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常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交通常识

交通事故有受案编号怎么查,父亲过世了车牌能过户给儿子吗

来源: 法律常识 作者: 交通常识 时间:2022-11-22 22:42:06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交通事故有受案编号怎么查,父亲过世了车牌能过户给儿子吗】,以下3个关于【交通事故有受案编号怎么查,父亲过世了车牌能过户给儿子吗】的法律知识分享,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法律知识。

  • 亲人去世 车牌不能继承?厘清车牌过户背后的困惑
  • 交通事故处理进度怎么查?别再往返跑了,海南交警提醒→
  • 9月1日起 “道路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可查
  • 亲人去世 车牌不能继承?厘清车牌过户背后的困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刘传江)车牌是车辆的识别标志。很多车主很在意自己的车牌,会根据自己的偏好精挑细选,甚至希望车牌永久保留,像财产一样可以继承并延续使用。

    哈尔滨市的王先生近日就遇到了这个问题。他的父亲几天前去世了,其名下有辆车,车牌也是以前挑选的,很有纪念意义。王先生是家里的独子,想在继承父亲车辆的同时一并继承车牌。可等王先生到哈尔滨市车管所准备办过户继承手续时,却被告知车辆可以继承,车牌却不能。王先生父亲的车辆一旦过户到王先生名下,原车牌就要被注销,并重新分配车牌。

    王先生对此很困惑。他认为,车牌如同车辆的身份证,是一体的,为什么不能和车辆一起过户呢?而且车辆可以过户,车牌为什么不能?车辆过户后也得有新车牌,将原车牌直接过给新车主并没有技术难度,为什么不可以?

    针对王先生的疑问,《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问题1:车牌不是公民财产无法继承

    记者首先来到哈尔滨市车管所和南岗区车管所,工作人员给出的答复都一致:车辆作为遗产可以继承,车牌继承不了。

    哈尔滨市车辆管理所工作人员解释说,车牌属于大众资源,要面向大众,任何公众都有机会使用,公众对车牌只有使用权没有处置权,车辆一旦过户,车牌要被收回并重新分配。如果车辆过户时将原车牌也直接过户,对没机会获得该车牌的其他人不公平。车牌只可以在夫妻间互相转让,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的附属部分一同转移。前提必须是夫妻都在世的情况下才可以转让,一旦一方离世,另一方也不能过户或继承车牌号。该工作人员同时指出,通过拍卖等形式获得的车牌,建议咨询当地管理部门是否可以继承。

    南岗区车辆管理所工作人员解释说,车牌随车主走,不随车走,是在车辆所有人的名下,夫妻间可以相互转让。在现有车辆过户系统中,只要车辆过户,车牌就会被回收,并投入到“大池子”里进行重新分配。

    黑龙江承启律师事务所主任孙威认为,车辆是物权保护对象,是可以继承的。申领车牌是行政许可,通过车牌号对机动车编号的主要作用是明确机动车所属省、市、县,车辆管理所根据车牌可以查询车主信息。车牌作为机动车的身份证,是区别其他机动车辆的重要身份信息,更是车辆管理部门许可机动车上路行使的资格证明。车牌不属于公民的个人财产,并不是发给机动车所有人的物权凭证。继承人虽然继承了车辆,车牌并不必然随同转移。

    孙威指出,新修订的《机动车登记规定》将于今年5月1日施行,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申请转让登记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交验机动车,确认申请信息,并提交现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机动车所有权转让的证明、凭证、机动车登记证书等,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一日内,查验机动车,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或者电子资料,审查提交的证明、凭证,收回号牌、行驶证,确定新的机动车号牌号码,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转让事项,重新核发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第十八条对迁出车辆管理所管辖区域申请机动车转入的也作了相应规定:车辆管理所应查验机动车,采集、核对车辆识别代号拓印膜或者电子资料,审查相关证明、凭证和机动车电子档案资料,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签注转入信息,收回号牌、行驶证,确定新的机动车号牌号码,核发号牌、行驶证和检验合格标志。“由此可见,车辆过户,车牌不随车,不能过户。”孙威说。

    问题2:拍卖所得车牌是否具有可继承性

    北京市中高盛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滨认为,机动车车牌是否能够继承,关键在于其是否属于个人合法财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由此可见,车牌是行政许可具有上路行驶合法性的可识别载体,也是车辆管理中对不同车辆进行区别的载体。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些所谓好号、幸运号车牌,在公众心中具有一定的市场价值,包括部分号牌的获得是通过拍卖竞买获得,这表现出车牌在某种意义上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财产价值。但是,现行法律对这类车牌是否具有财产属性并未明确。

