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东莞市找交通事故律师免费咨询,市府“一号文”解读|东莞实现半小时法律援助圈,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26 14:14:43

近日,2020年东莞市政府“一号文”正式发布,描绘了东莞市打造民生建设“东莞品质”和全面小康“东莞样本”的美好蓝图。东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重点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三个方面落实好相关工作。

民生项目优先纳入立法计划

重点领域加强执法检查

近几年东莞市各类公园数量快速增长,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但公园规划、建设、保护和管理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为提高公园管理和城市管理的法治化水平,东莞市政府近期印发了《东莞市公园管理办法》立法工作方案。目前东莞市已成立了立法领导和工作机构和起草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公园立法调研、草案的起草、征求意见、咨询论证会和听证会等工作。

市府“一号文”解读|东莞实现半小时法律援助圈,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在民生相关的领域,2020年,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还分别印发了《东莞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度立法计划》《东莞市人民政府2020年规章立法计划》,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园管理等一批和民生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立法必要性和紧迫性的项目优先纳入今年立法计划审议项目。将房屋租赁、机动车停车管理、扬尘污染防治、电动自行车管理等纳入预备项目。

据了解,自获得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以来,东莞市已经出台了4部地方性法规,9部市政府规章。

有法可依的同时,行政单位的执法建设是推进法治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今年,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城管、交通、环境等重点领域的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要求各行政执法单位按照行政执法标准体系强化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市府“一号文”解读|东莞实现半小时法律援助圈,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具体包括,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严格履行行政执法程序,依法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和救济权,合理适当作出自由裁量,行政执法案卷和行政执法文书要素齐全、填写规范、归档完整等,从而促进行政执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据司法局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开始,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司法局统筹协调全市各行政执法单位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2020年,司法局将指导督促全市涉及民生领域的例如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行政执法单位开展对接应用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的试点工作,推动这些行政执法单位进一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要求。

完善公共法律实体平台建设

发挥律师团队专业优势

当前,东莞市共建成1个市级、32个镇级、588个村(社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了纵向实体平台全覆盖、横向热线网络全贯通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网。全市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为群众提供现场法律咨询30948人次,受理业务9947宗,办理工单1104件。

未来, 深化拓展各镇街、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功能布局,加大各类法律服务资源整合力度,优化各项法律服务供给将成工作重点。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更好地满足基层人民群众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在开设凤岗镇公证工作站基础上,2020年计划分别在洪梅镇、长安镇设立公证工作站,对外办理各项公证业务,聚焦打通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促进临深片镇区综合服务职能联动。

市府“一号文”解读|东莞实现半小时法律援助圈,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平台搭建的同时,专业的律师服务团队也参与到公共法律服务当中,东莞市先后组建了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一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团、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律师团等服务组织,为工人解决法律纠纷、为企业做法治体检、为社区调解案件。

尤其在疫情期间,针对复工复产企业,组建东莞市涉外法律服务律师团和东莞市涉外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人才库,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法律服务支撑。

公共法律服务重在便民普惠。2020年法律援助的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使更多困难群众受益。在服务质量方面,将通过庭审旁听、受援人回访,确保在法律援助案件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保证受援群众获得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目前,东莞市有市法律援助处1家,镇街法律援助办事处32家,在工、青、妇、残、老龄委、驻莞部队、法院、检察院、看守所等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27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或联络员)962个,困难群众可就近获得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已经实现了“半小时法律援助圈”。

市府“一号文”解读|东莞实现半小时法律援助圈,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另外,2020年将举办第三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 。本次被列入评议的是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总工会等5家单位,将通过自查自评、公告公示、实地考察、社会评议、履职报告、单位互评、现场评议、网络直播等八个环节组织开展。

筹备调解协会,打造个人调解品牌

积极开展“阳光调解”

东莞作为外来人口众多的城市,涉及劳动纠纷的调解较多,2019年东莞市全面推进警调对接工作机制,通过购买律师事务所调解服务,司法局共派驻51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到全市各个派出所,为群众提供7X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的调解服务,成功调处53416宗,调解成功率98%。

面对目前矛盾纠纷的复杂化和多样性,对调解员的专职化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司法局联合财政局为运作良好的调解组织提供工作补助和人民调解员“以案定补”经费,为调解组织设定制度保障。另外东莞市拟筹备成立东莞市调解协会,以此为平台,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各类调解资源。

市府“一号文”解读|东莞实现半小时法律援助圈,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司法局也将进一步加强仲调对接,引用第三方法律专业力量,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大力培育劳动争议人民调解组织,推进非诉纠纷解决机制落实。参照此次疫情防控中基层网格排查的有效做法,探索建立“阳光调解”纠纷信息员队伍,建立健全调解信息员到各级调解组织的衔接机制,打通“排查-分解-反馈-跟踪”各个环节,有效发挥调解在市域治理中的解纷和社会治理功能。

另外,基于个人品牌调解室在2019年的引领示范作用,未来将加强镇村一级的个人调解室建设,挖掘村居调委会和企业调委会等基层力量,为基层储备调解专家力量。

市府“一号文”解读|东莞实现半小时法律援助圈,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

数读:东莞公共法律服务

◆目前,东莞市已建成1个市级、32个镇级、588个村(社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2019年,共组织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法律援助人员等法律服务人员1833人次进驻广东法律服务网值班,为群众提供线上法律服务;全市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共为群众提供现场法律咨询30948人次,受理业务9947宗,办理工单1104件。

◆2019年,组织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为173家企业工会开展法治体检,并开展了44场(次)“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活动,6500多名农民工受惠。

◆2019年,成立了由309名律师组成的“东莞市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完成了1000家民营企业“法治体检”。

◆组织全市588名村(社区)法律顾问积极服务村(社工)村,累计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18517件次,协助追回拖欠款5859.9万元。

◆组织律师积极参与刑事辩护全覆盖活动,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954宗。

◆组织40家律师事务所参与12348广东法网网络平台公益值班,免费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

◆目前,东莞市有市法律援助处1家,镇街法律援助办事处32家,在工、青、妇、残、老龄委、驻莞部队、法院、检察院、看守所等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27个,法律援助联络点(或联络员)962个,困难群众可就近获得法律咨询,申请法律援助,已经实现了“半小时法律援助圈”。

◆2019年共派驻51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到全市各个派出所,为群众提供7X24小时全天候不打烊的调解服务,全市32个镇街驻公安派出所调解工作室调解纠纷54499宗,成功调处53416宗,调解成功率98%。

【记者】李玲玉

【作者】 李玲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