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常识

[热门]专业速递:交通肇事一人以上的,酒驾交通肇事逃逸后果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阿梦 交通常识 时间:2023-06-05 08:18:11

一,引言

上个周末,我和尹律师在律所接待了一个当事人,原来,该当事人被公安局电话通知到案,他非常紧急地向律师求助。

案情如下:小罗当晚和舅舅、表弟三人在一家餐厅用餐后,独自一人驾车回家,与在路上推行电动车的行人大海发生碰撞,后经伤情鉴定大海为重伤二级,但小罗坚称自己当天感冒有点头晕,并不知道挂蹭到大海。因办案人员怀疑小罗当晚饮酒了,为逃避法律责任,肇事后逃逸,目前以交通肇事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小罗介绍道,办案人员去餐厅调取了他们当晚酒水单,一共消费了6瓶啤酒,但因为包间没有摄像头,且服务员表示当晚客人太多,没注意到小罗是否喝酒。交警调取了涉案监控,在碰撞到大海时,小罗的车辆有较大的摆幅,且肇事车辆的右前叶子板存在凹陷。上述种种迹象,让办案人员认为小罗是因为酒驾,发生交通事故后,心存侥幸而逃逸。

那么,刑法上,对酒驾,酒驾并逃逸引起的交通肇事罪分别是如何量刑的呢?

二,法律法规

本文仅讨论酒驾作为交通肇事罪构成要件的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33号),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酒后驾驶机动车辆情形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档量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法发〔2021〕21号),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在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因逃逸致一人死亡的,在七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三,实务研究

法律要求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要立即停车、报警,并应当第一时间抢救受伤人员,因此,法院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笔者经过研究大量广东省各中级人民法院实务判例,得出:酒驾并具有逃逸行为,重伤一人的,按上述法发〔2021〕21号“三年至五年有期徒刑幅度” 确定量刑起点,且绝大部分案件被判为三年以上的实刑,极少数为缓刑。而酒驾但没有逃逸,重伤一人的,如果能积极救治伤员,对被害人作出赔偿,并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一般不会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且有比较大的机会获得缓刑。

四,律师提醒

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如果出现酒驾引起交通事故的,切勿抱有侥幸心理选择逃逸,肇事逃逸不仅无处可逃,而且会让自己罪加一等,面临法律的严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