    李滨说到,新修订的《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规定了原机动车所有人在更换车辆后,可以继续使用原号牌,以及婚姻关系存续一年以上,对车辆享有共有权的配偶可以获得原号牌的使用权。但李滨认为,现行法律没有与车辆所有人具有一定身份关系的其他人获得原车牌使用的明确禁止规定,如果车辆所有人与上述关系人协商一致,是否可以向车辆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继续使用车辆的原号牌,值得探讨。

    问题3:是否存在可继承的特殊情况

    孙威告诉记者,旧机动车报废后,车主可以在车辆管理所办理相关手续,一定前提下,可以保留旧机动车车牌,将其沿用到新机动车上。

    车牌互换制度对于爱车人士也是一个好消息,公安部最新修订的《机动车登记规定》,5月1日起实施,第20条规定车牌互换政策,但需满足一定条件,如一位车主名下有两辆机动车,只要都属于非运营车辆,而且车辆所在地为同一城市,车主就可以办理相关手续进行车牌互换。“该项措施是现行法律对车牌管理的人性化补充。”孙威说。

    孙威认为,当前,全国不少城市对机动车实行限购,通过摇号或者拍卖获取购车指标,如此车牌具有了准物权属性。

    此种情况下,孙威还谈到,车牌在继承和赠予方面有其特殊性。实践中应该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根据地方政策规定,限购车牌如在取得时支付费用,而且车牌在市场流通转让时能获得相应价值,显示了其财产属性,对此,应对继承给予肯定。二是对摇号所得车辆,现行规定不能转让的,没有确定的市场价值,实践中也应以“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为据,判给继承中更有需求的一方,并对转让方协商给予补偿。孙威认为,该等具体规定和判决的准财产性处理方式,其他城市不可等同处理。

    问题4:是否可以赋予车牌财产属性

    李滨认为,对车牌不能继承的解释,无法得出在法律上、管理上或使用上,需要对车牌延续使用进行限制的理由。即使车辆号牌属于大众资源,“牌随车走”并不妨碍任何个人或组织的利益。所以,所谓“号牌‘牌随车走’侵害他人获得此牌照的公平权”是不存在的。因此,目前限制车辆号牌延续使用的管理办法未尽合理。至于现行车辆管理系统是否能够支持相应号牌管理仅是技术问题,并非主要障碍。

    李滨认为,在法律层面可以认定车辆号牌为自然人合法的虚拟财产。虚拟财产作为私有财产的一种,理应能够继承,这样在继承的角度就有法律及法理依据。另外,可以考虑从行政许可的角度,许可与原车辆所有权人有一定身份关系的人延续获得车辆号牌的使用权。事实上,从车辆管理的角度,只要号牌满足可识别性,不影响车辆的管理,不应当进行更进一步限制,而应当为车辆号牌许可、延续使用提供法律和实务中的便利。

    随着车辆大量进入家庭,车牌延续使用的需求就变得比较迫切和现实。李滨建议,尽快确定车辆号牌是否具有财产性属性,扫清车辆号牌延续使用的法律上和程序上的障碍,以满足车主及其法定继承人等对已有车牌可以延续使用的需求。

    孙威则不认同应赋予普通车牌财产属性,认为现行的做法对有效管理机动车上路行使起到了适度管控作用。登记本身作为一种管理上的区分需求已经得到充分满足,无需让车牌变成具有个性化特点的标识,其纪念意义完全可以通过车辆的转移保有实现。而具有身份彰显性质的特殊号码、吉祥号码的需求,不但会增加不必要的管理负担,改变登记管理初衷,还可能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造成攀比、哄抬等不良使用行为,对管理秩序造成影响。行政行为仅应考虑行政机关的职能,将其外延扩大至使用人的情感诉求,大可不必。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交通事故有受案编号怎么查,父亲过世了车牌能过户给儿子吗

    交通事故处理进度怎么查?别再往返跑了,海南交警提醒→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王燕珍

    发生交通事故后,不少车主为了了解进度,不时前往交警部门,来回奔波很是费心,2月13日,记者从海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了解到,其实事故当事人不用特意去交警部门,大家可以在网上快速查询事故处理进度结果和事故证据,并公布相关操作流程。

