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律常识

徐汇区婚姻纠纷律师找哪个,上海徐汇婚姻登记中心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法律常识 时间:2022-11-23 23:08:10

5月20日谐音“520”,要说哪里幸福感爆棚、情侣最多,就要数婚姻登记中心了。


为增添结婚“仪式感”,徐汇区的婚姻登记中心做了这些事

为图好彩头,情侣们往往一大早就前去排队办理婚姻登记,不过在徐汇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这种情况却有所改变。今年5月20日当天,有152对新人前来办理结婚登记,是平时登记人数的五六倍,但现场秩序良好,“大排长龙”的景象并未出现。

原来,徐汇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婚姻登记自助打印系统。“以前新人填表格需要十几分钟,现在3分钟就能打印出登记声明书,有效缓解了好日子里的登记难。”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作为直面老百姓的民政窗口单位,徐汇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始终坚持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当事人满意度为目标,不断创新服务理念,突破传统服务模式的壁垒,打造了“汇·爱+”系列特色服务。


自助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互联网+政务”在婚姻登记的人生大事上发挥着贴心的“小作用”。

领证更快了。据悉,徐汇区早在2015年便率先引入婚姻登记自助打印系统,前来登记的新人只需将双方身份证放在机器上,按照终端提示进行自助操作,即可在短短几分钟内取得一份内容清晰、格式规范并且附带有二维码的结婚登记声明书。登记员只需在窗口扫描声明书中的二维码,即可将新人信息直接录入婚姻登记系统。这种新的领证形式,让不少新人感觉特别方便。

此外,徐汇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在工作中发现,婚姻档案归档后,市民查档、补办证件都需要往返档案馆奔波。为此,他们与区档案馆协调,在中心内开设了“汇·爱+”婚档专查服务,开设便民窗口,同时引入婚姻档案查询出证系统,让辖区内当事人在查询婚姻档案、补办证件时“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有效解决了婚姻登记窗口与群众之间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特色服务为小家保驾护航

婚姻是家庭的起点,徐汇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作为家庭建设的第一线,将科学引导婚姻文化和婚俗礼仪列入重要工作内容,适时推出了“汇·爱+”特色颁证活动及婚姻文化项目,在增强婚姻仪式感同时,提升了新人们的家庭责任感。

在婚登中心,有一条“汇·爱+”特色婚姻文化长廊。据介绍,这是婚登中心特别打造的结婚第一课,通过“一墙”“一廊”“一房”呈现徐汇文化特色,勾画中国婚俗史的轮廓,唤起新人对婚姻责任的担当意识。

对小家的关爱也并不止于婚姻缔结之初。为健全婚姻关系调适机制,2010年,徐汇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携手区妇联共同创办“开心家园劝和工作室”,为婚姻亮起红灯的家庭提供心理疏导、法律咨询服务,去年一年成功劝和118对当事人。

为从源头预防婚姻危机,今年3月,双方再度“跨前一步”,成立了婚姻家庭危机干预中心。服务对象涵盖区域内的妇女及家庭,对家庭矛盾、孩子教育等常见争执开展干预,提供心理疏导、危机心理监测和预报以及家庭危机事件的解决方法等等,让“枯萎”的家庭婚姻关系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

“汇·爱+”品牌的另一大特色,是通过志愿服务将婚姻普法送到社区居民手中。以“情暖社区、志愿普法”为主题,徐汇区婚姻收养登记中心党支部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全体职工及中心法务来到社区居委,为广大居民开展婚姻法律政策宣传和婚姻家庭关系调适服务,解答居民们在婚姻家庭关系中遇到的困惑和纠纷。如今,“汇·爱+”社区婚姻普法已形成常态化,深受社区居民欢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