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太原交通事故死亡率是多少,太原交通事故死亡率是多少人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09-24 17:43:07

累计救助8154户因交通事故临时受困家庭,垫付资金达2.2亿元;

一般垫付受害人自接受抢救之时起,抢救费用由3天(72小时)延长至5天(120小时);

151家医疗机构被授予“道路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医院”;

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是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解决群众心头“急难愁盼”最生动的体现。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和机动车驾驶员、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百姓出行越来越快捷,道路交通伤害也随之而来。如何将伤者快速送往医院?如何让伤者快速进行治疗?如何为伤者快速筹集治疗费用?

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针对存在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此类顽瘴痼疾,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贯彻实施《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建章立制,常抓长效,搭建起“预担保、快抢救、后付费”的道路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与时间赛跑,在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死亡人数、最大限度减少因交通事故致贫返贫群众、最大限度化解因交通事故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跑出了令人惊艳的“山西速度”。

让救助基金真正成为“救命基金”

9月9日,郑某驾驶一辆轿车在江通南路与刘某英骑行的电动自行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刘某英胸部等多处骨折,被紧急送往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A级)进行救治。由于肇事者不露面,拒绝给伤者进行抢救费垫付,手术又耽误不得。晋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事故事实调查清楚后,第一时间开具《抢救费垫付通知书》,解了伤者的燃眉之急。救助基金服务站工作人员在得知案件情况后,马上联系医院,了解伤者情况,开通绿色通道,先行抢救。根据抢救情况,为伤者垫付抢救费21539 元。

“以前发生交通事故到医院,先问的是有没有联系家人垫付费用,很可能延误最佳抢救时机。现在不用担心了,只要发生交通事故都可以先抢救后付费,这一政策是真好!”事后,为表达对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和救助服务站工作人员的感谢,伤者家属成先生特地为工作人员送了一面锦旗,对山西公安交警这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暖心举措大加赞赏。

《山西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办法》的出台实施后,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全力推进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改革,联合省财政厅等4部门,搭建了交通事故重伤员急救“预担保、快抢救、预付费”协作模式,在全省推广创建“道路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医院”。

“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山西先行先试。只要在山西辖区内发生交通事故的重伤员,不管户籍是本省还是外省,抢救费用全部采用道交基金‘预担保’、医疗机构‘快抢救’、基金管理人‘后付费’的协作模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事故处处长褚万里说,这一协作模式,将所有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人员全面纳入救助范围,包括新增的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导致的伤亡群体,全部实行交通事故伤员无差别救助,每年增加受益群众4000余人。新办法还将可以垫付救助费用的时间由3天(72小时)延长至5天(120小时),并且明确将院前急救费用也纳入垫付范围,每年有近3万人因此而受益。

“以往都是道路交通事故伤者追时间‘跑报销’,现在重伤员在接受紧急救治5日后‘等交账单’就可以了。从根本上解决了交通事故重伤员抢救‘肠梗阻’、急救费用使用‘慢半拍’的问题,让道交基金真正成了‘救命基金’。”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事故处民警杨昆介绍。

警医保联动 确保救治“零时差”

道路交通事故伤员现场急救涉及应急消防、公安交管、医疗机构及银保监等多个部门,如果部门间联动不及时、衔接流转不顺畅的话,急救效能会大打折扣。为此,2020年4月29日,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消防救援总队和中国银保监会山西监管局联合印发了《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四位一体”联动工作机制》,使交通事故现场救援、伤员转运、医院救治、费用垫付等各急救环节全流程“绿色通道”。

太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负责救助基金具体工作的民警韩召存介绍,道交基金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全省各地交警与协作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达成了一种信任机制,发生事故后,交警会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提前”通知医院和救助服务站工作人员。而且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打破后,也为伤员获得快速、高效救治赢得宝贵时间,最大限度提高交通事故伤员救治成功率,降低了事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也大幅度下降。

“一些必需的检查或者手术,有了基金的保障后,我们在实施救治时就更无忧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务处医生屈慧芳高兴地说,这一协作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医生抢救事故伤员的经费顾虑问题,也大大减轻了事故伤亡人员家属经济上和心理上的负担。目前,全省已在151家医院建成“道路交通事故重伤员无差别急救绿色通道医院”,并在全省各绿色通道医院附近高速公路出口和医院周边主干道路路口处设置“交通事故重伤员绿色通道医院”指示标志牌。

“我们会一次性告知伤者或家属对接所需的材料,并指定专人负责,大大减少审批手续,提升了救助服务时效。”中国人寿财险山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吴奕琪说到,保险公司目前已组建了医审、法律、财务、信息等专业管理团队,全省配备了114名服务专员,设置了11家市级服务站,97家县级救助基金管理服务站,覆盖全省11家地市117县区及高速交警63个大队,全力优化服务流程,保证服务响应速度。同时,省银保监局财产保险监管处处长高奇志也表示,山西银保监局将督促各保险公司足额及时地计提缴纳救助基金,保证资金来源的充足稳定,做好与救助基金的衔接工作,充分发挥保险行业的社会稳定器作用,助力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制度保障 让“绿色通道”良性运转

“我们会在垫付过程中,让肇事方以及受害方共同签署一份承诺书,承诺将其将来的索赔权共同转让给救助基金管理人。”中国人寿财险山西分公司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追偿岗工作人员许靖遥介绍。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抢救、丧葬费用后,基金管理人依法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而依法追偿也是保障基金良性运转的关键。为此,山西省道交基金联席会议办公室加大了对追偿的考核力度,全省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各级人民法院积极协助基金管理人进行追偿,确保道交基金“预担保”、医疗机构“快抢救”、基金管理人“后付费”这一协作模式的持久力和生命力。

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四级高级法官孙成宇说:“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在审查救助基金垫付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公正作出判决,确保救助基金的有效回流。”

2020年6月16日全省第一笔通过诉讼成功追偿基金垫付款的案例,极大地鼓舞了基金管理人。据统计,截止11月底,累计追偿3242笔,追回垫付基金5652.34万元。

“山西公安的这一爱民之举,真正遵循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尤其是给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和党委政府的‘急难愁盼’问题,也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体现。省公安厅党委委员、交管局局长李安林表示,下一步,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将继续履行好省道交基金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救急救难,扶危济困,积极推进道交基金各项惠民措施发挥更大作用。山西省公安厅

山西率先开通无差别“绿色通道”为交通事故重伤员垫付2.2亿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