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45岁辞职找律师,45岁辞职找律师可以吗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3-01-12 19:33:23

于我而言,三年辞职后的生活,充实、淡定,不乏焦虑,也不乏欣喜,更多的是成长与坦然。

记得刚辞职的时候,连呼吸都是自由的,这正是大多数人眼中辞职应有的模样吧!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有种仗剑走天涯的豪迈,有种志当存高远的境界,然而数月后,便增加了几许生活所迫的惆怅。

想不当法官,就不当法官,这是我的自由,也是组织的尊重和成全。

但,没有了稳定的收入,你想在家躺着就躺着,恐怕就不是自由的应有之义了。

裸辞,未必适合每个人,重要的是,你是否预判了最坏的结果,并为此做足准备。

辞职后,做授薪吗?

这或许是过渡期最稳妥的选择。收入翻倍,不必担心案源,不必挖掘客户,在日常工作中提供法官裁判思维,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通过模拟法庭进行分析和梳理。很安稳的路径,也可以将曾经的职业履历迅速变现。毕竟,先吃饱饭,再谈理想。

然而,二十年体制内稳定的生活,“安稳”这个字眼,对我来说略微稀松平常,你可能觉得我凡尔赛,可这不正是围城的道理嘛。

出生于军人家庭的我,虽然吃穿不愁,但也称不上大富大贵,可是,规划好的人生,总觉得缺了点味儿。

所以,但凡你还有丁点儿犹豫,我不劝你辞职。

辞职的第一年,我在家待了8个月,恢复英语学习,报考雅思,申请留学,我想要的放飞,是可以去更远的地方,见更大的世界。

记得2019年的春节,我和姐姐在马来西亚过年,站在吉隆坡的电视塔上,我说要换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多苦多难,都会坚定不移。

高院辞职!美女律师赵宸:我的这三年

吉隆坡的电视塔顶拍摄的双子塔和城市全貌

如愿拿到offer,却在疫情的严酷现实下,先申请了延期,后选择了放弃。

好吧,毕竟在我这个年纪,经历更重要,没有自由的校园生活,没有自由的交流探讨,没有正常的社交行走,这本身,已经失去了意义。

内心曾沮丧过,但仍然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于是调转车头,直捣黄龙。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打拼,不认识人,不认识路,归零的心态是必须,但归零的结果你准备好接受了吗?

当你与这个世界短兵相接,你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辞职的第二年,我开始选择打拼的方式和打拼的城市,毅然选择了上海。

很多人不解,问我为什么要离开生活工作20年的地方,选择一个陌生的城市。

对此,我能给出最真实的答案就是——喜欢。

最初的几个月,我每月来上海的姑爷爷姑奶奶家住一两周,他们给了我归属感,助我以最快的速度熟悉这座城市,感受过夏天的雨,领略过秋天的烈,于是,便多了几分抵御冬日寒冷的底气。

我,毅然、决然地,来了。

高院辞职!美女律师赵宸:我的这三年

没有案源,找不到抓手,最初的工作以写作和讲课为主,将过往的积累大量集中地整理输出,创建了法官思维模型,并且在一次次分享后,总结、调整、升华、修正,打通思维模型任督二脉的同时,我似乎也触到了融入全新生活的一把钥匙。

在多家律所分享《法官思维模型带你破局》课程,在多个平台发表法官思维模型系列文章,并在“无讼”“智合”等平台做了直播分享,希望有机会与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切磋,提升和精进自己的专业领域。

这个阶段,精神层面自由、丰盈、富足。

物质层面,因为有留学的积蓄打底,倒不算焦灼。

所以,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储备,我不劝你辞职。


辞职的第三年,我开始适应律师的工作,面对骨感的现实。

你眼中的律师是不是电视剧里的样子,西装革履,才华横溢,妙语连珠,有钱有闲。于是,衣柜里增加了很多职业套装,西装成了我的战袍。

看看真实的现状吧,司法部最新发布的规划,到2025年,全国执业律师将达到75万名。

内卷、低价竞争、恶意竞争,成了律师行业不可回避的词汇。

做法官的时候,总以为律师赚钱容易,常常认为能力不如法官的人,为什么赚得盆满钵满。

那时候,办理过一起律师起诉委托人,要求支付1000多万元律师代理费的二审案件。

不看案件事实的时候,对那个高额的代理费还是相当耿耿于怀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