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南明区专业刑事大律师在哪里,贵阳南明区检察院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09-24 19:25:11
贵阳南明检察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 促进检察工作全面发展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开展“对党忠诚、执法为民、社会公正”演讲活动。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的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全面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在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的基础上,近年来又再次获得“全国模范检察院”“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科技强检示范院”等14项全国先进和11项全省先进。

  以业务立检,着力推进司法规范化标准化

  该院坚持以司法办案为根本,强力推进司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一是新建多功能司法办案区,集不起诉宣告、远程视讯、远程宣教、听证直播、警示约谈、VR体验、心理疏导等功能于一身,并制定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为进一步规范司法提供保障。二是着力抓好制度建设,以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紧紧围绕“6+N”顽瘴痼疾整治,对标对表,找准找实突出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认真分析研判,总结提炼出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机制,编撰《南明区人民检察院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机制制度汇编》,推动实现精准防范治理。三是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落实权力清单,制定三类人员绩效考核办法、“一人一档案”、员额检察官“1+1-1”考核办法等相关配套制度,突出实绩导向,实现责权统一工作新格局。四是发挥大数据应用优势倒逼司法规范化,运用模块分析、流程指引、时限预警、节点控制等,实现对司法办案活动全程管理和监督,倒逼办案人员转变司法理念、规范司法行为,防止超期羁押、超期办案等违法情况的发生。

  以素质兴检,着力推进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该院紧紧抓住素质能力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队伍。一是加强科学理论武装,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紧扣“强教育”目标要求,创新思路和载体,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教育方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激发干警学习的主动性,推动干警学思践悟。二是加强党建工作。建成党建文化长廊、党建活动室等阵地,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坚持学习教育常抓不懈。以各类主题教育为契机,强化学习教育。注重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利用“新时代检察官讲习所”“党心台”开展全员讲学活动,让党组书记、支部书记、检察官上讲台成为常态。四是强化职业道德培育。深入学习践行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职业行为基本规范,开展检察官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推动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以机制活检,着力推进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该院通过健全机制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着力推进管理科学化信息化,不断提高法律监督能力。一是加强内部司法监督。完善检务督察、线索管理和案件质量评估等机制,使干警的司法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完善外部监督。率先挂牌成立12309检察服务中心,制定“五个一”接待制度,发放服务承诺及满意度测评卡,让来访群众对窗口工作进行打分。每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察工作,开展“检察开放日”“检企共建”“征求意见座谈会”等活动,自觉接受监督,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三是推行阳光检务。线上线下公示人员信息,对内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能,对外方便办事群众,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四是开发并使用智慧南检App。利用移动大数据平台,集案件办理节点提醒、日常通知公告、工作任务发布、考勤统计、加班休假、工作汇报、云盘储存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业务、综合工作的管理科学化水平。

  以科技强检,着力推进保障现代化实用化

  该院紧紧围绕检察中心工作,全面落实科技强检战略,向科技要检力、要战斗力,促进检察信息化建设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一是智慧办案,破解人力不足难题。以智能分析,实时提醒案情。聚焦案件共性要素、证据类型和定罪量刑精准性,由大数据司法办案辅助系统智能分析,帮助案件承办人对案件进行实体分析、风险提示、类案推送,为检务研究和决策提供客观依据。二是智慧监督,破解案件质量难题。实现全程留痕,动态监督办案人员,精准定位,动态监督管控对象,充分利用社区矫正系统,对社区矫正人员精准定位,有效防止再犯罪发生。同时,依托移动大数据平台,研发专用App,监测网络舆情、搜索并捕捉涉黑涉恶及侵害未成年人等相关违法犯罪线索。2019年以来,共收集信息2000余条,挖掘有效线索83条,锁定关联性证据11条。三是智慧服务,破解司法为民难题。利用视频接访,高效服务群众,打造官方微信公益诉讼“随手拍”举报平台,方便群众实时在线举报。四是创新普法,提供高效法治服务。通过未成年人“润语云”远程宣教室,实现全辖区视频宣教全覆盖。建成VR体验室,让体验者沉浸式感受犯罪造成的严重后果,有效震慑和预防犯罪,打造集普法、预警、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学习教育阵地,强化廉洁自律、遵纪守法意识。

  以文化育检,打造“检察精神名片”

