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湛江找专业家庭婚姻律师微信咨询,湛江找专业家庭婚姻律师微信咨询电话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2-13 17:30:13
情系“半边天” 共建和谐家庭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如何有效化解家庭纠纷?2018年,湛江市妇联出实招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全市各级法院共审结婚姻家庭纠纷案件5021件,其中调撤1747件,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7份。公安部门共发出告诫书22份,因继续实施家暴行为而给予行政处罚11宗。这一组数字的背后,是我市妇联维权工作的一串串坚实足迹,妇女维权的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家庭和谐、建设幸福湛江相得益彰。

切实履职

强化主动意识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湛江各级妇联作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牵头部门,及时对标中央、省的工作部署,把平安家庭创建工作重点聚焦在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上,与政法、法院、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共同推动,强化基础、健全机制,共享资源、互通信息,扎实有效开展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综治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排查上报、调解处置婚姻家庭纠纷,及时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记者用几个小故事记录妇联维权工作的点滴。

情系“半边天” 共建和谐家庭

观众被剧情所吸引,投入其中。

用心用情耐心调解

帮助妇女维护合法权益

“感谢婚调委帮我解决了我纠结不已的事!非常感谢!”在吴川市妇联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室,一名孕妇握着妇联干部的手,不停地表示感谢。她叫朱玲(化名),与吴齐(化名)相识相恋到谈婚论嫁,临结婚登记男方提出悔婚,此时女方已有身孕,双方协商多次未果男方突然离家出走。女方万般无奈来到吴川婚调委要求调处,妇联干部认真听取了她的诉求,多途径与男方沟通,成功劝说男方到婚调委与女方协调,经过用心用情的调解工作。在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一致意见,男方一次性支付25000元给女方,作为流产及经济补偿费用,并将嫁妆摩托车、电视机等返还女方。

主动联合职能部门

合力维护未成年人权益

“姐姐,你看,我这个公仔多好玩。”这是妇联慰问被弃养的四姐弟时,小弟弟抱着妇联赠送的小公仔高兴地对姐姐说。由于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这四姐弟被亲生父母弃养,无法上学,11岁的大姐姐带着三个弟妹四处乞讨。掌握该案件后,市妇联及时指导,快速应对,积极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赤坎区妇联联合成员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四姐弟的父母进行了多次联调,现已基本化解,姐弟中两人已上学,生活已回归正常。

精准帮扶提升技能

激励受助女性自立自强

在绿油油的辣椒地里低头摘辣椒的阿花,今年已24岁了,她头带遮阳帽,不时抬起头来擦着脸上的汗水,露出幸福的笑容。她是遂溪某镇的村民,年幼时被拐卖到国外,2015年被解救回国时身患疾病,在省、市、县各级妇联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得到了公安、民政、残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为其恢复了户口,办理了身份证,并纳入低保救助,还争取了社会各界帮扶,解决了基本的生活、治病问题,同时鼓励她自立自强积极生活、认真治病、学习生活生产技能。阿花病情稳定后与大嫂一起去打工,为减轻家庭负担积极地生活着、工作着。

方便群众

调处纠纷亮点多

群众诉求无小事。我市各级妇联在坚持依法维护妇女权益的基础上,找准社会维稳与妇女维权的结合点,扎实开展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亮点多多:

亮点一: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深化平安家庭创建工作。以“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百名法学专家、百场法律讲座”等活动为载体,全市各级妇联开展学宪法等各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达2046场,吸引40多万人次参加,专题讲座500场56759人参加,编印各类宣传品24种10万多份;共举办禁毒专项宣传活动近1077场次,在社区、学校开展禁毒宣传讲座198次,派发禁毒宣传资料24万多份,开展禁毒帮教125人次;各县(市、区)全面开展平安家庭评选活动,如遂溪评出平安家庭215874户,评选示范户13000多户并挂牌;徐闻评选出平安家庭10500户,以评选活动带动“家庭平安”托起“社会大安”;以项目化运作开展湛江市平安家庭创建支持计划,通过“妇工+社工+义工”模式在16个村(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实现“三个100%”的目标。湛江市妇联平安家庭创建的先进做法,获得省、市的认可和表扬,并在全省妇女维权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亮点二:配合“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切实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基层妇联执委作用,引导其认真履职,发现婚姻家庭纠纷激化的苗头和隐患,及时向主管部门或上级妇联报告,及时受理婚姻家庭纠纷投诉,形成了矛盾排查、纠纷调解、法律帮助、关爱帮扶等综合维权服务模式。组织和团结全市39个巾帼志愿服务队和800多名巾帼志愿者,共同参与做好农村普法、禁毒、防赌、防邪、防艾等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宣传、引导农村妇女关心关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完成土地确权的地方,妇女基本实现了全部登名。推动在“妇女之家”普遍建立妇女议事机制,切实增强了服务农村妇女的能力。

亮点三:完善基层维权机制,服务在身边在家庭。依托基层工作阵地,配合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各县(市、区)均已成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成立婚调委(室)50多个,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可就地解决。全市县级以上妇联受理群众各类信访1175宗,处理率99%,协调、推动一批信访个案得到重视和不同程度的解决。为困难妇女提供法律援助6宗,帮助妇女换回经济损失13万元。我市有省级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2个,服务分站10个,试点站35个,累计为近35万人次,妇女群众对项目的满意度达99%。目前,各县(市、区)均成立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成立婚调委(室)50多个,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可就地解决。

亮点四:关爱特殊人群,积极应对舆情。为了预防因婚姻家庭纠纷引发“民转刑”重大命案的发生,市妇联依托基层工作阵地,配合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大力开展普法维权工作,并针对特殊群体开展了系列关爱项目,如就业创业妇女技能培训课堂、“乳腺健康之家”项目和关爱女性在押人员增能项目等。当发生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重大舆情事件,及时发声,表明妇联态度,正面引导舆论走向,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如去年4月雷州市南兴镇9岁小女孩遭遇家暴,引起了社会和网民的极大关注,市妇联通过湛江日报等媒体发出正面声音,同时宣传了反家庭暴力法,为构建社会稳定筑牢了第一道防线。当发生婚姻家庭纠纷引发的“民转刑”命案,妇联组织及时跟踪了解案件进展,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协助做好受害人及其家属、当地群众的安抚和帮扶工作,派出律师、心理咨询师和社工进行专业心理疏导,维护社会及家庭的稳定。

百舸争流千帆进,巾帼建功正当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期的妇女维权工作带来了更多机遇。

湛江市妇联主席陈翔表示,全市妇联组织将继续以服务妇女新需求为导向,拓展源头维权参与渠道、提升社会化维权实效,推动解决广大妇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地满足妇女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湛江日报 文/图 记者路玉萍 通讯员黄梦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