现实中有巧合的例子,纯属雷同。虽然,两人完美地回答,暂时逃脱了,但任何人都要切记,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一旦违法犯罪,则势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即便存在一定的侥幸,但这种侥幸不会太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