  该院注重孕育健康向上的检察文化,积极营造“团结有力、激情拼搏、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一是打造理念文化。提出“强化监督、服务大局、创新争优、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文化建设政治方向。二是打造环境文化,重视环境对干警的育化作用。从细节着手,通过建设文化长廊等方式,激发干警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营造了文化育检的良好氛围。三是打造和谐文化。贴近检察实际,开展读书会等活动,开展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谈心谈话制度,增强检察队伍凝聚力。四是打造素质文化。通过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检察院,采取多种形式、载体和平台,引导干警参与各类理论、党风廉政及业务培训、竞赛,促进干警不断提升综合素养。(杜文娟)

  盯住三个关键 促办案质效双提升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以内设机构改革为突破口,着力破解“重刑轻民”现象,实现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促进办案质效稳步提升。该院办理的案件多次获评“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优秀案件”“贵州省检察机关民事诉讼监督典型案件”,1名干警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人才库”,多名干警荣获贵州省检察机关“业务标兵”“先进个人”。

  在“好”上加力度,做好公益诉讼检察

  一是积极争取辖区党委政府支持。南明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实施方案》,将公益诉讼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在此基础上,该院与区自然资源局等10余家行政机关建立工作机制。二是加大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力度,积极稳妥推进公益诉讼检察。2020年起至今,该院公益诉讼立案165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140件,进行民事公益诉讼诉前公告17件,提起公益诉讼11件。三是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信息化水平。该院使用无人机助力公益诉讼调查取证,在贵州省检察机关首推微信“随手拍”公益诉讼线索举报平台,让群众实现“随时随地、一键举报”,并设立专项经费,对微信“随手拍”线索举报人进行奖励。四是加大公益诉讼宣传力度。该院制作公益“随手拍”宣传动画《公益诉讼在你身边》,投放至市内2700余辆公交车循环播放;该院拍摄的《发挥检察职能 保护绿水青山》微视频,获贵州省司法厅首届“我与宪法”微视频征集优秀奖;新媒体应用案例“依托随手拍线索办案促生态恢复”,被正义网、检察日报评选为“全国检察应用案例二十强”。

  在“强”上做文章,做强民事检察

  一是精准开展民事检察监督。结合工作实际,该院将办理虚假诉讼案件作为民事检察监督业务的工作重点,提升法律监督效能,向法院提出再审检察建议100余件,均获得采纳,为助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健全民事诉讼监督机制。该院强化对同级法院的法律监督,健全对虚假诉讼的防范、发现和追究机制,与法院制定《关于加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工作的意见》《民事、行政案件卷宗抽查、调阅办法(暂行)》,探索民事诉讼、执行监督案件联合听证制度,并共同建立抽查民事审判、执行案件的类型、比例、审查重点等机制,解决了民事检察监督案源问题。

  在“实”上下功夫,做实行政检察

  一是利用大数据拓展监督的精准度。在办理黄某等人诉某管委会案件中,该院经审查发现该案严重违反法定程序,侵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通过贵州司法大数据检索,发现法院同类14件案件均存在同样情形,该院遂依法向法院提出14件再审检察建议,均获得采纳。二是善于借助“外脑”提升办案质效。在办理行政案件过程中,该院邀请“南检智库”中的高校教授及司法实务专家参加公开听证会,为案件的正确处理提供理论支撑。三是深化落实穿透式监督理念。在促进法院依法审判,推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过程中,该院发现存在违法行使职权或怠于行使职权等情形,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纠正。四是扎实做好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该院与区法院、区司法局探索建立《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衔接机制》,29件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赵友均)


  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有个检察室

  2014年10月,以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为核心,“内陆开放、创新驱动、生态文明”为内涵的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成立。随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于2016年7月挂牌成立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检察室。5年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检察室自觉融入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工作大局,切实履行检察职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发挥检察职能,服务辖区中心工作

  打击刑事犯罪,保障人民安居乐业。2016年7月起至今,该检察室共办理辖区公安机关移送立案监督、提前介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2545件。针对某科技公司被合同诈骗案、谢某等人骗取4200余万元征地拆迁款案等社会关注度高、社会危害性较大的案件,主动作为,通过参与现场勘验、参加案件会商等形式,提前介入,积极引导公安人员全面及时收集证据,从源头上提升案件办理的水平和质量。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助力双龙生态文明建设。在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从大拆迁步入大建设的过程中,该检察室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与双龙建设局共同研判分析建设中部分林地被破坏、林木被砍伐,村民开垦荒山、荒地,有偿倾倒渣土等行为,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丰富普法形式,推动法治双龙建设

  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该检察室依托法治副校长工作机制,实现幼儿园、中小学、职业学校、高校检察官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先后就禁毒知识、校园欺凌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该检察室作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法治宣讲团成员单位,利用自身普法及办案优势,针对在办案中遇到的影响辖区企业健康发展的职务犯罪、经济犯罪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到多家企业开展法治宣讲,并与企业开展常态化“检企共建”,帮助企业堵塞制度漏洞,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立足检察职能,护航民企健康发展

