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攀枝花仁和区找婚姻家事律师,攀枝花仁和区找婚姻家事律师电话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28 07:45:03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唐子晴 文/图

“幸好有‘联姐’和律师帮忙调解,不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10月29日,今年31岁的攀枝花市民肖泱一大早就来到仁和区“天府幸福家·花城联姐“工作室道谢。为了解决家庭问题,肖泱前前后后找了“联姐”缪明乡好几次,从最开始一张口就哭,到现在问题解决,她终于放下了心里的一块石头。

搞调解,保权益,攀枝花这群“花城联姐”不止热心还专业

攀枝花市仁和区“天府幸福家·花城联姐”工作室成立4年多以来,工作室的志愿者们耐心细致地协调处理和解决好来访者的家庭矛盾纠纷问题,接待和处理妇女上访问题300余人次,实现了婚姻家庭纠纷化解的柔性介入,使得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多了一个渠道。

纵横联动,保障妇女权益不止动动“嘴皮子”

被称为“联姐”的,不止是缪明乡。2015年,攀枝花市司法局和市妇联联合创建“花城联姐”工作室,召集有调解经验、热爱妇女儿童工作的基层妇女志愿者加入,推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

搞调解,保权益,攀枝花这群“花城联姐”不止热心还专业

“志愿者通过轮班制,完成预约、接待、调解等工作,和平常‘劝架’不一样,不能光动‘嘴皮子’。”缪明乡介绍,调解不能光靠口才、人际关系和生活经验劝架,为了让调解效率更高,团队成员们边看边学,还有专家进行不定期的法律、心理、调解及社会工作技巧业务培训、巡回督导和岗位练兵,“别看这个工作不难,要求并不低,既要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又要懂调解技巧、懂群众心理。”

搞调解,保权益,攀枝花这群“花城联姐”不止热心还专业

常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背后需要来自于各方的力量一起“使劲儿”。“当好‘花城联姐’,‘联’字非常重要。”仁和区妇联主席黄宏疆介绍,工作室已经形成了一支由区、乡(镇)、村级和机关单位260余人组成的志愿者工作队伍,下沉到村社,为妇女解决法律维权咨询、调解婚姻家庭矛盾、进行心理咨询服务等,聚焦“家事”化解,探索实践妇女儿童维权新途径。

不仅要纵向联动,还要把更多部门和组织拉入进来。通过与政法委、法院、公安、民政、司法等部门联合成立“攀枝花市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在各县区成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形成了“联动式”维权服务。公安女干警、检察院女干部开展巡回讲座、“巾帼维权大讲堂”,依托城乡婚姻家庭辅导室、妇女之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法治宣传、婚前辅导教育,预防婚姻家庭矛盾纠纷。

此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教育等工作委托给律师事务所负责,由律师为其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依法有效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定期回访,细致坚持让婚姻调解“有里子”

“很多来调解的人都是气冲冲的,说不了几句眼泪就包起了。”缪明乡说,先倒杯水,平稳来访者的心态,还要多倾听,“婚调室遇到最多的纠纷是感情纠纷。今年以来,来的‘90’后多了起来,要根据她们的心态变化来变化调解方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搞调解,保权益,攀枝花这群“花城联姐”不止热心还专业

在黄宏疆看来,婚姻家庭调解不复杂,女性的韧劲和细心,非常适合这项工作,而解决大部分婚姻家庭矛盾问题,和晒被子有几分相似,“把陈年往事拉出来掸一掸,晒一晒,再往后走就能暖和起来了。

这项不复杂的工作要做得好,靠的正是真心、耐心和细心。仁和区花城联姐负责人樊德芬有一个习惯:对调解对象进行跟踪回访。“婚姻家庭调解就像做一个项目,完工了还要投入使用,问题到底解决了没有需要时间来验证,也需要常问问,多看看。”樊德芬说。

为了加强管理,攀枝花市妇联统一制定了调解员工作章程,将调解工作流程化,截止2020年攀枝花全市共建立了76个“花城联姐”调解工作室,调解案件达10000余件(次),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