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酒驾被骗找律师,酒驾私了后告敲诈勒索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26 07:36:06

“浑身酒气竟然还敢开车,你等着我报警吧”

“别别别,我赔您钱,您别报警。我卡里还有四万多,我给您转过去”

……

江苏盐城,廖某送其未婚妻回家,当晚夜色太暗廖某也有意识地降低车速稳稳地前行。突然,“砰”的一声打碎了宁静的夜空。随即双方停车下来查看具体情况,下车后廖某闻到对方司机一身酒气看到他连连请求说不好意思,希望您别报警,我愿意主动赔偿您全部损失。在交谈的过程中廖某知道对方叫陈某,经过协商陈某除赔偿廖某的修理费用外,再补偿廖某4.6万元。前提条件是廖某不能报警,对其酒驾的事实进行保密。

过了一段时间后,廖某收到警察的通知,说陈某报警称其敲诈勒索,要求追究廖某的刑事责任,并退赔敲诈钱财。

警察接到报警后立即展开调查,经查没有证据显示廖某对陈某有敲诈勒索的行为,不构成敲诈勒索罪,遂出具不立案通知书。

陈某坚持不懈又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廖某不当得利为由,请求廖某返还4.6万元。法院依据《民法典》规定,公民之前的民事行为,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 公序良俗。因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利益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行为,属不当得利。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最终,法院判决廖某返还4.6万元给陈某。

“酒驾私了你赔我4.6万,你竟然告我敲诈勒索?”警察:不立案


敲诈勒索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恐吓、威胁或其他手段,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本案中廖某和陈某属于协商解决,廖某并未以“不给我钱,我就报警”或者与其相当的行为勒索陈某所以依法不构成敲诈勒索罪,警察也予以不立案决定。小编想陈某心里肯定盘算着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然后立即提起民事诉讼。陈某的懂法让他“占到了便宜”,他相信法院会支持他不当得利的诉讼请求,最后“阴谋”得逞。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陈某的行为虽说在法律上合法合规但法律毕竟是最低的道德要求。在平常人眼中陈某的这种“聪明行为”肯定不讨喜,你把人家的结婚车给撞了,还摆了廖某一道。这种行为确实让人无话可说。

“酒驾私了你赔我4.6万,你竟然告我敲诈勒索?”警察:不立案


总归,法律是不允许公民在从事社会生产劳动中以违法的形式进行各种各样的交易或者互动。小心驶得万年船,下次碰到酒驾撞车第一时间报警维权,警察来了他还得赔你钱何必私了。望诸公牢记啊,前面的例子可是活生生的发生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