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在城北民事纠纷可以到哪找律师,在城北民事纠纷可以到哪找律师呢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17 12:54:01
【护航二十大·奋进新时代】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十年奋斗画卷 忠诚司法为民

【护航二十大·奋进新时代】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十年奋斗画卷 忠诚司法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紧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司法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用坚实的双脚丈量为民司法的土地,积极为民服务。十年来,城北区法院乘着司法体制改革的快车,栉风沐雨,在新时代的大考中递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坚持党的领导

城北区法院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和改革创新全过程和各方面,促使党的领导原则和人民法院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转化为司法效能。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中坚定政治方向、汲取政治营养,将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真正贯彻到工作中、落实到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上。

持续提质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北区法院紧跟党中央、各级党委、上级法院司法体制改革步伐,推进落实司法责任制、法官员额制、人员分类管理、立案登记制、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司法制约监督、统一法律适用、认罪认罚从宽、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诉讼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明显提高。

诉讼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全面落实立案登记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力。健全导诉制度,畅通诉讼渠道,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涉诉信访机制改革,推行“诉访分离”,有效解决了“入口不顺”“程序空转”“出口不畅”等问题。“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发展,突破在线服务常态化工作模式,将立案、调解、送达、保全、申诉等线下诉讼服务集成至线上办理,真正实现对外一站式服务、对内一体化运转。保障律师诉讼权利,为律师履职提供便利,更好发挥律师在化解矛盾纠纷、确保公正司法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大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力度,严格执行“三项规程”,推进刑事辩护全覆盖。深化执行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执行工作“一改三化”“一打三反”工作思路,有效推进执行工作职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完善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机制,监督、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成效显著。

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员额管理制度、组建新型办案团队、推进内设机构改革,健全审判绩效考评、专业法官会议、案件质量评查、过错责任追究等审判管理机制,打造“多元化解+速裁”机制,推进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打造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联合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检察院、西宁市公安局城北公安分局、西宁市城北区司法局设立全省首家刑事速裁法庭,高效集约办理刑事案件。完善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和监督制约机制,健全和落实独任法官、合议庭、审判委员会委员制度,促进公正高效权威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权责统一的审判权运行新机制,不断提升审判质效。

持续深化司法公开,深入推进裁判文书公开、审判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和庭审公开“四大平台”建设,依托信息化建设,实现立案、庭审、执行、听证、文书和审务“六公开”,除法律规定不应当公开审理的案件外,全部实现公开开庭审理,目前已网上公布裁判文书26971份。

回应民之所呼

城北区法院相继开展“高原意志”“暗夜行动”“联合行动”“千里赴闽”“集中清积案月”等执行专项活动,集中实施“五个一批”“错时执行”等执行措施,共受理执行案19285件,执结17948件,结案率93.07%。

实现“一站通办”。将登记立案、案件收转、立案调解、信访接待、咨询查询、诉讼引导、司法救助等多元诉讼服务整合于诉讼服务中心和两个人民法庭,做到人员集中、功能集约、效果集成,实现了让当事人“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的工作目标。实现“一网通办”。打造全域诉讼服务网,全面推行“跨域立案”服务,覆盖民事案件、行政诉讼、申请执行等方面。实现“一端通办”。加强对“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等平台深度应用,整合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调解、在线庭审等功能于一体,使“指尖诉讼、掌上立案”成为新常态。

始终坚持优化审判资源配置,大力推行“先行示范诉讼”机制。十年来,两个法庭共办理示范诉讼案件43件,有效带动3000起件案件高效解决。探索完善小额速裁机制,推动分调裁审提档升级,制定《城北区人民法院小额诉讼的程序操作规范细则(试行)》,对小额诉讼的适用标的、程序等方面进一步细化。

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两个法庭及院机关诉讼服务中心打造“党建引领”服务窗口,创新推出“8小时以外”名片式便民诉讼服务,深受辖区群众好评。针对辖区内大型企业职工上班三班倒,请假不方便、集散中心商户生意忙碌走不开等实际情况,着力解决当事人假不好请、事不好推的难题,推出“午间法庭”“假日法庭”化解矛盾纠纷2158件;针对部分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情况的当事人,推出“上门立案”“上门调解”;为避免当事人两地往返奔波,完成“预约立案”3306件;针对辖区市场案件集中、司法服务需求集中的特点,深入集散中心开展“巡回法庭”,提供咨询、立案、调解一条龙服务。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集中用力,通过“一庭一窗口”“一镇一枢纽”“一案一普法”等便民举措。

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延伸作用,不断擦亮巡回法庭这一特色品牌,采取“巡回办案+普法宣传”的方式将审判台搬到群众身边。

推动未成年人审判与家事审判融合发展,以聚力权益保护、强调审教结合、做好庭外功夫、关注延伸效果为抓手,构建集“预防、维权、挽救”于一体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探索刚柔并济家事审判,依申请为遭受家庭暴力威胁的当事人出具人身安全保护令,为群众撑起法律“保护伞”。推出离婚证明书等举措,探索引入心理咨询、家事调查等机制,把亲情融入审判,增强家事案件审判柔性。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少年家事审判庭法官刘尧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

严厉打击犯罪

十年来,城北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66982件,审结62078件,总结案率92.68%。依法惩处各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共受理各类刑事案3652件,审结3335件。依法高效审理好“两抢一盗”、故意伤害、毒品、醉驾等严重危害社会稳定、损害群众生命、财产利益和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犯罪,积极运用司法调解手段处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以除恶务尽的雷霆之势践行初心使命,受理的7件涉黑恶案件全部如期清零。发挥司法促发展稳预期优环境作用,受理各类民商事纠纷42558件,审结40153件。其中,合同类纠纷27366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的68.15%。畅通企业维权渠道。坚持把多元解纷作为社会综合治理的有力抓手,完善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大联调”体系建设。

锻造过硬队伍

城北区法院始终以加强能力建设为契机,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从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巩固“两个确立”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城北区法院始终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党内基本制度。积极打造“学习型法院”,采取面授、远程视频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干警参加培训1700余人次。全院干警积极撰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和案例分析等450余篇。今年,城北区法院聚焦干部老龄化、干部断层问题,推行“墩苗工程”锻造队伍。

十年来,城北区法院将抓好正风肃纪,推进崇廉尚德作为法院工作作风航向标,强力推行全面从严治党,永葆法院清廉底色。怀德自重,慎独慎微,戒骄戒躁,以身作则。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进一步压实从严管党治警主体责任。

不断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将其作为法院队伍自我革命的坚实动力。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建章立制,严肃党内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用好政治生态评价暂行办法,由分管领导联系分管部门,全程参与、全程指导,边评价边整改边提高,巩固和提升良好政治生态,不断提升管党治党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过去的十年,城北区法院以实际行动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一路走来,蹄疾步稳、足音铿锵。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法院”“全国模范法院”“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集体二等功”“全省法院先进集体”“全市优秀法院”等诸多荣誉。汗水铸就辉煌,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见证了城北区法院的奋进和拼搏,也见证了城北区法院“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决心和“人民至上”的情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