  该检察室立足检察职能,着眼辖区经济建设,深入开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专项工作,建立检察室保护辖区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长效机制。在赵某故意毁坏财物案中,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到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诉决定,仅用21天时间,承办检察官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最大限度释放支持企业发展的司法善意,取得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苑昊亮)


  走出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贵阳南明检察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 促进检察工作全面发展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成立“未成年检察社会支撑体系建设项目探索基地”。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依法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特别程序制度,努力走出一条未成年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维权岗、贵州省青少年维权岗等荣誉,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未成年检察工作创新实践基地。

  发挥首创精神,推进未检工作规范化

  建设未检专用执法办案区,集办案、普法、教育于一体,包含润语工作室、润语云宣讲室、亲职教育中心等功能区,在保障办案的同时,突出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功能。该院设立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包含了涉及基本法律知识、常见犯罪罪名解析、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及犯罪表现等板块,集“声、光、电”等多种方式。

  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保护合力

  为贯彻落实最高检未成年社会支撑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该院建成亲职教育中心,并联合区委、妇联、教育、机关工委、民政等部门,在前期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帮教的基础上开展亲职教育,最大限度帮助涉案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建立被害人“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侦查环节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共办理案件90件,涉及未成年人97人。加强检律合作,为未成年人严格落实律师援助制度,并加强联动与配合,共同加强对涉案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的教育和帮助。

  立足检察职能,形成保护大格局

  该院与教育部门签订法治副校长“1+1+1”工作机制,即每学期至少上一堂法治课,参加一次校务会,听取一次校方意见和建议,已全覆盖辖区100余所中小学。会同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烟草销售点、网吧等进行清理,有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针对未成年人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向职能部门分别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对商家店铺进行法治宣传和教育,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类商品。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办理支持起诉撤销监护权案件,拓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广度。

  培育司法社工,开展专业化保护

  为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该院在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司法社工经验的基础上,与社工组织针对合适成年人在场、社会调查、精准跟踪帮教等方面,形成了系统规范的合作机制和工作模式。今年11月,该院挂牌成立“未成年检察社会支撑体系建设项目探索基地”,委托社工服务合作机构全面对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干预、社会调查、观护帮教等工作。依托专业社会组织力量,落实未成年人特别保护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专业社工组织将在检察机关受理案件的当日即介入开展社会支撑体系涉及的相关工作,时间根据案件情况持续4个月至12个月,确保涉案未成年人顺利回归家庭、学校、社会。 (刘玉)


  纾民情 解民困 司法救助传递检察温度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检察院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在服务救助对象、借力相关部门、拓展救助形式、延伸帮扶触角上下足功夫铆足劲,办理了一批司法救助案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2018年起至今,该院共办理司法救助案件83件,发放司法救助金111万余元。

  变“等案上门”为“多渠道找案”

  该院主动履职,加强与公安、民政、残联、妇联、扶贫等单位的沟通协作,及时收集、核查司法救助线索,共享救助信息,充分发挥多元化、综合性救助作用。在郑某司法救助案中,因感情纠纷导致被害人郑某头部面部严重受伤,该院从提前介入阶段就着手进行司法救助的线索核查工作,派员积极与公安机关、民政等单位沟通,及时掌握犯罪嫌疑人无赔偿能力、被害人家庭经济困难等关键线索。

  建立检察机关内部协作机制

  该院建立《南明区人民检察院刑事被害人救助衔接机制》,在案件移送审查批捕时,控告申诉检察部门即与刑事检察部门联系,对被害人受侵害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是否获得赔偿等进行核查,及时对被害人及其家庭进行救助,提升司法救助的主动性、及时性。今年,在该院办理的28起国家司法救助案件中,有近半数是通过上述救助衔接机制完成的。

  关注重点人群,开启绿色通道

  针对涉及未成年被害人、建档贫困户、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等重点人群,该院开启绿色通道,优先评估,增加救助额度,加快报批审批节奏,及时给予救助。同时,拓展救助的广度和深度,针对未成年被害人和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除了发放资金进行救助外,还对被害人开展心理疏导,协调异地就学等工作,帮助被救助对象尽快走出困境。

  据介绍,下一步,南明区检察院将主动担当履职,积极促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与助力脱贫攻坚、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工作深度融合,让陷入困境的救助对象充分感受到检察温度。(温春风)




来源:正义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