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北海市去哪里找律师,北海律师事务所在哪里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19 10:09:35

北海市是全国“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三个试点城市之一。近日,全区“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经验交流会在北海市召开,据悉,2019年北海市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列为试点城市以来,积极摸索建立“少跑路、时间快、不翻脸”的全链条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北海模式”。3年来,诉前多元化解劳动争议570宗,有效将矛盾化解在诉讼前端,为平安北海建设贡献力量。 

3年来,诉前多元化解劳动争议570宗!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北海模式”见成效

▲全区“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化解经验交流会在北海市召开。

“律师固定时间到这里值守,接访和解答群众疑问,接受职工咨询,工作人员对受理职工、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登记,墙上公布了调解员名单以及劳动争议的办理流程。”在北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劳动争议多元调解室,调解员梁壮向记者介绍,该调解室设在园区的“五心职工之家”,方便职工就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是北海市加强调解组织建设,高效推进劳动争议多元化解的具体措施之一。

近年来,北海市在一县三区成立8家“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调解工作室,并在市、县(区)工会和产业园区成立13家劳动争议多元调解室,让企业和职工“少跑路”,就近找到化解劳动纠纷的渠道。

3年来,诉前多元化解劳动争议570宗!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北海模式”见成效

▲北海“法院+工会”船员劳动纠纷调解工作室成功调解了两起拖欠船员工资案件

“感谢法院和工会,帮我们拿回这笔钱,解决了我们家的生活难题。”前不久,北海“法院+工会”船员劳动纠纷调解工作室充分利用线上调解方式,成功调解了两起拖欠船员工资案件,为两名船员共讨回工资逾5万元,船员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线上解纷服务,为当事人节约了时间成本。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积极探索“时间快”多元化解纠纷模式,成立的“人社+法院”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接受委托调解案件411件,调解成功250件,调解成功率达到60.83%,平均结案时长不超过3天;法院通过网络在线调解结案251件,缩短了纠纷化解时长。

3年来,诉前多元化解劳动争议570宗!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北海模式”见成效

▲“法院+工会”助力农民工讨回欠薪

如何才能更好地化解矛盾?北海市将纠纷化解跟踪至案件执行阶段,促进执行和解,做到“案结事了人和”,力促当事人“不翻脸”,实现劳动争议预防化解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最佳结合。

3年来,北海市“法院+工会+人社+N”向前“关口前移”、向后“延伸执行”,在加强对企业用工进行法律引导的同时,工会以“娘家人”身份聘请律师共同参与,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56宗,人社部门成立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法律援助工作站,聘请律师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1178人次,为149起纠纷案件提供法律援助。

来源:北海日报

记者:韩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