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常识

律师院找交通案源(青年律师事务所)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大件会 交通常识 时间:2023-04-10 20:54:52

律师院找交通案源(青年律师事务所)

“哪家律师事务所收留我?我的案源可以养活10个律师”在一个微信公众号编辑群里,北京一位法制类微信公众号编辑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

微信群里,这个讨论没有继续下去,我也无从得知,这位编辑的话是否有夸张的成分,但这引起我的另一思考,这也是一度困惑不少人的地方:青年律师,你的案源在哪里?

去年的7月,在律所办公室接到一起工伤案子,在与当事人沟通后,得知其在受伤住院期间,就有不少的律师找过他,但他并没有委托这些蹲守在医院的律师,而是经人介绍后,从沙坪坝赶到渝北,又问了好几遍人后,才找到我们律所(我们律所楼外没有广告牌,大楼也没有楼层指引),再委托律师代理。

今年7月,师傅交给我一起交通事故的案子,让先熟悉案情。打电话给当事人准备询问细节,刚刚自报家门,对方马上就说“对不起,我们已经找了律师……”

我一脸懵逼,对方马上反应过来,马上道歉,说是误会。原来,当事人从住院到出院,一直不停接到自称律师的人打来的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委托他们代理。她不胜其烦。后来,她通过熟人找了一位律师,也就是我师傅。

这两件事,让我想起,12年前,我还在电视台做记者的时候。刚刚毕业,认识的人不多,新闻线索缺乏,但每个月还有考核,任务完不成就拿不到相应工资。一次开会,新闻中心主任说,年轻记者都在抱怨没有新闻线索,我觉得有个地方你们可以去蹲守,那就是大医院的急诊室……

12年过去,寻找案源(线索)的方式如出一辙。但这肯定不是一个好办法。我至今清晰地记得,我在医院急诊室门口,找120急救车上一位女医生问电话,对方一脸鄙夷。蹲守获得案源,也许有一定收获,但一定不是好方法,就如我刚才提到的工伤和交通事故的两个例子。

在马贺安律师的《生存与尊严》这本书里,他把类似医院蹲守的展业方法,称为“机场叫车原理”。他举例说,当我们到达一个陌生城市,在火车站或机场,都有人主动靠近你,问要不要出租车,但你会本能地躲避,情愿多走几步路,去外面大街上叫车。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些靠近我们的恶人,在试图控制我们的叫车决策,使我们潜意识地进行着对他的反控制。

明白了这个原理,我们就不会去浪费自己的时间,压低自己的身价,去医院做一名蹲守律师。我们要做的,是非蹲守。

刚到电视台,没有新闻线索,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与前辈合作帮人摄像编辑。一段时间后,我逐渐有了自己的线索源,开始独立制作新闻,不再依靠别的同事,而我自己,也开始成为新人眼里的前辈。这个道理,青年律师也通用:没有自己的案源,可以与其他律师合作,帮人做案子;等有自己的案子,你也可以找人合作了。

道理大家都懂,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