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找原阳县律师事务所,找原阳县律师事务所电话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26 18:32:18
金国强 | 览阅三叹——序邢体兴《法窗夕语》

览 阅 三 叹

作者:金国强


金国强 | 览阅三叹——序邢体兴《法窗夕语》


认真览阅了晓欣的随笔集《法窗夕语》,有三叹。一叹语言。二叹内容。三叹他浓浓的感恩情怀。

先说其语言。在《法窗夕语》五个风格迥异的部分有华丽诗化的语言,有平白朴实的语言,又有逻辑的政论性语言.

华丽诗化的语言在《悬河之侧,我明黄的肤色》《心中有河》等篇表现突出,如在《悬河之侧,我明黄的肤色》中写道:“野性的雄风,吹绿了黄土地,勤劳的汗水,滋润了黄土地,刀耕火种的岁月,播入了黄土地。没有黄土之咸,哪有蜜之甘甜?没有野风之摧残,哪来臂膀之浑圆?”

金国强 | 览阅三叹——序邢体兴《法窗夕语》


《乡土烙印》《敝处酒香》《人间烟火》三部分则以平实为基调,生动、真切、传神地描绘了作者倾心的生活经历。其中《夏日坯场》《抡瓦老师儿》《黄河酒风儿》等表现得更为细致。如在《夏日坯场》里写道:“脱坯最怕的是下雨,越是下雨,家人越是冒雨往坯场里跑”。没有经历,没有切身彻骨的体验,就不会有如此的表达。《抡瓦老师儿》则入微地叙写了“大小瓦”:“瓦有大瓦小瓦之分。大瓦用在房屋的两椽之间,是瓦肚朝下,称盖(音gan)瓦。小瓦在大瓦之上,是瓦肚朝上,称凹瓦”。当然作者写的是北方如河南黄河中下游的“凹瓦”,南方如湖南湘西等地的“凹瓦”则是肚朝下。

在《黄河酒风儿》里,他写道:“开喝时,桌上的菜得是双数。如上了仨菜,则酒不能开始!性急的人会吆喝:赶快再上个菜,要不没法喝!或干脆从桌上撤下一盘菜来,说;早剃头早凉快,开始吧!”

《辩护在苏州》《美国的月亮》《请别叫我犯罪》等篇则体现了逻辑性,严谨、凝重,又不乏激越之情和对于底层的人性关怀。如在《辩护在苏州》里,他写道:“在苏州办理刑事案件,公诉机关的起诉书会将嫌疑人的从轻、从重情节,直接写进起诉书中予以释明。他们追求的是罚得其罪,而不是追求将被告人判的重,从而显示公诉人的优秀”。

在《美国的月亮》里,他写道:“无论大陆法国家还是海洋法国家,更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陪审员制度设立的要旨,在于以普通公民参与司法来对抗司法的专横,以公众的自然理性来平衡法官职业化的僵化思维”。

在《请别叫我罪犯》里,他甚至是愤慨地写道:“呼格吉勒图一案被视为司法进步的典型案例,但每次看到此案我都忍不住在想:如果当时有‘疑罪从无’的法律原则,这位勇毅正义的少年是否就不用为自己的善良付出生命的代价”?

以上说的是丰富的语言。也许我太看重语言在作品中的位置了。感触太深了。说的太多了。下面谈谈本书作为随笔所涉猎的丰富的内容。

金国强 | 览阅三叹——序邢体兴《法窗夕语》


比如,对于日常生活,他如实地描摹了许多场景,抡瓦,装窑,推水车,耍酒风儿,偷灯盏儿等等;比如对于朋友的追述,在《阿邓》《小石头》《笨人王老大》里,不但记述了过往的趣事,还有糗事;比如对于驹叔、表哥、大哥大嫂,还有对于父母的怀念,还有对于祖上邢恕的论证、评介;

比如对于社会的关切、关注,从美国的“伪民主”“堕胎权”“代理人战争”以及“俄乌冲突”到国内“退伍军人”待遇到“司法鉴定”到“血腥传销”,更有关于“正当防卫”关于“正义”关于“良知”关于“安乐死”,还有更多的关于他赖以生存的律师执业和职业;

比如对于文学创作的反思,比如关于律政剧编、导、演的离谱和常识的缺乏,关于莫言以及他的“诺奖”……

老话新评,新事新说,方方面面,都是他自己的视角、关怀。

金国强 | 览阅三叹——序邢体兴《法窗夕语》


其三,感恩之情四溢。

如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就浓缩在《布鞋》《老屋灶台》《又近年关》《闲话灯盏儿》里;对于兄嫂的感恩则体现在《我的大哥大嫂》里;对于妻子的感恩倾诉在《有关孝道》里;对于同事的感恩书写在《酒窝子》《滩儿里酒》《主任老赵》《司机老郭》里;对于朋友的感恩流淌在《河到三门峡》《风雨兼程》《厚德尚法 不忘初心》里,甚至对于红过脸、斥责过他的朋友同样是念念不忘,不忘朋友的好,不忘朋友对于自己的成长、执业过程中曾经给予的点点滴滴;更有,更宏大的也确实发自其内心的对于党对于国家的感恩,感恩他生于斯长于斯的美好时代,比如在《百年颂歌》这一篇,把对于党对于国家的感恩之情倾泻无余……

览阅一本书,览阅一个人。一个人,有优雅的表达,有宽广的视野,有感恩的善心,足够了。

2022年9月6日晨于河南原阳祖师庙公寓

金国强 | 览阅三叹——序邢体兴《法窗夕语》


金国强 | 览阅三叹——序邢体兴《法窗夕语》

END


金国强 | 览阅三叹——序邢体兴《法窗夕语》


作者简介:

金国强,1957年12月23日出生于原武镇南关村,生活于原阳县韩董庄镇赵厂村。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河南省文化厅《群众文化论坛》杂志编辑、原阳县《博浪报》、《原阳县民营经济》总编辑。在(原阳)律师事务所工作30年。2015年,出版随笔集《一路走来》。2019年出版《采英集》,并与邢体兴合编《青春记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