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天津滨海塘沽找律师,滨海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地址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16 06:27:58

“同志,我想咨询一下有关离婚的法律问题,应该找谁?”

“那个窗口是咨询法律问题的,您可以先取个号排队。这边也有自助查询机器,可以查询相关法律问题。”

4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滨海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此时,距离服务中心开门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大厅内已经排满了办理业务、咨询问题的群众。在服务中心正门处一共有7个窗口,依次为公证咨询、法律援助、律师咨询、心理咨询、人民调解等,分别有专业的公证员、律师、心理咨询师和调解员坐镇,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

“除了中心的坐班律师和公证员外,各街镇、村(居)也都有坐班的律师、法律工作者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满足群众的咨询意愿。”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滨海新区司法局统筹全区律师和法律工作者资源,签约50家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指派160余名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定期到1个区中心、21个街镇中心和385个村(居)开展法律服务,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推动实现滨海新区公共法律服务全区域覆盖。“2016年5月以来,法律服务中心已经接到了法律咨询42000余件。”

为了让辖区居民能享受到全方位的法律咨询服务,在规范实体平台的基础上,滨海新区司法局还大力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建设,为群内百姓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微课堂、法治宣传、调解咨询等服务。2017年10月,滨海新区率先完成村(居)法律顾问微信群全覆盖。目前,滨海新区司法局共建立工作群35个,法律顾问服务群213个。

“二楼是塘沽公证处,跟我们在一栋楼办公。”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位于二楼的塘沽公证处。据了解,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也是滨海新区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滨海新区司法局在辖区各司法所设立受理点,推动公证端口前移,同时列出“只跑一次”事项清单。

2018年5月,在滨海新区工作的周女士因不便亲自前往老家办理相关事宜,欲委托其弟代为办理,但当地相关部门需要周女士提供经过公证的委托书,周女士特来塘沽公证处申请办理委托书公证。因时间紧急,在办理委托书公证的当天下午周女士的弟弟就要乘车回老家将公证书交给相关部门。该处公证人员解这一情况后,为当事人简化程序,提供绿色通道,优先审批,优先出证,在当天下午便为当事人出具了公证书,未影响当事人的行程和公证书的使用。而这样的情况,在该公证处已经不是个例了。

打通法律服务便民通道 ——访滨海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