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找律师打官司输赢都是那么多钱吗,打官司不一定要证据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26 01:26:38

请律师打官司时,你都“踩过”哪些“坑”?


委托之前,这个律师很积极,委托并付律师费后,人影都不见了,都是我自己在后面催一步才走一步......

一问到案件结果会如何,这个律师总是说,这很难讲......

怎么感觉,我委托的律师打官司,只是跑程序办手续,心里很慌啊......

我委托的律师,竟然忘记了开庭,你们遇到过吗......

我委托的律师,是身边朋友,人是靠谱,但专业明显不如对手律师.....

……


相信很多打过官司的“过来人”都遇到过上面这些问题,但是往往百思不得其解,为何“你”会成为那个“天选之子”;于是,只好跑去网上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


打官司最怕的,不是输在事实和证据上,而是输在律师上


01


商业精英和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货款收不回来、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股东间发生争议、想解雇一个严重违规的员工、公司的商业秘密被泄露、公司的产品被“仿冒”、不小心用了“别人家”的字体等等……


解决这些争议或问题,往往不得不去“打官司”,此时,无论是作为原告方还是被告方,遇到官司,都是一件头疼的事;若再碰到一个不靠谱的律师机构或者律师,那就更烦心了,搞不好还会“赔了夫人又折兵”。


//


一般面临官司,没猜错的话你找律师的过程可能会是这样的:


Step1: 找到相熟的律师或者对比三两家律所,大概陈述案件经过,问问“我这个案件能赢吗?”;

Step2:确定委托,签合同,按照自己的理解,把案件相关的资料打包给律师;

Step3:律师准备并提交证据、起诉状/答辩状等文件资料,等开庭通知;

Step3:开庭日,或律师单独参与庭审,或自己一同出席旁听;

Step4:庭审结束,等判决。


这样的操作步骤,恭喜你,你已经让自己成为了“天选之子”。


02

打官司的4大坑,你知道吗?


可以说,有些当事人打官司不是输给对手,而是在没开庭前就被自己人,也就是被自己的律师给坑惨了。


怎么回事呢?我们来推演一遍,这过程中简直一步一个坑,一不小心就爬不起来了。


首先 不管是告别人还是被别人告,第一时间肯定会想找律师问问能不能赢,如果一上来律师就告诉你结论,那么恭喜你,前脚已经踩到半截坑了,因为在没有认真梳理事实和法律分析前就下结论是很草率的,靠谱的律师很少一上来就告诉你结论,再说,告诉你了你又敢相信吗?这是第一个初级坑。


而且这个坑你也有一半责任,因为你问的问题不对,虽然每个人都想知道结局,但往往结局不是拍脑袋说出来的,而是在于你努力与不努力的结果,你应该是想知道结果的大致走向,这就确定了你应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而不是一上来就要一个输赢的结论。


//


然后 律师就开始干活了,律师会问你要材料要证据,如果他只是简单整理一下、写个诉状之后就递交给法院了,那么,你已经轻松到达第二个坑。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是律师知道案情之后,需要与你一起认真去梳理案件事实,尤其是焦点问题的每一个细节,共同努力去收集或者是补充这些证据材料。而不只是简单整理,还要准备诉讼状和答辩状,是要花心思确定诉讼策略,甚至要几个律师一起讨论,反复论证这个诉讼策略的合法性、可行性的。


打官司就是打事实打真理,如果基础功课都没做怎么能有胜算呢?


//


第三 就是在准备案件的过程中极少沟通,律师就自己盲目确定策略了,这是第三个坑。虽然说制定策略是由律师来主导,但是你是当事人,是最了解整个案情的人,没有充分沟通就拍板,风险很大。


前面一系列的坑最后就会导致开庭时没有清晰的策略,就只能见招拆招,拍脑袋决定,被人牵着鼻子走。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是精细化作业,法律的详细评估、法律文书的反复推敲确定,模拟法庭、沙盘推演、庭前的策略等等……


//


最后 庭审结束后如果你只是默默地等待结果,那么,这最后一个坑也终于被集齐了,足以召唤一个可能并不理想的“结果”了。


其实,庭审之后并不是闲着,而是要和律师一起回顾总结,是不是还有不足的地方,还有哪些需要补充,更重要的是还要和法官保持良好沟通,让法官接受自己的主张。


打官司最怕的,不是输在事实和证据上,而是输在律师上


03


总结一下,打官司这件事你做对了吗?


打官司需要的是律师精细化作业,匠心研磨每一个事实,论证并运用好每一个规则;它更不是律师的“独角戏”。从初步评估到裁判结果,商业精英们需要和律师一起,精细化协同作战,研磨每一个细节。


(封面图源自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