    1

    查询主体

    查询主体包括:事故当事人各方、事故车辆所有人、事故车辆承保保险公司人员三类。事故当事人各方包括事故当事人、事故当事人的近亲属、事故当事人或其近亲属的代理人。

    2

    查询内容

    为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案件(除自行协商、简易程序处理之外的交通事故,一般是致人伤亡的交通事故)提供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网上查询服务。事故处理进度查询内容包括案件受理、调查取证、检验鉴定、扣留扣押、事故认定、复核申请、复核结论、损害赔偿调解、逃逸事故侦办和事故结案等10个处理环节,事故处理结果查询内容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道路交通事故证明和道路交通事故复核结论等法律文书。

    3

    查询凭证获取

    公安交管部门在处理事故时,将按规定告知事故当事人各方或者事故车辆所有人、事故车辆承保保险公司人员可以网上查询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查询主体为事故车辆所有人、事故车辆承保保险公司人员的,还需提交书面申请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可以为其制作发放查询凭证,查询凭证包括事故编号、查询码和责任义务等信息,查询人应保管好查询凭证,防止信息泄露。事故当事人各方无须申请,交管部门直接为其制作发放查询凭证。

    4

    网上查询方法

    查询主体可以通过登录 “交管12123”APP或者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hi.122.gov.cn),输入查询凭证提供的事故编号和查询码进行查询。

    APP查询操作流程 :用户登录“交管12123”手机APP后,进入【业务中心】,点击【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输入正确的事故编号和查询码,查询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

    网页查询操作流程 :用户登录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hi.122.gov.cn)后,进入【我的主页】,点击【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输入正确的事故编号和查询码,即可查询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

    交通事故证据材料可网上查阅

    交警特别提醒,除此之外,交通事故证据材料也可在网上查阅。当事人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证明后,可以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交管12123”App查阅、复制交通事故现场图、勘查笔录、鉴定意见等证据材料,实现“现场查阅”扩展到“网上查阅”,为当事人提供更多查询渠道和便利,但必须要向办案交警大队提交书面申请。

    查阅对象: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死亡事故当事人近亲属及其代理人;查阅范围:仅限于查阅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

    查阅内容:

    当事人各方在收到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证明后,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复制以下证据材料:

    1.交通事故现场图

    2.现场照片

    3.勘查笔录

    4.检验报告

    5.鉴定意见

    6.模拟实验笔录

    7.机动车保险单

    8.当事人驾驶证

    9.事故车辆行驶证

    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以及应证人要求保密的内容不提供查阅、复制。查阅人因其自身原因造成信息泄露、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等情况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交通事故案件处理程序

    交通事故案件查询凭证

    “交管12123”手机APP二维码

    来源: 南海网

    9月1日起 “道路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可查

    津云  2021/08/29



      记者自交管部门了解到,9月1日起,天津市作为首批8个省(市)试点之一,开始实施“道路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询”服务,方便交通事故当事人随时通过网络查阅交通事故相关证据材料,将“现场查阅”扩展到“网上查阅”。

      据介绍,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复制服务是在道路交通事故进度和结果网上查询的基础上,交管部门推出的又一项“互联网+交管”服务的重要举措,仅针对在本市发生的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查询主体限定为当事人各方,含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死亡事故当事人近亲属及其代理人。事故当事人各方及其代理人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或事故证明后,可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www.122.gov.cn)以及“交管12123”手机App中的“ 事故支队业务”模块查询交通事故证据材料。可查询内容包括“交通事故现场图、现场照片、勘查笔录、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模拟实验笔录以及机动车保险单、当事人驾驶证、事故车辆行驶证”的复印件等共9大类。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以及应证人要求保密的内容则不提供查阅、复制。

      在本市发生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后,一经受理,办案交警将告知当事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以及“交管12123”手机App查阅、复制事故证据材料。具体程序如下:1.当事人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证明后需要查阅、复制事故证据材料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办案单位提交申请,办案单位要建立台账做好登记、留存;2.办案交警在收到当事人书面申请后,应对其身份审核确认;3.经查验审核后确认属于查询主体条件的,办案交警将对“人员类型、身份证明类型、身份证明号码和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采集并录入工作系统。系统自动生成查询码。办案交警打印事故证据材料查阅凭证送交查阅人。查阅凭证包括“事故编号、查询码、查阅途径和权利义务”等信息;4.事故当事人即可使用查询码,通过登录互联网服务平台(www.122.gov.cn)以及“交管12123”手机App中的“ 事故支队业务”模块对事故相关证据材料进行查询、复制。

      (今晚报记者胡智伟 通讯员焦轩)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儿了,关于本篇【交通事故有受案编号怎么查,父亲过世了车牌能过户给儿子吗】,是否是您想找的法律常识呢?想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敬请关注本网站,您的关注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相关文章