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找律师第一阶段主要负责什么工作,刑事案件第一阶段,应注意什么问题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27 01:34:24


刑事案件第一阶段,应注意什么?

刑事案件的处理流程,一般按顺序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侦查阶段,由公安机关负责;第二个:移送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院负责;第三个:审判阶段,由法院负责

其中,公安机关在第一个阶段负责抓捕、调查案件具体情况,搜集证据;在查明事实后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院在第二个阶段对案件事实及证据进行核实,如果检察院认为构成犯罪的,依法代表国家向法院提起公诉,并同时提出量刑建议;如果检察院认为不构成犯罪的,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法院对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后宣判;如果法院认为构成犯罪的,依法定罪量刑;如果法院认为不构成犯罪的,依法判决无罪释放。根据法院的生效判决结果,犯罪嫌疑人进入服刑程序或直接释放。

那么,在这个处理过程中,有什么是需要注意的?我们分阶段提示几个重点。

首先,法律文书很重要——拘留通知书和逮捕通知书。

公安机关在抓捕犯罪嫌疑人后应当依法出具书面法律文书,即:拘留通知书。在通知书中会明确被抓捕人员、涉嫌罪名、拘留的法律依据、拘留时间、羁押地点,并加盖公安机关印章。

第一个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拘留通知书一般会按户籍地寄给家属;如果家属就在附近的,可以直接到负责抓捕的派出所或公安局领取这个通知书。

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家属在收到这个拘留通知书要看清楚,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如果是刑事拘留意味着就是涉嫌犯罪,行政拘留仅是行政违法,但是也存在先行政拘留,然后转刑事拘留的情况。

第三个需要注意的是:有了这个拘留通知书才可以到看守所或拘留所送衣物。看守所一般会允许一次凭拘留通知书或逮捕通知书送衣物钱款,后续只有当被羁押人员寄出单据,家属才能凭收到的单据送衣物,否则不接收。目前上海市的看守所可以通过网上汇款,家属在外地也可以通过网络办理(支付宝中搜索“上海智慧监所”)。

第四个需要注意的是:公安机关出具逮捕通知书的,一般意味着案件将继续推进程序。实践中,在刑事拘留期间,公安机关经侦查认为不构成犯罪的,可以释放被羁押人员;如认为构成犯罪的,则会逮捕,出具逮捕通知书。

其次:咨询和委托律师很重要。

家属在拿到拘留通知书后,应当及时咨询律师,如有需要,应尽快委托律师会见被抓人员。

因为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一旦被拘留,除了律师依法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家属或其他人是无法见到本人的。

所以及时咨询律师,了解涉嫌罪名的情况;然后委托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一方面可以了解具体涉案事实,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被羁押人的情况如何,给予相应的法律咨询,并转达家属的慰问关心。

最重要的是,通过律师了解情况后,可以及时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如果申请成功,则被羁押人员可以出来,相对自由,但不应超出公安机关限定的范围,也需要继续配合案件进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取保候审成功不代表案件结束,有些案件还是需要继续后面的处理阶段,直至法院判决。根据实践经验,能够取保候审一般表示案件性质不太严重,后续量刑也会相对较轻。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遇到在侦查阶段成功取保候审,但在法院审判阶段重新被羁押的情况。因为每个刑事案件具体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以上几个要点,是需要在第一个阶段注意的,接下来,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说明后续阶段的注意事项,敬请关注。


刑事案件第一阶段,应注意什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